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放下执念,心中便有风景!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面纱剧照(网络)

毛姆的小说《面纱》中,男主人公沃尔特死前对吉蒂说的最后一句话:“死的却是狗。”

文中没有对这句话有更多的解释,只是说出自于戈德•史密斯书写的诗歌——《挽歌》,大意是一个好心人领养了一只狗,他们关系一直很融洽,直到有一天狗发疯将人咬伤,在大家都以为人会死的时候,结果狗却死了。

放在本书中意为执念

沃尔特执念成魔,以死求得永恒。

何为执念?沃尔特把吉蒂的忠诚和自己的外在良好修养看得高于生命,这就是执念。

一方面,沃尔特认为吉蒂的背叛,不忠于婚姻是无法容忍的。

沃尔特对吉蒂,爱得卑微而隐晦。认识吉蒂之初,他愿意为她做很多事情,只为讨她欢心。曾经认为,吉蒂给他爱她的机会,就是他的荣幸。

如此看似无条件的爱,令人羡慕不已。然而,为什么最后却变成了吉蒂想向沃尔特索要一个拥抱,沃尔特都不愿意给了呢?

因为不爱吉蒂,还是因为其他呢?

读第一遍,我以为沃尔特不爱吉蒂了,所以才会对吉蒂冷漠,甚至是恶意报复。

再读,我认为沃尔特一直深深地爱着吉蒂,不忍伤害她。但是,同时他认为吉蒂没有坚守对他的忠诚,这让他的虚荣心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他情不自禁对吉蒂怀恨在心。

这就是真实的人性,善恶同在,一边善意地爱着,一边执念根深蒂固于心间。

这个执念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沃尔特的心中,随着时间流逝并未消亡,而是如一个有生命的活体越长越大,越来越尖锐,越扎越深,让伤口化脓、流血,直到最后将沃尔特扎死。

沃尔特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肯定发现了心中这根刺儿,也知道这根刺儿就是罪魁祸首。然而,他是否想过拔去或者融化这根刺儿呢?

另一方面,戴着面纱的尊荣——外在良好修养不容损坏。看似坚强且高大上的外表,皮囊之下的却是不堪一击的脆弱。

沃尔特极度的冷静克制,即使有机会将吉蒂和查理捉奸在床,他宁愿默不作声。他定位自己是圣人一般的存在,希望一切都是圣洁的,而不圣洁的一切,令他瞧不起。

沃尔特的自尊心很强,他一边希望对外保持良好的修养形象,一边唯我独尊地清高着。这两种思想看似统一,其实良好的修养包含的是“接纳和淡泊”,侧重“博爱和无私”,清高包含的是“排斥和执念”,侧重“冷漠和自私”,它们更是矛盾的。两种相悖的观念存于一心,沃尔特却不愿意让某一方面妥协而达成思想的融合发展,所以沃尔特注定内心无比的冲撞、煎熬,甚至也带着一些人性的扭曲。

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

外表强大,品德高尚,被大众尊为圣人的沃尔特,只是拥有华彩面纱之下的皮囊而已,他的内心却脆弱得不堪一击。

沃尔特的眼里容不下沙子,在这个充满沙尘暴的人间烟火和稀薄的大气层里,他连呼吸都变得越来越困难了。

沃尔特如何感染霍乱病?我更倾向于认为,他是利用工作逃避婚姻的背叛,麻痹痛苦的内心,于是,他拿自己作为实验,也许“高尚”的皮囊能够填补他内在生活中的不如意,他要至死都维护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

沃尔特的执着,除了他自己在意,在别人的眼里大概一文不值。犹如他用生命捍卫他的执念一样,他死了,就像一缕烟、一只动物消失了一样,无足轻重,无人在乎,一切照旧。而他,他就这样愚蠢地坚持着,面纱之下,众目睽睽之中。

分析本书死的却是狗”是何意?

沃尔特博学,有着毋容置疑的高尚品德,有怜悯之心,是一个与人为善的好人。

沃尔特在舞会上见到吉蒂,并疯狂地爱上了吉蒂,同时吉蒂正想快些把自己嫁出去,免得面对妈妈还有妹妹难看的脸色和挖苦。于是,在不正确的时间里,他们相遇并结婚。表面上看,婚姻拯救了吉蒂的尴尬,也让沃尔特的爱有了落脚点,各取所需,然而这段婚姻暗流涌动。

【这段情节=沃尔特(好人)娶了(领养了)吉蒂(狗)。】

婚后,沃尔特忙于工作,同时也不忘百般照顾和讨好吉蒂。尽管如此,吉蒂依然感觉沃尔特是如此的无趣,吉蒂感觉自己这朵娇艳的花儿就要凋零了。

一次聚会,吉蒂遇见了沃尔特的朋友查理,一个同样爱慕虚荣的渣男,一个喜欢被女人爱的情场老手。查理将自己的虚伪、自私和欲望包裹在巧言令色之下,让他看起来幽默风趣。于是,一朵即将凋零的花儿,瞬间绽放出美丽的光彩,吉蒂找到了爱情的感觉。吉蒂失去了理智,背叛沃尔特,全身心地决绝投入了查理的怀抱,她坚信查理的花言巧语和炽热的情绪都是真爱的表现。天真的吉蒂以为看清一个人,以为遇到真爱。然而,真相是,面纱之下的查理是贪婪而虚荣的,他深爱自己妻子,对妻子百依百顺,不愿意做任何让妻子难过的事情,吉蒂不过是他逢场作戏的玩物而已,无足轻重。

吉蒂是愚蠢的,她忽略了感情需要晒太阳,需要符合社会公德约束,需要公开且被广泛认可地存活于彼此现实生活中。一切违背社会公德的灰色情感,一切逃避责任的冷漠自私,一切肆意放纵的不自律,等等,背后都可能是人性贪婪之恶的骗局。

【这段情节=吉蒂(狗),不知感恩,背叛了(咬了)沃尔特(好人)。】

面对吉蒂的背叛,沃尔特曾经一念闪过,想害死吉蒂。于是,计划带吉蒂到湄潭府,他笃定吉蒂受不了这里的贫穷、疾病和苦难。

吉蒂到了湄潭府以后,看到了丈夫沃尔特像个英雄一样忘我地投入霍乱抗疫的战斗中,面对贫穷和死亡的绝境,每个人都快乐地生活着。最让吉蒂想不到的是,院长出生名望贵族,却甘愿在这里物质匮乏、贫穷落后的修道院服务他人,修女们博爱和无私的令人感佩。这里的一切,改变了吉蒂的认知,让她发现善觉察善并逐步觉醒,她为自己曾经的肤浅、无知、虚荣的人性之恶而深感惭愧。在沃尔特、院长以及这里的人们影响下,吉蒂积极且勇敢地加入霍乱防疫战斗中,一起服务病人、孩子们等,她也在辛苦的劳动付出中,以及被别人关注和爱戴中找到了生而为人存在的价值和幸福的感觉。人性的善无处不在,只有你感知到善意,才能看见善意的美好。

一件本来是喜事,对沃尔特却是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吉蒂怀孕了。并且吉蒂坦诚地告诉沃尔特,她并不知道谁是孩子的父亲。沃尔特瞬间变得苍老而无助,人生的信念似乎坍塌,整个人虽然带着荣誉光环却没有了希望之火,他不顾怀孕反应很强烈的吉蒂的死活,把自己彻底地扔给霍乱救治工作,没日没夜地沉浸在霍乱抗疫战斗中。沃尔特日渐憔悴,精神状态也变得越来越不好了。

吉蒂看着沃尔特如此折磨自己,内心升腾起了怜悯,她一直想办法拯救沃尔特,希望他快乐。直到沃尔特临死前,她还在想尽一切办法,让沃尔特放下芥蒂,轻松离开。然而,直到死亡,沃尔特也没有能够放下芥蒂。

【这段情节=湄潭府,吉蒂觉醒,沃尔特与吉蒂的角色转变了,所以沃尔特临死对吉蒂说,“死的却是狗”。】

沃尔特爱吉蒂,爱得太满,爱得容不得一丝背叛。他做不到放手,也学不会宽恕。这就是鲜活的人性,善恶同在。

沃尔特的死,最大的受益者是吉蒂。何其讽刺,也何其悲壮。也许,这就是沃尔特生前给予吉蒂最后的爱,沃尔特式的伟大的善良和尊严。

执念归根结底是欲望。

放下执念,心中才有风景,生活才有希望。

沃尔特爱吉蒂,爱之初,他就明白他爱的只是一个喜欢社交的外表光鲜美丽内在却是庸俗、肤浅和无知的吉蒂。可是结婚后,他希望吉蒂具备优秀的品质,要忠诚,要优雅等等,他希望吉蒂快速地改变。

沃尔特希望自己的荣誉、自信心、虚荣心可以被最大限度地持续满足,又可以被社会广泛认可,所以说沃尔特的执念是穿着华彩衣的欲望,欲望也是执念的一种。

沃尔特一边看不起吉蒂的浅薄和无知,一边也看不起自己,因为自己曾经爱过这个背叛了自己的人。他日日琢磨这些不开心,把不开心的事情放在心尖儿上,翻来覆去看,他把人生活成一杯苦涩的烈酒。

期望一个不可能实现的虚妄,对欲望实现抱有苛求,注定是悲剧收场。

放下执念,心中才有风景,生活才有希望。

吉蒂问沃尔特,将来如何打算?沃尔特说:我不知道!

一个被无关紧要的执念(欲望)冲昏头脑的人,他看不到未来在哪里,也就没有未来了!

吉蒂始终爱自己,即使犯下许多错误以后,依然向死而生,勇敢地往前走,她想“寻找一条道路,一条通往祥和的道路。”吉蒂希望带着沃尔特走向一条生的路,然而沃尔特还是选择了走向死亡的路,因为他的人生信仰中,死亡才是永恒的!

是人就会犯错,犯错也可以饶恕。错误只是人生的一个不是很光彩的插曲而已,这是无可避免的。如果把每一次人生旅途中的每次错误看为成长的机会,经历错误的洗涤,人的思想才会更加深刻而茁壮地成长,便不会把过去无足轻重的错误看成为内心的刺儿,让自己永无宁日。

转变思想,放下执念(芥蒂等),让内心柔软,让心中填满风景。

人间经常有暴风骤雨,愿我们心中的人间依然值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纱》:放下执念,心中便有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