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包容肉身与灵魂的城市栖息地

在深圳,至少有60%的人居住城中村农民房里。走在约2米宽的巷道,像是行走在山峡幽谷,阳光从屋顶倾泻下来,如同从树顶缝隙间穿越而来的一束光亮。墙角因为缺乏日照长了浅浅薄薄的青苔,充满了年代感,诉说着这座年轻城市的历史。

说它年轻,深圳建市成立特区不过40年,在此之前不过是县城设立在宝安的一个小城,周围散落着一千多个大大小小的村落。原住民大多是宝安粤人和客家人,低调淳朴、信奉妈祖,说着让人很难听懂的白话、客家话。他们手持一串钥匙,穿着拖鞋收房租的网络形象深入人心。虽是调侃,却是货真价实、身价千万隐于民间的富人。

大隐隐于市井,人们在这里各得其所,深圳的城中村有容纳百川的胸襟。操着各种地方口音的普通话,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在村里混居。粤菜、湘菜、川菜、福建小吃、鸡煲等各种口味的地方美食在这里汇聚;各地的文化在这里融合。住久了,就会发现这里外地人不拿自己当外地人,本地人低调的不像本地人。

“来了就是深圳人”的slogan还是非常贴切的。城中村就是收容他们的栖息地,并由此衍生出一种新的生态系统,也是另一种形态的“江湖”。

有些城中村位居城市中心区位置,在它的身旁散布着摩登的现代建筑、写字楼、前卫的艺术馆和人潮汹涌的购物中心。城中村农民房旧式的外观与周边的建筑风格,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但在生活在这里人却习以为常。

城中村的租房相对低廉的价格,受到追求性价比的外来客、上班族们的热捧。虽然环境差强人意,低价却是特效药一样可以治愈矫情和不服。

蜗居在不过20平米带有阳台的单间,由于窗户朝北,即使艳阳高照,屋内也是整日阴暗的。所以没事就在阳台上透透气,抽根烟,感受一下阳光和风。阳台大约3米多长、1米宽,坐下来看书,连脚都不能完全伸开。屋前屋后几乎都是相距不过两米,左邻右舍“握手楼”墙与墙之间不过10多厘米。在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土地被利用到极致,容积率高得吓人。

站在阳台上,可以听到左邻右舍刷牙漱口、自来水、夫妻拌嘴各种声音。城市在从杂音中醒来;伴随着炒菜的香气,工作一天下班享受美食,放松身心的时刻如约而至。菜香从窗口随风飘散,挑逗邻居们味蕾的垂涎和胃的饥饿感。

新闻报道说,一些侨居在异国的华人,因吃不惯西餐,常常在家做饭,由于中餐油烟较重,且添加的多种香料,浓重的气味搞得老外要投诉。饮食习惯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被塑造,味蕾和大脑中的海马体记录着家的故事与乡愁,也牵系着海外与海内。就像城中村的厨房烟火链接着故乡的千家万户一样。

咫尺天涯。住了几年的邻居,因为工作、生活并无交集,甚至连长相都不清楚,更别说互道“你好”了。“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两千多年了,很多东西变化并无很大变化。

你的房间就是你的生命状态。身居陋室,并不会让我们妄自菲薄,改变不了环境,可以改变自己的心境,快乐是一种选择。

一室一人,一桌一椅。读书,学习,思考,吃饭睡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安贫乐道大概就是如此吧,良好的心态是走向美好的必备品德。

我们背井离乡,长奔远走几百上千公里,最后在城中村安营扎寨。与其说是追求梦想,不如说是对于现实的妥协。在一个提供更多工作机会,收入更高的地方,或许离梦想更近一点?

像硅谷的车库很多灵感在这里酝酿,很多牛人从这里出发。城中村一样有春花秋月,夏蝉冬雪,一样有有阳光、空气和水,有菜市场和便利店,也有奇迹!

前东家大BOSS早年以卖菜作为生计,后来又从事时尚行业直到把公司做到上市。他在公司月度大会上与大家分享早年的奋斗历程,谈住在城中村的往事,令人感叹。再话“巴山夜雨时”,反刍因为有了审美的距离,没有了当年困守的焦虑,更多是到达梦想彼岸的云淡风轻。

他说“有时不经意间会想着我们的同事下班后生活状态,住得什么样的房子、睡在什么样的房间,是否和我当年一样蜗居在条件不好的农民房里,为未来打拼……”

巧的是,我的父母也曾跟我说过类似的话:想像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吃的怎样,住的好不好?在一间什么样的房子里睡觉?因想象力贫乏,他们只得通过关注我所在城市天气预报,这种更加具体的事来宽慰思子之心。

有人调侃城中村如同城乡接合部,出则繁华,入则乡下。它更应是容得下肉身,也装得下灵魂的所在。简陋而独立,在相对隐私的空间,让我们身心暂时脱离公司8小时的工作状态,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

揾食不易。城中村是一次高性价比退而求其次的妥协。身处城市中心的边缘地带,城中村自有一番属于它的风景和存在即合理的生命力。让人们能够立足于一线城市的土壤,让像我一样在外工作的人拥有一个追逐理想的“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

“总比香港的’棺材房’好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让我们总能找出可以接受现状的理由。正如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所说“人类的全部智慧就包含在这两个词里面:等待和希望”。

“租来的生活”难免让人有一种“临时”心态,不似自家的房子住得心安理得,但万家灯火,终有一盏为你点亮。日久生情,有了“家”的感觉,也算是聊以自慰的“小确幸”。有了希望和期待,一切都值得。

城市在升级,一些城中村也面临着拆迁整改。租客要么以更高的价格租住公寓或小区房,要么搬到离市中心更远原关外的城中村,以时间换空间。

有人留下了青春,带走这里的记忆回老家;有人购买新居拿到“绿卡”成为新移民;有人去了更远的“关外之外”的临深片区东莞、惠州;有人仍在固守,和一批新的追梦者和“后浪”们继续拼搏奋斗,续写新的故事。城中村有了新的血液和内容。

很长时间深圳被媒体和老牌城市诟病为“文化沙漠”。城中村不像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江南白墙黑瓦的徽式建筑来的那样有名头和历史底蕴,城中村和深圳一样太年轻,没有足够的时间、文化沉淀。

年轻反而成就了深圳,没有偶像包袱,轻装上阵,更具活力和创新意识,也有了更多可能。

城中城就是深圳的历史和文化“容器”,它包容、开放、勇于革新、兼收并蓄,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内涵和城市性格,又呈现了它的发展历程,从哪里来,去往何处。

如果要对这座城市追根溯源,就从城中村开始吧。也许,未来有一天城中村被当作历史文物重点保护起来,供未来的游客参观,导游机器人在一旁津津乐道起它的建造工艺、代表的生活方式、时代精神、以及历史使命和象征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城中村:包容肉身与灵魂的城市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