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绘画到现代艺术品 (我的博物馆之旅)

引子

        这是一篇普及现代艺术(绘画方面)的短文,重点内容为后半段的现代艺术。作为文艺的业余爱好者,不善绘画的我其实一直对“高冷”的艺术有着向往和期待,于是乎我订阅了得到《西方艺术课》,买了点相关书籍以作为纯粹的个人爱好来了解。并有幸在今年去法国、荷兰等不少博物馆参观了价值连城的真迹。

        再疯狂补习下《西方艺术课》,略微整理了下古往今来的美术发展史,在此与各位小白一同分享、学习。也作为自己对这门得到课程的总结吧。


从中世纪绘画到印象派之前

        古时候的欧洲,绘画主要作为宗教宣传和统治阶级所用。画作的题材基本只有描绘圣经故事和统治阶级人像。那时的普通百姓受教育程度极低,通过绘画这种形式最能传播宗教思想,起到统治和管理大众百姓的作用。

        直到文艺复兴的前兆,圣方济各和乔托等探索者逐渐尝试打破原有框架,逐渐发展至文艺复兴时期。

        此时的绘画依然服务于宗教,但无论从画面美观还是技术含量来讲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整体画面观感趋于写实。


中世纪绘画题材单一,人物表情呆滞、统一的面向观众。带着庄重凝视的表情。其寓意是通过绘画表现宗教故事,警示世人。
乔托的画作。相比古板的风格已有了较大突破,左下角的两个人物姿态自然,各自背对着观众,在当时是一大创新。圣母和其余人的表情也不再古板,流露出自然而悲伤的神态。
《三位一体》  马萨乔。  巨大的壁画,绘画采用了科学的透视法,给予观众几位真实和震撼的感觉。

        来到文艺复兴时期,社会逐渐摆脱宗教对人的束缚,回归“以人为本”。

        文艺复兴三杰的出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在绘画方面造就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因为他们都已广为人知,所以不在此细谈。总之,此时的画作审美已经相当符合现代人的观感了,细腻的笔触和构图直接影响了后世的艺术。当然,对我这样的艺术小白来说,看一看再感慨一下就行了,高深的技法我是不大品味的出来的。

《西斯廷圣母》拉斐尔。面容姣好的圣母的形象是拉斐尔创作出的一个接近“完美”的人像,三个主要人物呈三角构图,衣着颜色也呈三色分布。


与蒙娜丽莎同窗合个影~~

        直到此刻,我相信绝大多数观众和我一样都能深深体会到绘画艺术的进步,从呆滞古板的宗教画直到蒙娜丽莎这样的杰作。当然,期间还有很多优秀的画家,以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向着更高的艺术道路探索。

        比如说扬凡艾克,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完美勾勒出每一处细节,仿佛是一个高像素的相机摄影作品。

《埃尔诺菲尼的订婚式》扬凡艾克。  作品细致到主人公衣物的每一处褶皱、小狗的每一根细毛。放大画面后能清晰地看到墙面上的镜子里反射出画家正在绘画的影像!

        文艺复兴之后,来到巴洛克艺术时期。卡拉瓦乔伦勃朗、洛朗等超一线的画家相继创作出精美绝伦的作品。至此,整个西方绘画发展来到了一个瓶颈:画得不能再像了。因为直到此刻,绘画的发展有一个大体的方向,即不断提高写实的能力,画的越来越以假乱真,接近真实事物。这类绘画也通常是我们最容易去欣赏的。

        当然,最好的方式依然是去现场看原作。在网上、在画册所看到的画面永远都有失真,而且无法很好的判断不同画家的水平高低——毕竟都很优秀嘛。但站在画作面前,很玄妙的是我就能相对容易地体会到绘画的水平高低。在卢浮宫之中看多了一幅幅油画,或多或少我能品味出这幅画的用笔和绘画功力。很神奇。

《夜巡》  伦勃朗。  巨大的画作能在现场给人完全不一样的感受。


印象派直至现代艺术

        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莫奈、梵高、高更、塞尚。几位大师的名气都已经不能再大了。众所周知,当印象派画作刚刚展出时,遭到了评论界的集体炮轰。随着时光的慢慢流淌,才逐渐被接受。

        相比古典艺术,印象派不再一味追求写实,但其精神内涵却偏偏是更加写实。在他们看来,只有走出户外不断观察自然、不断写生才能真正画出真实的世界。于是乎树影不再是黑色的了,因为肉眼实际观察到的阳光下的树影通常偏色。树叶也不再是一片一片的了,因为肉眼观察到的往往是一团的。

        当我们对比印象派和古典画作,很容易的就看出两者的差别:印象派更注重画面整体带给观众的效果。个中细节事物不再那么的重要。看着这些画,仿佛是从我们脑海中抽取出了一次野游的回忆,不能回想起每一处细节,但模模糊糊有着整体的印象。

        个人觉得,印象派的绘画一定要去看原作,最好的去处就是巴黎奥赛美术馆。小巧精美的艺术馆,由火车站改造而成,拥有大量印象派最出色的画作。

奥赛美术馆印象派展区某一角落,挂满了雷诺阿、莫奈等等最为知名的画家画作。

        梵高的画作相比莫奈更加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应该说这就是他情感的宣泄。扭曲的事物和背景,夸张厚重的笔触……

        来到这儿,我们突然发觉,美术作品的目的已经完全改变了。从最初统治和宗教为目的,到文艺复兴回归以人为本开始注重人物本身的描绘,再到巴洛克和浪漫主义对美的极致追求,最后来到印象派这种注重艺术家自身内心表达为目的。绘画的目的变得多样。

《星空》梵高。


《隆河上的星夜》 细节部分,能看到大块大块的油画笔触。
《自画像》 梵高。 在这幅最有名的画作前,我感觉观众和画一同又组成了一幅奇妙的画卷。梵高透过画框与无数的观众互相注视,人来人往,但梵高依旧面容冷漠,仿佛在说“又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和理解我呢?”

        高更的绘画被称为原始主义,属于后印象派,主张回归原始,回归自然。他的绘画主题很多都是大溪地上原住民的形象。

        也是从高更开始,普通观众开始看不太懂这些作品了。其实我也差不多,至今也没品出其中的大道理……

高更最有名的作品,思考人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再往后发展,来到了20世纪,也就是现代艺术。其夸张度、多样性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也正是这些现代艺术,超越了普通大众的一般审美,被冠以“看不懂”的名号。特别是这次我在巴黎花费了十几欧,差不多一百多RMB参观了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可当我置身其中面对各式千奇百怪的现代艺术品,我着实觉得自己浪费了这么多钱……因为压根看不懂!

        首先来看一看名气最大的毕加索。他在年仅14岁之前就达到了拉斐尔一样的绘画水准,可谓绘画的顶级天才。要深入了解毕加索是一门极大的学问,就如同中国的红学,不是简简单单看看评论就能理解的。在此,我想分享的是最为粗浅的,即从哪个角度去看他的作品,不至于大家总是说“这样的话乱七八糟的,我也能画……”

        毕加索早期的蓝色时期、粉红时期等绘画风格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表现主义源自梵高,即绘画用于表达自我内心的感受,甚至可以为此极大地夸张和扭曲所描绘的事物。比如下面这幅画作,整体呈蓝色,人物的形象有了简化,但总体上依然偏向写实。


蓝色时期

        再后来,毕加索创立了立体主义,这也是大多数人提到毕加索时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印象。立体主义最早受到塞尚的启发,讲究将事物拆解成基本的几何体,再重新拼凑。注重的是外在的型。

塞尚作品。仔细看人物的手臂简化成了几个简单的圆柱形,身体呈长方形,好似两个圆柱体拼接到了一个长方体上。
毕加索作品。隐约能看得出是一个人的不同观察角度,切割成一个个立体图形再重新拼凑。  

        立体主义的内涵是思考一个事物通过不同角度去观察所能看到的画面。换句话说,比如一把小提琴摆在面前,我从正面、从侧面、从后面不同的角度去看它,所看到的小提琴样子都不一样。而传统绘画描绘一个事物其实只画了从某一个角度所看到画面,而真实的事物其实应该包含多个角度。于是乎,毕加索就开始尝试将事物不同角度的形象都拆解开来再画到一起。

        艺术的目的再次发生改变。立体主义的出现是艺术家开始质问人类观察事物的方式。绘画本身不再是唯一的追求美,而更进一步开始向科学转变。


        抽象艺术:对真实自然的物体进行简化甚至完全抽离的艺术。它也是受立体主义的影响,再进一步,使用抽象的方式直接表述艺术家的内心感受,或引起观众的感情共鸣。音乐相比绘画更容易引发情感的共鸣。旋律可舒缓可激昂,速度可快可慢。电影随着剧情的发展和人物的经历也能较为容易地触动观众。可相比之下,绘画就只是一幅静态画,观众很难从中发觉画家想要表达的内容。

        假如画家对特定的事物比如蜘蛛、魔鬼等产生很强的恐惧,于是他可能在绘画中极力表现它们,以此抒发自我情感。但可能其他人就不惧怕,完全不敏感,也感受不到画作的魅力。所以抽象艺术摆脱了具体的事物,通过抽象的线条和色彩来展示情感。在欣赏抽象艺术作品时,我们无需去辨认它描绘了什么内容,无需去思考这些形象代表了什么,只需站在画前,去感受画作整体所带给我们的感受。

《构成VI》康定斯基。看不出具体的表示洪水的形象,只有不同的色彩扑面而来,使观者感受到如洪水一般的猛烈。

        在现代艺术馆中还有一类非常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类似如下马列维奇的“方块”作品。在白色背景下画上最为简单的纯色方块。应该所有人都会想,这有什么难度,它到底想表达什么?

        的确,这样的作品从技术层面来看没有丝毫难度。但马列维奇所想传达的其实是通过这些最最基础的几何图形来组成大千世界的各类复杂事物。换句话说,类似数学中的傅里叶变换,所有的波形都能最终分解成若干种sin和cos;类似最复杂的音乐都由基础的7个音符组成。在艺术家的理解下,大千世界的万物可以不断分解成更为基本的元素。而用这些最基础的方块、圆形最终组合形成的画作就是他们探索的艺术方向。


《至上主义的构成》马列维奇。 画作统一采用不同颜色的斜着的长方形,只有左下角一个方正的正方形。画面没有任何具体的形象,画家尝试用基本元素给予观众最直接的画面感受。

        另一位名气堪比毕加索的当代画家马蒂斯则是野兽派的代表。可以说他们的作品特点极其鲜明:夸张的笔触、张牙舞爪的被扭曲的形象和狂傲的色彩。假若站在大幅的原作前,能感觉到扑面而来的“野兽”的气息。

        野兽派受到梵高表现主义的影响和高更原始主义的影响,强调充分表达艺术家自身感情。做得比梵高更夸张,类似舞台戏剧的方式,原本只有一分的感情一定要夸张到三分,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画布尽可能地将感情传递出来。

        人物原本是什么模样已不再重要,一切都是为了抒发艺术家情感,所以人脸可以是扭曲变形的,可以是绿色的,甚至可以是红色的。

马蒂斯绘画的人物采用夸张的颜色,给人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当然说到表现力,就不得不提一下全世界都知道的画作《呐喊》了,蒙克将人物高度简化(但依然看得出人形,不算抽象),通过线条和色彩传递出惊恐的感觉。

《呐喊》蒙克。

        另一位表现主义的大师克里姆特则采用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将人物形象以写实的方式创作出,再使用金箔和金色的颜料填补了背景和其余地方。产生了一种立体的感觉。观众的注意点自然而然地集中到了具体的写实的人物上,而这正是艺术家想要表达的地方。

《艾蒂儿肖像一号》克里姆特。观众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到写实的人物头像本身。

        象征主义所追求的是尽可能把实体特征做简化,勾勒出所代表的对象。类比中国汉字,用一撇一捺模拟了人的形象。所以我们看到《入睡的缪斯女神》以及《空中的飞鸟》两个世界最为著名的雕塑。前者只勾勒出人脸的形象,极为简约地展现了女神之美;后者甚至不具有鸟的形象,从底座不断上升,给人一种缥缈的、不断在上升好似飞行的感受。

《入睡的缪斯女神》



《空中的飞鸟》

        发展至此,艺术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分支越来越多。直到走到了一个极端:反艺术的艺术——达达主义。当杜尚把一个市面上购买来的小便池签上一个假名并寄到了艺术馆,这个作品震动了整个艺术界。所有人都会想,这怎么能算作艺术呢?而这恰恰也是杜尚的用意所在:什么才算作艺术?这个小便池如果放在商店,那它就是具有实际用处的日用品,但如果把它摆在艺术厅,那它就失去了实用性,变成了一个艺术品。它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可对于人们的意义彻底改变了。

        所以《泉》的意义并不在于这件作品的本身,而在于杜尚这一系列的行为所引发的思考。

        从最初的绘画艺术演变至今,突然发觉艺术品本身的属性和价值也发生了改变。昂贵的名画的价值在于它自身,一旦被损坏就意味着失去了艺术价值。但假设《泉》这件作品被损坏,它反映出的艺术价值依然存在,因为它真正的价值在于带给人们的思考,而不是实物本身。

《泉》杜尚

        来到了超现实主义,佛洛依德《梦的解析》影响了非常多哲学家、艺术家们。此时的艺术创作已不满足于发泄和表达创作者的内心情感了。对于人内心世界,特别是潜意识的探索成为新的主题。

        超现实主义的画作总有一种让人惊奇和如同梦境的感觉。所谓超现实就是在真实世界里不可能存在的情景。当我们在做梦时,在潜意识中总会产生很多令我们自己都感到神奇的场面。回想一下,是不是有很多做梦的场景,是我们的大脑把现实世界里的事物重新拼凑组合,把不同的人和事混搭到同一个场景之中呢?

        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也一样,希望能通过画笔来描绘我们潜意识的世界,来探寻人内心的最深处。所以看不懂这些作品的形象无所谓,只要尝试着去感受超现实画作所带来的那种梦境一般的神奇感觉即可。

《内战的预兆》 达利。

        还有很多很多的现代艺术分支和出色的艺术家,在此就不一一记录了。

        最后我放上几张我在蓬皮杜艺术中心拍摄的现代作品,供大家茶余饭后欣赏。如果实在欣赏不了也没关系,因为我和大家一样,即使我尝试去学习和了解现代艺术,已经对部分作品有了那么一点点感觉后,再来看蓬皮杜中心里的东西,依然感觉无所适从,不知所云。就像当时艺术馆里某位路人和我擦肩而过时所说的:这都是些什么东西!

        或许,看不懂它们并不意味着我们普通大众的审美不够格。在我看来,艺术的形式多种多样,其核心已经变成艺术家用更创新的方式表达自我和启发人的思考,很多作品或许只有对于创作者本身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超脱了单纯追求美感和浅显的意义后,艺术家们尝试通过艺术创作来提出疑问和给予回答。

        了解创作者们的创作动机和背景环境,再尝试理解他们,引发思考,或许这才是现代艺术真正的意义所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古典绘画到现代艺术品 (我的博物馆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