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序融资理论:老干妈为什么偏不上市

我们脑子里有一个固有印象,就是企业融资,发行股票是一种天经地义的事儿。但是我们中国有一家超级牛的企业老干妈,它的创始人陶碧华曾经说过,绝不上市。她的确也是说到做到,老干妈所有的扩张都是用自己的利润进行的。

相应的,在八十年达,美国就有研究人员做过相关研究。他们想美国五百强企业的CEO和CFO发信,了解企业融资会优先考虑何种方式?在收到的300多封回信中,总结得到的优先顺序是:首先会采用内部融资,然后是债券融资,最后才是股权融资。换句话说,美国的大企业也跟我们中国的老干妈一样,能不进行外部融资就不选择外部融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优序融资理论:内部融资优于债权融资优于股权融资。

为什么?

我们来解释下优序融资理论的逻辑,有一个简单的逻辑是,企业不会无缘无故的把自己的利润从口袋里掏出来给市场分享。

企业选择内部融资,说明企业营业情况良好,现金流稳定,企业利润足以支撑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债权融资作为一种强行还本付息的融资方式,说明企业对于融资的投资项目信心足,肯对会获得收益,市场反应会比较积极;

股权融资是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融资方式,反应了企业对于投资项目信心不足,收益情况不明。

根据前段分析就可以知道,企业发布新项目投资公告,如果是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市场就会做出积极反应,如果是通过增发方式,市场反应则会比较消极。

市场做出的不同反应的背后,还有底层逻辑,就是信息的不对称。我们普通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的了解,跟企业经理人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因为信息不对称。很多资金流大牛都选择不上市,比如娃哈哈跟老干妈,就是采用企业利润等内部融资来扩大再生产;而阿里在美国上市之后,就再没有进行定增,而是发行企业债来融资,就是为了消除信息不对称对企业公允价值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企业的融资方式来简单判断企业的运营情况,所以说市场上简单的买卖行为的背后,有着非常复杂的信息博弈。只不过这些信息博弈是从整个市场角度进行的,我们个体是感受不到的,而学习则是将个体感受不到的底层逻辑揭示出来。

A 股的矛盾

了解了优序融资理论后,我们会发现并不符合A股企业上市的规律,好像企业都喜欢上市圈钱。要知道,所有的经济行为背后都有复杂的影响因素。A股是一个典型的“僧多肉少”的市场,每个上市的名额背后都意味着权力,甚至地方政绩。而且A股市场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对违规处罚并不到位,所以就成了一个典型的“人傻、钱多、速来”的“便宜”的融资地。

那优序融资理论对我们个人投资的指导意义是什么呢?远离那些个一天天定增融资的企业。企业经常性进行融资、定增,说明要么企业经营状况不善,要么就是不想用分红。

A股有个绩优股“格力”就曾发生过这样的情况,明明账上趴着七八百亿的现金,却选择以定增的方式收购银隆,市场理解为格力对这项投资的信心不足,导致格力股价大跌。

你可能感兴趣的:(优序融资理论:老干妈为什么偏不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