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是把双刃剑

曾经看过一句话:“感性的人过不了柴米油盐,理性的人过不了风花雪月”。

人生一场,只愿你我之间,一半诗意,一半烟火。

理性,是让人知道自己是错的,而感性,是让自己知道,尽管自己是错的,但是自己还是义无反顾的将错就错。

人生也是这样,一半感性,一半理性。

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人与人之间其实从来都没有所谓的纯粹的感性与理性。

喜欢打桥牌的朋友,最怕搭档是个“机械系”的,意思就是超级理性的照本宣科桥牌理论,像机器人一样,缺少大胆追求探索的勇气,不能深刻的理解同伴的情感心理,自然,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近在看《认知驱动》这本书,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某些情况下,理性思维不仅不成为达成目标的利器,反而会成为阻碍。

这样的说法多少有些令人费解,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理性思维是破解问题的利器,我们通过学习也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理性。

书中引用了多个历史上精英的言论来说明这个观点,如在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罗伯特·密立根说,人类不可能利用原子的力量。

虽然我们现在能够知道事实证了他们的言论是错误的,但在当时,他们的判断非常符合逻辑,从专业性的角度来看他们所说的几乎就是事实。

理性思维的局限性在于,它只相信自己所见所闻的一切事情,对于自己已知之外的未知,它会主动怀疑并排斥。

其实也就是说,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思维会主动按照自己已有的认知来做出判断,而这一过程几乎是不由自主完成的。

面对一些超越我们认知水平的事情时,理性往往会产生悲观,畏惧的情绪,以此来阻止我们探索未知,因此也阻碍了我们向更高的智慧进步。

所以我们想要改变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需要深思熟虑,同时也需要无畏和勇气。

别自我设限。当你想开始涉足新的领域时候,少听否定消极人的评判。


理性思维的局限

稻盛和夫有个有趣的习惯,他每次展开新的、难度较大的工作时,都会刻意去找一些“理性不足,感性有余”的人一起商讨自己的想法。这些人对稻盛的专业往往并不在行,但对他的提案总是表现出足够的兴趣和赞同,并鼓励他一定要试试。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荒唐:一个人要不是虚荣心作祟,他不至于总找外行人来捧场吧?但稻盛和夫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此前,他同样信奉理性思维,每次冒出新想法、新点子,他都会向那些一流大学出来的优秀人才征求意见。可他们听了提案后常常反应冷淡,表示这样的想法是多么脱离实际、多么缺乏根据。稻盛和夫看着这些“智慧的大脑”列出的全是“不能成功”的消极理由,深感失望,他说:“再美好的想象之花,经他们冷水一浇,也难免萎缩凋零,本来可以做成的事情也做不成了。”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训,他就更换了商量的对象。

当然,你会认为这只是个案,不足以说明问题,那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其他精英的言论。

·1911年,法国军事战略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军队总司令斐迪南·福煦说:“飞机是有趣的玩具,但没有军用价值。”

·1943年,IBM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说:“我认为世界市场对计算机的需求大概是5台”。

·1946年,20世纪福克斯公司总经理达里尔·扎努克说:“电视机只要上市6个月就抓不住消费者了,人们很快会厌倦每天晚上盯着一个胶合板箱子看。”

1957年,电子管发明者李·德弗雷斯特说:“无论未来科技如何发展,人类永远无法登上月球。”

·1977年,美国数据设备公司(DEC)创始人肯尼斯·奥尔森说:“让每个人都拥有一台电脑不合常理。”

很难想象,这些悲观的判断是从当时几乎最聪明理性、最专业权威的人嘴里说出来的,但从他们当时的处境看,这些结论似乎非常符合逻辑,因为他们的专业知识告诉他们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

理性思维的局限正在于此——它只相信自己所见所闻的一切事情,对于已知之外的未知,它会主动怀疑并排斥。因此,《意念力》的作者大卫·霍金斯告诫我们:“理性,是将我们从低级本性的需求中解放出来的大救星,但同时也是一个严厉的看守,拒绝我们向智慧之上的层面逃离。”

可见,稻盛和夫的做法不仅不荒唐,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智慧。

那么,理性思维是否可以就此剔除呢?

也不是,理性思维自有用武之地,至于如何使用,不妨继续看稻盛和夫的做法,他说:“在事情的构想、构思阶段,需要营造大胆乐观的氛围,但是将构想转到具体计划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时应该基于‘悲观论’,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仔细、慎重的分析,制订周密的计划。”

之后,他话锋一转:“然而,到了计划付诸实行的阶段,就要再次强调‘乐观论’,坚定地采取行动。就是说‘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这是成就事业、变理想为现实时必须具备的态度。”

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

理性思维是把双刃剑

理性思维之所以被人们奉若神明,是因为人们只看到它解决问题时的锋利,但事实上,理性思维是一把双刃剑,它还有偏颇、顾虑、担忧等自我设限的另一面。

比如它对评价特别敏感,所以我们总是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它对失败特别抗拒,所以我们总是沉浸在挫折的情绪中;它对得失特别在意,所以我们总是在选择时畏首畏尾;它对标签特别认同,所以我们总是不敢相信自己可以跨界发展……它总是对自己知道的事实坚定不移,然后用这些单一的认知束缚自己,它让我们处于安全地带,也让我们远离很多人生可能性。

只要我们把理性思维这把“剑”拆分一下,马上就可以看到它的两面性——锋利的一面和设限的一面,而这把剑的安全剑柄则是元认知能力。

理性思维是把双刃剑之设限

元认知能力让我们跳出限制审视思维本身,控制剑的运行方向,让它始终呈现锋利的一面,帮助我们做成事情。就像稻盛和夫先生也并不排斥理性的力量,他同样会在各个阶段竭力运用思考的力量。

比如在事情开始的阶段,他会让自己睡也想、醒也想,一天24小时不断地思考、透彻地思考,让自己从头顶到脚底,全身充满“非同寻常的、强烈的愿望”。他说:“如果从身上某处切开,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这种‘愿望’。”比如在事情计划的阶段,他又会反复周密地推敲。

有句话说的好,爱是基于感性的,慈悲是基于理性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性的了解,我们逐渐明白,理性不代表就是正确的选择,还是需要情感的同行。

这篇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的最新研究试图回答“究竟是情绪唤起,还是理性思考形成的观点更能持久?”这个问题。首先,研究人员调查了1000多个人,询问他们认为理性思考,还是情感唤起后的观点与态度更稳定。结果表明,只有15%的人相信基于情感形成的态度和观点更加持久。

图片

随后,为了测试情感在实际情况中形成持久态度所起的作用,研究人员招募了约两万人,进行了7项纵向研究。这几项测试设计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场景。其中一项测试是人们对收到的圣诞节礼物的态度。研究人员在圣诞节第二天询问了参与者收到礼物时的感受,例如“值得”(低情感唤起)、“愉快”(高情感唤起)。一个月后,参与者又完成了一项测试他们观点持久性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最初的积极情感唤起越强烈,一个月后意见保持不变的可能性就越大。

总体来说,这项研究表明,基于情感的态度与观点是相对持久的,更不容易改变。基于事实与证据的观点和态度或许可以使人印象深刻,但能唤起情感的观点更加深入人心。此项研究为如何建立一个持久稳定的观点与态度这个议题开创了新思路,同时也帮助人们识别自己或他人的哪些观点可能只是“三分钟热度”,哪些观点或许是稳定持久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性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