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记忆
小时候,我其实是把元宵节和春节混在一块过的,长大了才知道有元宵节这一说法。
在元宵节里,最让我快乐的事情就是包汤圆和吃汤圆了。
我家的汤圆很有特色,除了有黑芝麻馅儿还有玫瑰馅儿和芽菜肉末馅儿。
作为小朋友的我,包得最多的就是黑芝麻馅儿的汤圆了。那个时候不像现在,汤圆都是速冻的,可以从超市直接买来吃。那时候的汤圆需要自己包。
我记得包汤圆的皮儿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买干汤圆粉加水,再揉搓成汤圆皮。另外一种就是湿的汤圆面。
我家用得最多的是湿汤圆面。把它买回来以后,奶奶就会把要吃的分出来,暂时不吃的放到冰箱里冷藏起来。奶奶把要吃的那一块汤圆面先掰成小块,再搓成长条,用刀把长条切成一小截一小截。把这一小截一小截的汤圆面搓成圆球后压扁,就做好了汤圆皮。
那黑芝麻馅儿是怎么准备的呢?黑芝麻馅儿市场上也有现成的卖,像砖一样一块一块的。不过我家的黑芝麻馅儿是奶奶亲自做的。奶奶先把黑芝麻和花生放到锅里炒香,再把它们都磨成碎碎,再在锅里加入糖和油融化搅拌,晾凉以后就成了黑芝麻馅儿了。
包汤圆的时候通常是奶奶和我两个人合作。奶奶准备汤圆皮,我就同时准备汤圆馅。我会把黑芝麻馅儿先切成一个个小方块,再把小方块搓成小圆球。这样包的时候就很快了。奶奶压出来一个汤圆皮,我就包一个汤圆。有时候包汤圆的会有2~3个人,我们包得很快。记得刚开始包汤圆的时候,我做得并不好,我的手心是凹陷进去的,所以搓出来的汤圆,像一个陀螺两头尖尖的。后来我掌握了搓汤圆的要领,就是手必须是平平的,这样搓出来汤圆各个地方受力是均匀的,它才能够成圆形呀。
玫瑰馅儿的汤圆我很少包,因为那个馅儿比较珍贵,通常都是奶奶自己动手。芽菜肉末馅儿的汤圆我也不怎么包,因为要把汤圆搓成椭圆形,那时的我还觉得有点为难。奶奶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她为了区分出咸的汤圆和甜的汤圆,她会把芽菜肉末的汤圆搓成椭圆形,玫瑰汤圆也是圆形,但是个头要小一些,而黑芝麻馅儿的汤圆是圆圆的大个子。我们家的汤圆因为馅多料足,很美味,不过四五个就会把人吃撑。
玫瑰馅儿的汤圆在我前面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今天就不赘述。我想说说我们家芽菜肉末馅儿的汤圆是怎么做的馅料。芽菜肉末馅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就是芽菜,而那个芽菜奶奶一定会买当时著名的宜宾芽菜。肉末初步炒好后,就把芽菜倒下去跟着肉末一起炒。快要起锅的时候,已经香飘十里了。这样的馅料包在里面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完全停不下来。
芽菜肉末的汤圆很少在水里面煮,大部分时候这些汤圆会被放到锅里面炸。所以最后端上桌的汤圆一般是呈两种样式,一种就是甜味的汤圆是用水煮的,而咸味的汤圆是用油炸的,吃起来都特别的香。黑芝麻馅儿的汤圆醇香浓厚,玫瑰花馅儿的汤圆芬芳四溢,而芽菜肉末馅儿的汤圆却是香脆可口。
还有一种汤圆也是广受大家欢迎的,这就是小小汤圆了。它是不需要包馅的,只需要把汤圆面搓成细长条,然后一个一个掐好放到锅里一煮就行了。小小汤圆好不好吃,关键就是这汤圆面了。如果汤圆面买得好,吃起来就非常的糯,非常的Q弹。小小汤圆起锅后,通常会放醪糟在里面,它就成为了醪糟汤圆。小小汤圆我也亲自做过好多次,尤其10岁过后,几乎每一次小小汤圆都是我来亲自下锅了。那一个个小小汤圆先滚到锅里,然后它们再次第俏皮地浮起来。那可爱的样子,像一个个小雪球。看着小小汤圆都浮起来,我就忍不住地笑了。看着大家吃着我煮的小小汤圆点头微笑,内心特别有成就感呀。
后来我才知道元宵节其实是有赏花灯的习俗的,不过我们家从来没有赏过花灯。我们家元宵节在干嘛呢?我们会经常打非常动脑筋的扑克。其中有一个就是现在小朋友也会经常玩的——算24点。我不太会算24点,但我姐姐和哥哥算得特别好,他们都是数学特别好的人。我通常会在旁边观战,看他们是怎么算的,学习他们的算法,这个过程也是颇为有趣。虽然没有赏花灯,但是家里的智力游戏也从来没有停过,也就当做赏花灯了吧。
我现在回忆起童年时候过春节、元宵节的美好情景,眼前浮现出的都是一家人其乐融融、共享天伦的美好画面呀。人的一生会走过很多段路,虽不求每一段路都那么平平顺顺,但如果在每一段路程里都能体会它美好的风景,人的一生也是无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