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公众号「烹茶十一」,微信号是 PengchaEleven,欢迎关注
0 回顾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讨论了朋友圈之死,其中讲到推动朋友圈死掉的三个动力:关系链膨胀、人的社交本能、令人上瘾的产品机制
人的社交本能作为原始动力,所以人会在微信上加更多的好友;对普通用户来讲几乎不受限的通讯录使得微信的关系链极度膨胀,使关系链超出了普通人能掌控的程度,而且关系构成很复杂;再加上社交产品令人上瘾的产品机制,使得朋友圈的信息随着关系链的膨胀而爆炸
关系构成复杂的结果就是人们在朋友圈里的原创表达被压抑了,使得朋友圈里的内容走向空洞;关系链膨胀又导致了朋友圈空洞的内容爆炸,用户刷着空洞的信息但又不表达,朋友圈就走向死亡
最后留了个问题「如何重新发明朋友圈」
1 模拟现实
产品设计过程是一个建模过程,人造产品是一个对自然界局部很粗略模拟的系统。人所能创造的系统的复杂度只能无限接近现实但不可还原[1],无限接近就意味着有缺陷,而设计缺陷往往会成为系统走向失控的原因
所以要设计更好的社交产品,那么这个产品应该要在人能完整认知的范围内,更好地对自然进行模拟,所以「重新发明朋友圈」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如何更好的模拟人在现实中的社交」
那么以微信、QQ 为代表的社交产品。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有通讯录 + 聊天 + 类似朋友圈信息流的产品模式。那么以「更好的模拟人在现实中的社交」来衡量的话,这代社交产品有很好的模拟现实吗?
2 即时通信
人们生活中的社交模式随着社交场合的规模大小不同而不同,例如有一对一的会晤、三五个人的小群体聚会、多人参加的同学聚会或者公司年会,这三种规模对应到线上就是社交产品的单聊、小群和大群
在线下社交场景里,如果人们有什么事情想要分享,会找到朋友直接分享,线下社交的特点是随时发起随时可断开,社交产品的聊天功能很符合这种模式,聊天功能就是即时通信
人的大脑里会记录曾经认识过的人,这个数字会远远超过平时经常维系的关系数量,就好像人不会一直记得十年前的同学,但是一旦见到会立马有印象,而通讯录其实就是大脑这种记忆的外部化
通讯录保存了大量用户联系过的人,然后用户可以随时发起或断开与联系人的聊天。通讯录+即时通信的模式,是完全符合现实的设计
3 异步社交
而在类朋友圈的产品形态里,向朋友分享是广播式的。发一条朋友圈,能互看朋友圈的人都看得到。而微信里,能互看朋友圈的人默认就是通讯录的联系人,类比到现实中,就好像是向用户所有认识过的人同时分享,这符合现实吗?分享是要挑选的,没有人会不分关系远近而把内容分享给所有曾经认识的人
朋友圈是默认通讯录里的人都可以看到,也就是说微信把「通讯录联系人」和「愿意互看朋友圈的人」对等起来了。用户能在通讯录里挑出一些平时愿意聊天的,那么意味着一定有剩下的一批用户平时不愿意聊天的,只有需要的时候联系一下。那么用户对于这批朋友又有多少会在朋友圈里互动呢? 本来就只是有需要才联系的朋友,在朋友圈大概率也只是点赞之交
另外前文第 0 部分提到因为关系链复杂,在朋友圈里发表内容会变得空洞[2],那么朋友们发在朋友圈的内容互动价值并不高,而在聊天里又能和聊得来的朋友产生高质量互动,那么跟这些聊得来的朋友就更没必要在朋友圈里互动了。继续发展下去微信就会变成事实上的 WhatsApp
4 社交 2.0
把在类朋友圈信息流里分享的默认范围和通讯录对等起来,意味着把无限膨胀的通讯录和用户只愿意有限分享的朋友圈强行挂钩,这是这代社交产品最大的设计缺陷。然后微信还做了给朋友圈分组这样的打补丁式的设计,使得在朋友圈里维系社交关系的成本愈发增大
我们可以认为以微信为代表的同类产品是社交产品是 1.0 世代,它和它的同类们的未来就是 WhatsApp,除非它们对类朋友圈信息流有更合理的控制,比如 Facebook 就使用算法来帮用户排序,也给信息流加入了媒体来源。但是这种叠加打补丁逻辑的设计其实没有根本上的解决问题
那么下一代社交产品,为了让人可以更自然地在线上社交。但 1.0 世代产品的历史包袱沉重,那么应该对旧有模式推倒重来
在第 1 部分提到人造产品是对自然系统的粗略模拟,模拟的不好就容易失控,比如微信的不受限的通讯录,5000 人的上限对普通用户来说可以说是无限的了。系统设计里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平衡和稳态,处于绝对的稳态是极小概率事件,大部分时候系统都处于围绕稳态往复的不平衡状态,但是因为系统有负反馈机制,使得即使往一个方向失衡,也会被负反馈机制所限制,不会往那个方向无限失衡走向崩溃[3]
比如自然界的食物链,一种生物如果繁殖数量增加,会消耗更多的食物,食物的减少又会抑制这种生物的持续增加,这样可以保持食物链的平衡。人类历史上曾经将兔子带到了澳大利亚,因为澳大利亚缺乏捕食兔子的天敌,所以澳大利亚原有的生态系统就走向了兔子泛滥的失衡结果
在人造系统范畴里,我们能使系统更完善的要点在于,让尽可能少的系统参与者之间有尽可能完整的制衡关系,以维持系统的稳定。每在系统中加入一个角色,都要考虑参与者之间的制衡关系自洽
所以最终的做法就是将人在现实中的社交模式抽象出来,抽象成最精简的可运行模型,并且确保设计出的角色之间互相制衡的逻辑是可持续的,并且利用负反馈保持系统的稳定
参考文献:
[1] Numerical Methods and Modelling for Engineering (2016), Richard Khoury, Douglas Wilhelm Harder
[2] Too Many Facebook “Friends”? Content Sharing and Sociability Versus the Need for Privacy in Social Network Sites
[3] Modern Control System Theory and Design (1998), Stanley M. Shinners
任何事情都有模式可循,即使在混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