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信札,也就读懂了书法

手札,就是古人的书信,也叫尺牍、翰札、信札等,由于书写者多是文人士大夫,所以也被泛称为文人手札、文人尺牍。其实,名称略异、实无不同。

欧阳询说自己学习的经历是:“询初效王羲之书,后险劲过之,因自名其体。尺牍所传,人以为法。”这里,尺牍就是王羲之的信札,并信札上的书

王羲之 《奉橘帖》等

既然是书信,内容自然也可以丰富多彩。私人闲话、家长里短、问候致意、学术探讨,都无不可。所以,《奉橘帖》是王羲之给朋友三百枚橘子的留言,《韭花帖》是杨凝式对美味韭花的惬意表达;《儿子帖》是富弼给儿子走后门的求职信,《离都帖》却充满了蔡襄丧子之痛的悲情。

文人手札,是最能体现东方审美的艺术品。读懂手札,也就读懂了书法。

一个初冬的江南,小雪乍晴。王羲之思念友人,提笔写了一封短信。信的内容是: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这封信只有二十八字,来龙去脉也不甚清晰,收信人“山阴张侯”,具体是谁也众说纷纭,但这封信被后人称作《快雪时晴帖》,美赞其为“二十八骊珠”“天下法书第一”,奉为最经典的书法作品之一,流传至今。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






其实,古代的经典书法作品,凡是“帖”一路的,有一半是书信手札一类。王羲之《十七帖》自不必说,每一个都是书信;陆机《平复帖》、王献之《中秋帖》,颜真卿《祭侄文稿》、《争座位帖》,宋人的《土母帖》《归安丘园帖》《承惠帖》《值雨帖》……再至元明清诸家,或闲语、诗稿,或便签、药方,无不跳跃错落、蕴藉风流。










同时,人们意识到,如果不经过大量的学习和技术训练,书写者也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心境、心迹。 所以,这两点历来相辅相成。一方面,文人需要下功夫临摹和训练,以求掌握书法技法,甚至蕴化为肌肉记忆,达到可以自由表达心境的水平;另一方面,则是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和修养。当双方都达到很高境界的时候,就是孙过庭《书谱》中所说的“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




由于手札都是写给亲朋好友,甚至只是随笔的记录,那么书写者的机巧、刻意安排,就最大程度被弱化。涂抹圈改,自是常态,只要自己能辨认清楚就行。如此放松的心态下,书写者高超的技巧,才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笔下的浓淡干枯,则随书写内容、心情的起伏变化而变化。心境、手笔,浑然一体。


首先,信札有传递信息的作用,文字需要有一定的辨识度,那么文字就不会过于潦草;其次,书信尺幅不大,古代称之为“尺牍”,就是一尺来长,形式决定了不可能粗野到没有边际;最后,古人写信有一定的格式,比如起首、收尾,尊称时空一格或另起一行……等等,这些要求使得信札的章法别具一格。章法随内行文而高低起伏错落,疏密对比,不假安排、全然天成。

规矩中自然错落,变化里暗循法度,恰恰造成了一种“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优美章法出来。

不但字迹,文人手札的文辞内容,也非常优雅,不习惯古文,阅读也有一定困难。笔迹和文章“难以辨认”,也自然设置了欣赏门槛——那些只懂得欣赏“田楷”之好、动辄喝斥丰富变化的书体为“丑书”者,是欣赏不来信札的。

(摘自书法简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懂信札,也就读懂了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