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尋找中國文化的精神
啟發:馮友蘭 《貞元六書》。重點:如何使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接軌。
費孝通:鄉土中國;“差序格局”理論——中國社會的人際關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同心圓網絡,從自己開始,擴散為各種不同的人際關系。(吳文藻-費孝通、許烺光、楊慶堃)
本書立足於:人間的精神。中國文化在天、人、群、己,理想與現實的各個角度如何呈現自己的特色。
• 時空中的生活美學
壹、人與自然的關系:歷法與節氣。傳統的市鎮民居總有園圃、天井,甚或假山與盆栽(京都民居也如此),農民則不必,因為自有田地。
二、四個重要節氣:1、端午,華中以南收獲第壹次農作物,北方收獲前年秋季種的麥子。
2、中秋,秋收之際。收獲瓜果糧食,可以壹家團聚。
3、臘月-冬至,農作物已經收完,田地清理幹凈,準備新年。
三、詩詞: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王維:大漠孤煙直(空間),長河落日圓(時間)。李白:西風(季節)殘照(壹日),漢家(朝代興亡)陵闕(死生隔絕)。
四、繪畫:《早春圖》《富春山居圖》《清明上河圖》《韓熙載夜宴圖》——人與時間、空間不能隔離。
• 天地人神的境界
壹、世界的開端:混沌——盤古——伏羲、女媧。人是自然出現的,不需背負與神的契約,也是天與地之間的溝通中介。例證:馬王堆絹畫
二、陰陽家:陰陽調和理論;五行家:相生相克。平衡是核心。
三、中國的時間觀念是循環的,而基督教神學中是線性的。中國的觀念世界裏,“人”是觀察變化的主角,宇宙的永恒系於人的存在,人和天地共存。天地人三才。
四、馮友蘭:人生境界有原始、功利、知識、天地四個層次。
五、民俗信仰:精、氣、神。人可以通過自我修煉達到某種境界。
因此,“人文”二字極為重要。
• 神鬼故事的傳說
壹、《天問》《九歌》(楚文化的神話與傳說進入正統)
二、後羿嫦娥,是天的故事;牛郎織女、梁祝、韓憑夫婦,是人的故事;大禹治水、李冰治水、張渤治水、白蛇傳,是地的故事(洪水)。還有陰間和轉世,是生與死的故事;楊家將、包公,是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故事。
“人間化”和“世俗化”的傳統。
• 多元互動的秩序
壹、五行:《尚書 周書》中“洪範九疇”的理論,體現相生相克的平衡與循環概念。(以茶文化為例:木炭引火,鐵壺煮水、陶壺煎茶,風停火熾、爐銚壺盞,金木水火土齊備。)
二、《康熙字典》中,金木水火土為部首的字,只有十個部首,但是占有總字數的四分之壹。
三、中醫:望聞問切、君臣佐使,以人體作為壹個小宇宙。
四、烹飪:五味雜陳的平衡。
• 永遠變化的宇宙
壹、《左傳》《國語》:占蔔。《易經》:筮法。筮法產生的地理環境接近於今日陜甘壹帶,是周文王所居西北壹帶。
二、《易經》:單雙數的配合(陰陽?)產生八個基本卦象,乾坤艮兌都具有位能,震巽坎離具有動能,八卦的排列組合產生384項“形勢”,更能產生64個卦象。
三、易,是《易》,是“變易”,是“不易”。卦象本身也是壹種循環往復。太極圖也是這樣。
四、“象數之學”,是演繹法,根據卦象推演將發生的事;“義理之學”,是歸納法,根據例證來概括如何趨吉避兇。進而延伸出“堪輿之學”,但是“堪輿之學”實際上更結合了地理知識和人類的居住心理。
五、奇門遁甲,是從河圖洛書演變出來的數字魔方,後期演變為道教符箓派的法術。
綜合這些民俗的應用,傳統社會將數字與圖形組織為壹個宇宙模式。儒家從中推衍出來的是義理之學,進而指導做人處事的方式,“德”是壹個核心。但是道家卻將神秘的“道”作為壹切的源頭。老子認為道是變動的原則,德是變動因素的屬性。莊子則認為,虛無與模糊是最終的方向。
儒家講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道家卻講究正反辯證。
六、中國文化中,呈現出對事物的發展存有戒慎恐懼之心,積極進取同時謹小慎微;新教文化,從宗教改革以後講求不斷進取,彰顯神恩,同時防備自己心中的原罪“幽暗意識”。這原本是類似的,但是近幾十年來,逐漸失卻了“幽暗意識”。
• 生命存在的意義
壹、楊慶堃認為:中國人將宗教情緒和有關儀式都融合在日常生活,聖與凡融合,社會倫理和精神信仰結合。
二、中國的宗教信仰,神祗和祖靈兩套主題。但是祖靈更為重要。
三、“生”,演化為“性”和“姓”。姓氏,是代表壹個族群的自我定義。在人間倫理,族群的延長,是父子祖孫相承的親緣系統。
四、仁義禮智,源頭是仁,是同情之心。我們的祭祀,也是感情的投射,透過親子間生理性的延續,將親子感情延伸為對社會的責任:此刻的參與和未來的延伸。生命——儀禮——倫理
五、安頓魂魄:事死如生,死是生命的延續,而不是歸於某個特定的地點。死後世界是人間永遠的延長。
六、如何不朽:立德、立言、立功。儒家將不朽的觀念升華為偉大人格。
• 守護人間的眾神
壹、楊慶堃:中國人的信仰,是融合與日常生活中的儀式和理念。巫是溝通神靈的媒介。人間的王者是人間和祖先、神靈之間的結合點。
二、民俗神庭的形成過程
*自然神的人格化 (山神、水神) *紀念特別貢獻的真實人物 (李冰、關公、媽祖)
三、民間信仰:以聖從俗。神明的系統就是政權管理的系統。
• 世俗化的宗教
壹、近代以來,建制性宗教的世俗化。
二、儒家:不是宗教而有深刻的宗教情緒:慎終追遠、崇功報德等
三、道教:漢代《太平經》;佛教:唐中期以後,凈土宗和禪宗成為主要的兩派。
四、景教、襖教等啟示性教派
五、跨宗教的多元民間教派:彌勒信仰與白蓮教之關系、阿彌陀佛信仰延伸為觀音信仰、地藏信仰。
六、道教:丹鼎派的個人層面修行,成為地仙和白日飛升,都是元神離開肉體成為不朽的自我,亦即普通人也可達到不朽的神仙境界。
七、近代的佛教禪凈合壹:禪宗-寄禪、虛雲;凈土-印光;律宗-弘壹;天臺-諦閑;華嚴-丹霞;唯識-歐陽竟無。儒家學者亦采用佛家思想。清末民初,虛雲大師修習五大支派,融會五宗禪修法門,為臺灣佛教立下啟發之功。
八、壹貫道:儒(仁德心)道(善良心)佛(慈悲心)回(惻隱心)耶(博愛心)五教合壹。
各種世俗化的宗教,彌合社會的差異,凝聚人心。
• 共生共存的人際網絡
壹、核心家庭順著世代的延伸而擴大,逐漸結合為巨大的族群。如費孝通先生將這種大型共同體稱為差序格局的人際關系。類似於同心圓的方式,將每壹個人視為壹個大型網絡的中心,親疏遠近的不同,決定了他人與中心人物親密關系的程度。
二、類親緣的差序格局:佛道兩教的師徒關系;手藝人同門師兄弟;同門讀書的知識分子。
三、中國社會是壹個巨大綿密的人際網絡,這也是壹個生活共同體。“鄉土”觀念,同樣也是這個網絡的反映。
四、差序格局的延伸,由親緣延伸到地緣,每人各有歸屬。從生物性中最基本、最自然的部分,從最親近的骨肉延伸到宗族、鄉裏和類親緣的團體。
五、儒家忠恕之道:忠是內心之“中”,恕是我心如他心,仁是二人相處之道。進壹步形成“推己及人”原則,“己欲立而立人”的基本理念。人倫關系從生物性提升到社會性,從社會性提升到超越的普世價值。
這是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重疊。
• 小說傳達的境界
壹、《水滸傳》給老百姓帶來的是底層社會的江湖之“義”。但是本意卻是世間種種作為,最後都是壹場空。(見魯智深的偈子)
二、《三國演義》大格局是以“義”為線索,最終分辨忠奸,否定曹魏的合法性。
三、《封神演義》是講神魔大戰,在民俗文化中確立了超越人間的神庭,將它秩序化。它也是三教混合的神學體系。
四、《西遊記》的宗教信仰以佛教為主,道教為輔。西行之路,是經歷種種誘惑,求得“心”的解放。
五、這四部小說,有時間軸上的連續和變化。
六、水滸是由“聚義”結合成理想人間而最終破滅;三國是功業未成而留下理想人格;封神是種種對立和鬥爭最終走向和諧;西遊是將人間困苦化為內心掙紮,由認識欲望到克服欲望、提升自我,終於悟解壹切俱空,而得到自由。這是既悲又喜的人生心路。
• 中國文化的新生
壹、美國的民粹主義上臺,根源在於個人主義和物質利益的基礎。
二、現代文明:個人的疏離,切斷了人與人的紐帶;只顧今日,切斷了時間上的延續。
三、歐美的想象是追求完美宇宙(復仇聯盟?),中國的宇宙秩序是多元互動、有相生相克也有陰陽相背,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大系統內追求永恒的平衡。
四、中國人的智慧是過猶不及、圓融貫通。
五、中西文明的配合,激勵個人、自尊自重,使修己的工作更能以慎重莊嚴的態度,致力自我提升,最後經過推己及人,走向人類大同——“天人一體”,體現個人與自然之間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