学习《诗经•秦风•小戎》(二十二)

“厹(qiú)矛鋈(wù)錞(chún)。”

《毛诗传》说:“厹,三隅矛也。”

《毛诗注疏》疏解:“厹矛,三隅矛,刃有三角。”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大意):

《考工记•庐人》里说,“凡句兵欲无弹,刺兵欲无蜎(yuān)。”(凡兵器,钩杀用的,要不易摇动;刺杀用的,要不易柔曲。)

郑玄注解:“句兵”是戈戟类可以钩杀的兵器,“刺兵”是矛类可以刺杀的兵器。

《说文解字》说:“刺,直伤也。”是说矛的形状是做来直刺的,不像戈戟类是从旁钩的。

《释名》解释“矛”:“冒也,刃下冒矜也。”冒矜也是直刺的形式。

《释名》又说“矛长丈八尺曰矟(shuò)”,《广韵》把“枪”解释为“矟”。因此知道古时的矛就是如今的枪。三隅者,是说矛有三条直刃。

综上,厹矛就是末端有三棱锋刃的矛。

《毛诗传》说:“錞,鐏(zūn)也。”錞、鐏是什么东西?

《礼记•曲礼》里说:“进戈者前其鐏,后其刃。进矛戟者前其镦(duì、dūn)。”(递戈给人的时候,鐏向前对着人,刃向后。递戈给人的时候,镦向前对着人。)(《释文》:“镦,本又作錞。”)

《礼记正义》郑玄注:“锐底曰鐏,取其鐏也。平底曰镦,取其镦也。” 唐孔颖达疏解:鐏在(戈)尾而钝,钝向人为敬,所以前鐏後刃也。

錞与鐏代表兵器戈、矛手柄部分端部的形状。鐏为锐底,錞为平底,两者是不同的形式,为何《毛诗传》说“錞,鐏也”?

《说文解字》说:“錞,矛戟柲(bì,兵器的柄)下铜鐏也。”“鐏,柲下铜也。”两字的意义差不多,仅有细微差异。因此,《毛诗传笺通释》认为鐏与镦(錞)是“对文则异,散文则通”。

“厹矛鋈錞”——矛锋为三棱刃,矛柄端部装饰着白金。

……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诗经•秦风•小戎》(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