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达《皮囊》一书读后感和读书摘要(日更)

今天读完了蔡崇达《皮囊》的书,他的文字力透纸背,人物描写突出人性的真实,命运的残酷,看似平淡平静,不动声色的描写却震撼人心,于无声处听惊雷!好厉害的作家,喜欢并崇拜蔡崇达!写作要多向他学习!

下面是我看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理解是对他人最大的善举,当你坐在一个人面前,听他开口说话,看得到各种复杂,精密的境况和命运,如何最终雕刻出这样的性格 ,思想,做法,长相,这才是理解。而有了这样的眼睛,你才算真正“看见”那个人,也才会发觉,这世界最美丽风景,是一个个活出各自模样和体系的人。

大英博物馆,陈列着已逝去的人们自认为生命最美好, 最痛苦时刻的照片,以及,他最后时刻的面容。

写作的意义——写作不仅仅是种技能,是表达,而更是让自己和他人“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让每个人的人生体验尽可能完整的路径,写作注定是艰难的。

为什么许多作家的第一本都是从自己和自己在手的部分写起:或许只有当一个写作者,彻彻底底地解剖过自我一次,他书写起其他每个肉体,才会足够的尊敬和理解。

人各有异 ,这是一种幸运: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这是我认为“写作的终极意义”,这是我认为的“阅读的终极意义”。我因此多么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或提醒读者“看见”自己,“看见”更多人。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马塞尔.普鲁斯特

原谅我这么感伤,那是因为,不仅是过去,现在的我,多想挽留住自己最珍惜的东西,却一次次无能为力。但我还是愿意这么孩子气地倔强抗争。我多么希望能和我珍惜的人,一直一路同行,但我也明白,我现在唯一能努力的是,即使彼此错身了,我希望我们至少都是彼此曾经最美的风景——这也是我能想到的唯一反抗。这文章也给一个朋友,我要对他说的许多话,也就在这里面。谢谢他,也谢谢时光,谢谢命运,虽然他们那么残酷,但终究让我们看到过风景,想要活得轻松,便要学会妥协。

世界都不大,我可以哪里都不去,我可以在这里只看着你,直到一切老去。

                      ——《世界》

看这本书后的读后感:

我们应该明白身边的人来来往往,遇见了又离开,离开了又重逢,重逢后又失去,没有谁会一直在你身边,和你度过一辈子,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继续向前。

通过这本书,希望能够“看见”自己的内心,“看见”,理解并能够尊重更多的人。

大冰说:忘得了的都不是遗憾,躲得开的都不是缘分。缘深缘浅,缘聚缘散,惜缘随缘莫攀缘。


皮囊之外是灵魂,是心。趁着所珍惜的人还在身边,像Ta明天就会来一样期待,像Ta永远也不会来那样生活。

时光匆匆,太多的无能为力,让我认清了很多不愿意面对的事情。唯有笑而面对,把仅有的美好记在心里。

成熟,不是什么都懂了,而是什么都妥协了,都淡然了,感觉一切也不需要那么计较了。时间,谁又能与之抗争!成熟,就是让我们学会把成长的疼痛咽到肚子里,然后化成脸上的云淡风轻。不是说成熟就能让我们接受任何东西,而是让我们学会了取舍,接受自己能接受的,放下自己所不能接受的。就算那些当时放不下的,时间也会把它变得不再重要。

时光的列车飞驰向前,我们还没来得及欣赏沿途的风景,就唰一下走了。

以下图片是磨山植物园的兰花片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蔡崇达《皮囊》一书读后感和读书摘要(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