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话互联网医疗

图片发自App

昨天参加了一场经济观察报主办的医疗大数据峰会,听政府监管者、行业意见领袖们谈互联网、谈医疗、谈大数据,感慨万千。一晃,那股热潮已经过去了三年。2015年,“互联网思维”风头正劲,似乎人世间所有问题都可以用“互联网思维”解决。医疗,这一社会痼疾似乎也不例外。于是,问诊的、送药的、远程辅助诊断的,粉墨登场。做投资的不聊点医疗都感觉自己没跟上节奏。 

虚假的繁荣就是危机的开始。 

医疗实在是一个水很深的行业,并非是那么容易可以被外人理解并操纵。几年过去,数千亿砸进了移动/互联网医疗的大粪坑里,除了惹了身臭气,似乎并没有掀起投资者们期待的“惊涛骇浪”。庞大且优质的医疗资源依然,甚至更加集中的被少数顶尖公立医疗机构垄断,线上开展的服务多游走于挂(倒)号(床),辅助问诊等边缘业务。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投资者对医疗的理解太过粗浅。 

他们信仰:淘宝模式可以解决商品问题,滴滴模式可以解决服务问题。

 不巧,万能的互联网在医疗领域的尝试可以说是基本失败。很多人把失败归结于团队、运营,他们或许从来都没有仔细考虑过: 互联网到底擅长解决什么问题?是什么让人产生了互联网可以解决医疗问题的错觉?医疗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互联网为什么解决不了医疗问题? 

从目前互联网展现的能力来看,它比较擅长降低信息不对称。曾经有不少人认为淘宝最大的价值是降低了卖家的展示及仓储成本,实际上,如果不考虑税收上的漏洞,淘宝店铺目前的展示成本和运营成本绝不低于一般实体店铺。如果算上排名搜索上的费用,许多网店的实际成本是远远高于同品级的实际店铺的。

实际上,作为平台,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公开展示了商业交易中最为宝贵和隐私的数据-价格。

在此类平台出现前,一个人是几乎没有可能在全国乃至全球检索某种商品的供货价格的,更不可能在几秒内就可以进行筛选排序并直接同供应商沟通。获得价格数据曾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时间(寻找、询问)和金钱(差旅),而现在,它们都是免费而快速可得的。另外,评价系统(淘宝、点评等)较为真实的反映了产品的实际状况,为消费者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提高了信息的信度。 就是互联网的这一特性,让有的人产生了其可以解决医疗问题的错觉。因为医疗问题的核心,即是信息不对称,具体体现在:患者不知道各级医院各个医生的水平,因此扎堆大医院好医生(风险厌恶型决策的最优选择),造成看病难;患者甚至医保部门不了解规范/正确的诊疗行为,管不住医生手中的笔,造成看病贵(注意,这里仅指实际消费高于应消费额度,医疗绝对费用高低不在此处探讨)。如果有类似平台能够降低这种不对称性,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互联网先烈们的解决方案:医院/医生排名评价/推荐系统+挂号系统解决看病难;网上问诊系统解决看病贵(逻辑是没有实际利益关系) 医院/医生排名评价/推荐系统已随着魏则西事件声名狼藉,本来是个好事儿,好经被歪嘴的和尚念偏了。(加钱)挂(专家)号系统本质上是网络黄牛,是在不增加有效供给条件下的通过购买专家业余时间提高服务量。网上问诊系统就更可笑了,一般问完大夫都会加一句:建议到正规医院治疗,网上问诊,仅供参考。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花完钱敢情只是个“您自己看着办”。 

医疗,实在是一个太特殊的服务,因为它和人的最高权力-生命权息息相关,没有人不期待自己获得最好的医疗,大多数时候,尤其是遭遇威胁生命的疾病时,人们的选择都是不计成本地寻求最好的治疗(刚性需求,无价格弹性)。这种行业特点注定了优质医疗资源永远是稀缺的,昂贵的。互联网“多快好省”的伟大目标在医疗领域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具体一些,医疗领域有三座互联网/移动医疗移不动的大山: 

大型检查设备移不动 

现代医学早已过了一把听诊器,一台血压计的年代。大多数疾病都需要一套影像及生化检验设备,在缺乏大型诊断中心、检查结果无法互认的当下,仅凭问诊能下诊断的不是华佗就是庸医。 

手术室移不动 

就算有了大医院的诊断,很多疾病并不是通过服药可以治疗,医生没办法隔着手机电脑给你做手术,最后您还得受累去住院部排床。 

医保移不动 

网上问诊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较容易发生滥用。绝大多数医疗保险都对互联网的医患问诊报销持抵触态度,一些互联网医疗的报销仅在医生/院-医生/院间有限实行。 

那是不是互联网在医疗领域就注定一无是处,无所作为呢?我认为有几种形式依然颇有潜力且有待开发:

精品患-患交流社区,国外代表patients like me (有机会单开一篇详解)

基于物联技术的长期监护及预警系统 

最后,有幸见证时代的试错,记住:有病麻溜的去医院,别信手机。 

下期:谈谈医疗大数据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话互联网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