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最后一年》:诚实还原了1791年的莫扎特

普天之下,大概没人不知道莫扎特的。从不听音乐的,恐怕也不敢说自己从没有听过莫扎特的作品。那首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儿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所用曲调就来自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

1984年,好莱坞拍摄的电影《莫扎特》,全球公映。电影将莫扎特之死归咎于宫廷乐师萨列里,说这位宫廷乐师因为自己才才能不够,在妒忌心支使下,先是故意缩短莫扎特歌剧的上演周期,后又恶意删改莫扎特的作品。此电影一出,坊间关于萨列里种种阻挠都不能妨碍莫扎特作曲才华冠盖一时、只好下药慢慢毒死莫扎特的传说,甚嚣尘上。

那么,萨列里毒死莫扎特,是真还是假?

美国著名音乐学家、新闻记者H.C.罗宾斯·兰登在他的专著《莫扎特的最后一年》中,用大量与莫扎特和萨列里同时代的达官显要留下的长篇短章,以及用今天的标准医学推论莫扎特的死因后,得出的结论是,意大利人萨列里虽然非常妒忌天才莫扎特,也曾利用自己的职位试图阻碍莫扎特展示风采,但是,他从来没有存过毒死莫扎特之心。莫扎特的一生,是作曲才华熠熠生辉的一生,也是病魔纠缠不去的一生。扁桃体炎、鼻窦炎、风湿病、天花、肝炎、高血压等等在莫扎特的最后一年也就是1791年还不能被诊断的多种疾病,终于在莫扎特36岁那年趁莫扎特因赶写《安魂曲》《魔笛》等作品而极度疲劳时全面发作。是疾病,夺走了这位不世出天才年轻的生命。

贵为音乐学家,兰登先生为什么不选择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作为一本书的主角而是选择了莫扎特?还不是因为他是莫扎特的忠实乐迷!问题来了,既然是莫扎特的拥趸,莫扎特被萨列里毒死的传说又比莫扎特久病暴亡的事实更夺人眼球,兰登先生为什么要费心费力地廓清这一传说还莫扎特死因以真相?

在《莫扎特的最后一年》中,兰登先生还还原了《安魂曲》诞生过程的真相。

莫扎特的《安魂曲》,被认为是相同题材作品中最伤感、最催人泪下,听来最令人撕心裂肺的一部作品。相比那些没有歌词的器乐作品,我们可以依据歌词去理解莫扎特的《安魂曲》。然而,作为弥撒曲的一个分支,每一位作曲家的《安魂曲》的唱词,基本相同。既然如此,莫扎特《安魂曲》怎么就会让人觉得特别悲痛欲绝呢?恐怕与那个传说有关。

传说说道,贫病中的莫扎特正在为一家人的生机拼命写作,某一天,一位衣冠楚楚的绅士敲开莫扎特家的门,许以高额的报酬委托莫扎特为人写一部《安魂曲》,急需用钱的莫扎特应承下了这个邀约。等到绅士按照约定的时间前来想要取走《安魂曲》时,莫扎特却交不出作品。善解人意的绅士又给了莫扎特一段时间,二度来取《安魂曲》时,莫扎特还是没办法让他满意而归。按理,绅士应该大光其火才对,可他没有,又一次极有礼貌地告别了莫扎特。不久莫扎特手握未及完成的《安魂曲》撒手人寰,让人疑惑的是,委托人再也没有出现。有人附会这个传说,说那位绅士哪里是凡人,分明是天上来客!他两次登门拜访,真实用意是告诉莫扎特,死期已近,给自己写一部《安魂曲》吧。

一个天妒英才的故事。这段轶事将莫扎特的天赋写到了极致,莫扎特的乐迷应该守护这段轶事才是,兰登先生这个莫扎特的忠实粉丝却还原了莫扎特谱写《安魂曲》的真实状况,为什么?

除了学生苏斯迈尔在老师死后表现得不那么地道外,萨列里没有对莫扎特做出过分之举,太太康斯坦策也不像传说中的那么不堪,什么为了奢靡的生活逼迫丈夫日夜兼程地工作。生活在一群正常人中间的莫扎特,就是一个音乐才华突出的普通人,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天上那条叫做作曲家的长河里最闪亮的一颗星星,是因为他在短暂的生命里将天赋其才用到了极致,从而英年早逝。

我欣赏H.C.罗宾斯·兰登的诚实。他的诚实,非但没有遮蔽掉莫扎特身上的圣光,还告诉我们,成为了不起的作曲家,莫扎特的付出是什么。而这本书的写作方法,也在示范我们读者:要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论证过程中怎么收集和运用论据,才是规范的。


�H�k���

你可能感兴趣的:(《莫扎特的最后一年》:诚实还原了1791年的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