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缺失类型:缺陷

在自我的征途中,你的情感缺失类型为:缺陷。你缺失的,是对自我的信任和认同。因为缺乏自信,你会害怕失败,而一再退缩。最终,做了自己的逃兵。

当你孤身前来,你一定是带着“必败”的心态。无论现实环境中,你有多努力,多优秀,内心深处始终有个声音在告诉自己:你不够好,你不如别人,你不会成功,你不会有人爱。

你一直都在追求一个“更好”的结果。你似乎相信,只有“更好”,快乐才有可能。可是,你好像从未因此感到快乐过。



PART  1

类型画像

 



如果别人问你怎么描述自己,你会怎么回答?你会用什么形容词呢?是倾向于积极的词语,还是消极的描绘呢?最重要的是,你的描述是否准确呢?

缺失对自我的信任和认同的你,通常会以消极的方式看待自己。一个典型的表现是,你淡化自己的优点,而夸大自己的缺点。严重一点,你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同样经常发生的是,你对自我的认识是一副不准确的图画,不一定是消极,但就是不准确。比如明明很优秀,却感觉自己如假冒一样;明明靠努力取得成功,却归功于运气。

这也是你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有所不同的原因之一。事实上,你常常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准确地说,你觉得自己不如他人,你感到自己有“致命缺陷”。

这是一种真实的感受,是扎根在你心底、深深埋藏的想法。它让你的心脏隐隐作痛,让你不惜一切代价将其隐藏。为此,你无法控制地掩饰自己,将自己真实的意志隐藏在他人视线之外。

这样的你,内心敏感而忧伤。敏感在于,你总会注意那些负面的信息,就好像随身带着缺点检测器,时刻警惕着自己身上不好的地方。忧伤在于,注意焦点容易关注到负面性格的你,常把自己置身于黑暗中。

每当此时,你总会感觉到人生充满了痛苦。对你来说,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是的,总是如此。



PART  2

成长议题

 



受“缺陷”影响,你的成长历程面临着两大议题:自我与关系。

☞ 自我

如前所述,你以消极的方式看待自己,感觉自己有“致命缺陷”,这种行为、感受,或许你已经猜到了,是“自卑”的表现。

因为自卑,你经常做事害羞、胆怯、犹豫不决。尤其是面对机会或竞争的时候,你心里面的第一想法往往是:我不行吧?你不确定自己能否胜任,担心自己会失败,更害怕会暴露自己的缺点。

也因为自卑,你总会无意识地拿自己和他人作比较,然后因他人的优点而自感羞愧,因自己的缺点而自感羞耻。你的关注点,总是在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事物上。

为此,你时常对自己感到失望和不满。这种失望与不满,常常化作尖锐、苛刻的批评声音,不断向自己提出切中要害的质疑、贬低,甚至是羞辱。

也许你会加倍努力,力图超越——因为害怕自己不好,所以拼命让自己看起来更好,可即使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内在深处,你还是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还可以更好。

可以看到,这种内在信条剥夺了你在实现目标之后本该有的满足感、成就感以及自尊感。这也是为什么你在面对夸赞时,会感觉不自在,会觉得自己是假冒的原因。

从根本上,你就觉得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是不好的,至少是不够好的。因而你始终会觉得自己不配拥有那些好的东西或关系。

这也往往隐藏了一个你忽视的事实,即你远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糟。

☞ 关系

被动,是你在关系中的突出特质。不论是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还是在亲密关系中,你总是习惯等待他人上前,主动与你交流、交好。

即使真的很喜欢一个人,你也只会默默陪在身侧,而不敢表露心迹。低到尘埃里,想要触碰却又收回手,是你在关系中的真实写照。

内心深处,你渴望被爱,却又害怕被爱。你希望有那么一个人能够了解你,接纳你,爱你。可你总会觉得,没有人会真的爱自己,关心自己。

如果有人表现出善意,你会觉得那是自己的错觉,或者对方是受到了自己的“蒙骗”,一旦深入交往,对方就会发现自己的缺点,也便不会再爱自己或不会再和自己做朋友。

因此,距离,在你的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地位。如果距离太近,你会担心缺点暴露,自己不被喜欢;可如果距离太远,你会陷入孤独,对爱的渴望无处安放。于是,你在关系的“远近”中备受折磨。

你没有意识到的是,你在关系中的卑微与纠结,透露出一种“他好我不好”的心理地位。所以当别人对你好的时候,你总会觉得自己不值得,需要更加努力,更加优秀才足以配得上。

其实,你内心真正的台词是:如果我变得更优秀一点,更好一点,我是不是更值得被爱?这就注定了你会不自觉地陷入“讨好”的关系模式中。

也许是无私付出,也许是追求成功,不管是哪种,你想要的,不过就是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PART  3

成长任务

 



于你而言成长面临着许多重大的主题任务。其中发展自我认同感是最为主要的。

此时,认为“我不好”的你,正陷入深刻的自我厌恶之中,不仅无法从内在深处认同自我,也无法从外界他人的赞许中去认可自我。

这意味着,潜意识深处,你对自我缺乏一种清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的个人认知。诸如“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你回答不上来,甚至是迷茫的。

根据埃里克森(Erikson)的自我同一性理论,这是一种自我同一性没有达到确立,引起的同一性扩散的现象,即经历了一段颇长时期仍几乎没有形成一种强烈的、清晰的同一感。

处于这一状态的你,会无法发现自我,一直使自己处于一种散漫的无所依附的状态之中。这是一种孤独的恐惧,它从你内心的荒凉中生起。

基于这个不稳定、不清晰的自我内核,在关系层面,根据亨利·克劳德 (Henry Cloud)的人际层次理论,你所发展出的关系往往处于第三层次:虚假的“良好连接”。

如前文所述,你不自觉会陷入“讨好”的关系模式中,做很多让别人感觉良好的事情。从外在来看,你似乎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连接,但内看却发现那是虚假的,只是孤独的你,在演着孤独的戏。

埃里克森(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感发展失败的个体,容易缺乏忠诚的品质。因为你无法找到自我,也就无法在既定的现实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也就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无法做到一贯忠诚,兑现自己的承诺,承担自己的义务。

如果,这个世界有什么是束缚着你的,那一定是你自己。



PART  4

成长之旅

 



缺失对自我的信任和认同的你,可能生长在一个孤独的负面的环境里。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能很少在大人们那里接收到对你的正面肯定和积极反馈,尤其是父母。他们几乎没有在你面前表达过对你的赞赏和喜爱之情。甚至于,他们时常批评你、责骂你。

你从这些反应中领悟到,没有人对你有所期待。现实生活中,你或许能够从他们给予你物质的满足中获得一些安慰。

可内心深处,你依旧会觉得孤独,觉得自己不是被爱着的,因为你在他们眼中看不到自己。于是你对自己形成一个重要假设:我是不可爱的。

当你试图寻找原因,你往往无法针对自己的问题找到任何原因,所以,你只能责怪自己。“是我的问题”、“是我出了错”,你会经常这样责怪自己。

随着长大,“我是不好的”、“我不值得”这些信念,已经在你的潜意识中生根发芽,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你对自己是有多苛责。

过去你常会认为,童年苦痛和心灵孤寂的解药,就是变成他们喜欢的样子。这其中隐含着一种疗愈幻想——当我变得足够好了,一切也都会变好的。其本质是,你希望得到他们的关注和爱。

成年后,你依旧带着这一幻想,而延续过往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如“付出=值得被爱”,从而习惯性付出;“优秀=值得被爱”,从而不断追求优秀。

这也就是客体关系理论所讲的,早年和重要他人之间的关系模式在他人身上不断复现。却也因此,你再次创造出了跟内在早年关系类似的“孤独”情境。

而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看,这种复现,是潜意识里希望回到事情最初的状态中,掌握年幼时无法控制的东西,变被动为主动,改变最后的结果。但很多时候,结果都不尽如人意,而你将会再一次经受过去的创伤感受。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你需要明白,缺失对自我的信任和认同本质上是根植于你内心对爱的渴望。所以,当你学会爱自己,构建稳定的自我,并从中生长出力量,或许问题就自动化解了。



PART  5

成长蜕变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在被自己的过去所塑造,我们同时受到过去和未来的双重影响。我们,都是自己人生的创造者。

☞ 觉知即是新生

当你来到这里时,你已经对自己的状态、状态如何发生、状态如何形成有一个认识。这个过程也许会引发你的一些想法、感受。这个时候,不要忽视这些想法、感受,而是去感受它、体验它。你可以试着记录下来,这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觉察自己的内心。

下面,是一个童年回溯的冥想音频。在这个回溯中,你可以想起过去的一些经验,记得与不记得一些人事物。同时,你也可以借由这次回溯,找到曾经觉得没有能力与受到挫折的自己,给Ta适当的抚慰与拥抱。


audio thumb

童年回溯

  请点击收听

注意,如果感觉不适,请及时停止,待心情平静之后再来听。

☞ 找到自我力量

首先,善待自己。第一步,是欣赏自己。试着列出那些他人喜欢以及自己喜欢的特质,建立优势清单,并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你可以找一面镜子,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出优势清单上的内容。比如:我喜欢_____。

第二步,是接纳自己。试着在心里对自己说:

我接受不够完美的我自己

我不必事事要求完美

我不需要做出让别人喜欢的样子

我不再把能量浪费在“别人会怎么看我”

我做我自己,我接受我真实的样子

我接受我的每一个感觉

不管是好的是坏的

我爱每一部分的我自己

不管是光明的是黑暗的

我接受我的残忍邪恶

我也接受我的良善美好

我接受失败漏气的我自己

我也接受成功荣耀的我自己

我接受过得不好的我自己

我也接受过得很好的我自己

第三步,用多元的视角看待自己。第一步,回忆过去那些让你觉得自己很糟糕、很差劲的事情,把这些事情下来。第二步,回忆过去那些让你觉得开心、感觉自己很棒的事情,同样把它写下来。第三步,写下他人对你的不负面评价。第四步,写下他人对你的积极评价。

现在,看着你写得这些内容。这是一个丰富的、具有不同面向的你。正是这些不同面向,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你。请你尝试用一些正向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不喜欢的面向。比如,你可以这样说:我有这样一个面向,它是胆小的。

当你把这些体验当作内在的一个面向时,你能感受到更大的空间感。它会让你开始有勇气去感受关于这种面向背后的想法以及真实的自己。

第四步,找到自己新的价值。试着探寻和发展自己的多重身份,可以根据自己的目标、偏好、志向进行拓展。

☞ 寻找支持关系

好的支持关系,是让你倍感有力量的关系。好的支持者,是指那些能够陪伴你、好好倾听你、理解你的感受、为你提供帮助、且不会随意评判你的人。

你可以在个人的友情和亲密关系中找寻这样的人,也可以通过互助活动来认识能给予你支持的伙伴。如果有这样的人在你身边,记得要珍惜他们的存在。

如果身边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你也可以考虑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他们可以为你提供好的客体,接纳你的痛苦和无助,和你一起处理童年时期未解决的问题。

最后

情感缺失是一种来自童年的隐形力量,是你童年缺失的东西。它难以察觉,却对你的一生有深远影响。


这是我们个人自身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我们经历孤独、疏离、不安、渺小与绝望的苦楚。但当我们勇敢面对生命的挑战,一路升级打怪,重新与他者建立连接,将会带来富饶的收获——看见自己如同英雄一般,虽遍体鳞伤,但孕育了勇敢、不屈、战斗、坚毅与爱的生命潜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感缺失类型: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