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翻出了一直想听的演讲,4h听完一场分享,摘录重点记录如下。
全场听下来,他不仅是在讲一款产品的初心与展望。
无论从业或是非从业人员都值得学习和参考他所传达的产品设计理念。
我们应该庆幸这款每天使用的超级app出自这样的团队。
PART1 回顾历史
好设计的10个原则:有创意/有用/有美感/容易使用/含蓄不招摇/诚实/经久不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浪费资源/少即是多
微信的原动力(用了初心形容来降低认知成本):
希望自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工具
让能创造价值的人得到施展的舞台。
开屏页:
不去刻意解释(蓝色弹珠)画面的含义,希望用户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得到自己的理解和认知
为什么不放广告:不希望“最好的朋友”(指微信)和你见面时脸上贴着广告
微信诞生的初衷:消除信息不对称性,帮助更多优质的服务链接到用户
反对一味追求流量和用户停留时长的行为
好的产品有自己的底线,而不是无所不用其极地诱导,利用用户
互联网人的使命不应该是“捆绑”用户的时间,而是方便生活
PART2 小程序
追求去中心化,尽量不去破坏平台的健康度(追求平等)
追求小程序流量红利的大多数人在这个平台并没有创造价值
小游戏应该是一个创意平台,能让更多人(甚至非专业开发者)进行创作,才能体现其价值
PART3 公众号
公众号创建初期的数据:20%的用户筛分享,80%用户阅读汲取的传播模式符合初衷,后期随着内容井喷,阅读效率下降。
改版的本质:是为了提升用户找到阅读内容的效率,而非阅读文章的效率
内容质量的重要性
强化内容吸引力是关键,好的内容才是根本
做订阅号app,是希望吸引会更多的人进行文字创作表达
PART4 微信的社交性
社交的起源是什么(引导大家自行想象):群居产生语言社交,人最大的诉求是不被社会所排斥,就需要说一些有价值的话表达自我被认可,表达的过程中往往带有夸张色彩。
沟通的本质是什么:沟通是把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一个过程,映射到朋友圈便是将自己的人设植入朋友的脑海,推广自己的人设。
发照片比发文字方便的原因:为了更方便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人设,对于用户来说,图片创作成本低于文字创作。
朋友圈
日均7.5亿人进入,人均刷新10次以上,是很好的社交表达工具。
朋友圈是一个广场,3人以上的对话比1对1的单聊更有效。
弱点:随着好友数量增多,评论与点赞“被人看到”的压力导致用户自我表达频次降低。
设置3天可见原因:近1亿人开启此功能,是用户刚需。未来用户需要更轻松的自我表达方式,如果再做一次,会把相册和朋友圈分开,将相册做成私密收藏。
时刻视频
探索朋友圈之外的另一种社交模式,希望记录用户与世界之间真实的感受,是朋友圈(光鲜)的反面(真实)。发布视频的button之所以用【就这样】三个字,潜意识里引导用户不需要精心修饰视频,让用户更敢于发视频动态。
记录拍摄的行为本身不是需求,分享才是需求。
与朋友圈不同的是,时刻视频通过用户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来获得他人认可,需要花时间来逐步推进用户习惯的形成。
将来视频会取代照片,成为交流的载体,因为视频信息量更大。
PART5 阅读方面的思考
在用户量很大的产品基础上做阅读产品很困难,因为人的本性就是拒绝阅读的。
因为阅读成本高于照片,所以将朋友圈分享的文章从朋友圈剥离出来:诞生【看一看】的【好看】功能。
社交筛选(好看)
机器推荐(分发)
社交推荐最符合人性,生活中对信息的获取大多数取决于周围人群的推荐。社交推荐机制的魅力在于其具有“纠错能力”,社交关系网会在你跑偏之前将你拉回来。
【好看】区别于朋友圈分享,版聊机制让同好之间的探讨成为可能,促使用户发现更多感兴趣的窗口,增加用户通过他人眼睛看世界的广度。
【好看】功能后期会迭代的更加完善。
PART6 有关信息流
不要尝试用“标签”来定义信息流,标签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一种呈现载体罢了。
PART7 有关AI
不会跟风做AI,做的话也是会落地到相应的应用场景里
阔怕的联想:人最终可能变成AI的工具
工具是人类最好的伙伴
人可以驾驭传统的工具,让自己变得强大
AI工具(类比AI医生):可以驾驭人,一旦超出可控范围很危险(举例谷歌工程师联名反对AI应用到军事领域)
诚然,我们可以一定程度上操控用户,但要明白我们自己也是用户。(天道好轮回)
PART8 有关【善良】段子的澄清
所有的话都要看使用场景,不要听凭他人断章取义。
对用户的态度需要基于理性之上的善良,而不是靠套路,善良本质上是一种伦理。
PART9 企业微信
定义为公司内部的沟通工具,场景很小,希望可以延伸到企业之外。
正在尝试“人就是服务”的模式
论证【微商存在的前提】:人在商品交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商品背书。
未来希望让员工可以直接提供服务,利用个人背书提高客户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
PART10 结语和碎碎念
之所以很少提及【微信支付】,因为这已经是做的很好的产品了(得意脸)
红包
春节期间【企业微信】上线申请红包封皮功能,可以发送给微信好友
红包产品特别成功(得意脸),即将在红包中加入情感元素,抛却单一金钱衡量红包的模式。
安利【亲属卡】功能。
互联网更迭加快,催生需求的速度也在加快,不必担心用户被洗刷殆尽,找到新的需求才是应该做的。接下来会尝试探索微信与其他app之间新的关联模式。(言下之意微信已经变得冗杂,尝试产品本身之外的可能性)
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微信团队从来不瞄准kpi,不能纯以流量来衡量,要探求产品与功能背后的意义。
微信的梦想是什么:希望成为每个人的朋友,并建立一个能够让创造者体现价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