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需要网格?
从我谈起,
设计对于来说,一定是实用和有意义的。但现状是市面上的大多数是花拳绣腿而已,原因是:1、过于主观;2、注重表现而忽略功能。因此其实是形式大于功能的。这种思维的设计已经是欧洲一百年前的设计思维了,因此毫无疑问我们是落后的。
跟欧洲一百年前相比,只不过我们拥有了更好的技术,让我们更容易实现我们心中的想法。但是包豪斯开始,设计就进入了一个理性的阶段,就像欧洲从愚昧的时代到文明时代是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一样,设计也有这样的一个转折点,但是在国内设计中,这种理性仍未获得普及,设计师的设计思路仍停留在欧洲一百年之前。
可以从设计史看出,一百年欧洲的设计是一种装饰作用,只是把一个物品做出来添加装饰而已,从洛可可到art deco都是一种装饰的进步,对于物品本身的功能优化和实用目的来说对于设计师来说不是考虑的重点,装饰才是。可以看出大家追求的是一些肤浅和外在的东西,对位物的内在来说缺乏了深度的思考,跟今天国内的现象一样,大家会被各种现象吸引,对于事物内在的功能和意义缺乏了鉴赏和理解的能力。以车来说外行的人只会看车的炫酷的外表,缺乏了对车本身的功能或性能的认识,所以买车的时候往往被车的外形(形式)忽悠——不是说外在不重要,是缺少实用功能的外在本质上一种欺骗。
后来,设计在包豪斯开始,设计的着重点由形式转向了功能,达到功能目的是设计的首要目的。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的国内的平面设计达到了目的了吗?从达到目的再到减少主义是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去除一切设计上不必要的东西,是对设计上实用目的的强化,设计的理性进一步加强,以平面设计来说,网格系统设计就是平面设计达到理性的一个巅峰高度,因此网格系统设计在当今全世界都被广泛运用。想要达到理性状态的设计并非仅天马行空,更不是像艺术家般纯粹自我表达,达到理性的平面的设计需要逻辑思考,而不仅仅是掌握软件技能就能达到的。然而这方面,国内大都数设计师做到了吗?
2、网格的发展
网格系统设计不是一开始就有一个标准的公式的,是经历过几个的阶段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相对成熟的网格设计系统的,现在的网格系统设计都是有一个标准的网格设计方法,元素的简化,模数与倍数的关系。然而这些观念是如何得来的呢?首先从绘画说起,从写实到抽象(构成主义)再到减少(至上主义),然后融合了数学的倍率关系使画面保持秩序(风格派),绘画思想的演变对平面设计由关注装饰到关注功能提供了思路。平面设计面对的问题是需要达到它本身的功能,因此绘画的思路就解决了平面设计的部分需求,即:1、设计需要精确的传达,抽象元素具有像符号一样的精确表达的功能;2、秩序有利于加强人们对内容本身的认知有序。
3、如何做网格设计?
根据平面设计的历史和《《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我总结了以下几大设计原则,设计中需要不断对比设计是否满足以下几点原则:
一、一致性原则。保持版面或同系列中层级运用的字体、字号、行距、间距;网格;图片风格;版心;各个层级的颜色保持一致。
二、元素独立原则。做设计之前明确和定义文字中的好标题、副标题、正文、附注、页码;图片中的图片、表格等,使它们各自独立不能混淆,否则就无法形成元素之间的一致性原则。
三、可读性原则,确保元素的可读、易读,否则即使满足元素独立原则和一致性原则也没有意义,就像字号如果不考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字号设置过小,就不可读或者易读。
四、最少化原则。能用一句话表达清楚的话语就不要用两句话,能用一种字体表现就不要增加两种,能用一种颜色不要使用两种颜色。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因为过度会形成混淆不能精准,过多会造成传播低效。
五、均衡原则,均衡指的是画面间避免独立元素形成头重脚轻,形式上的意义居多,功能上的意义是什么我未研究清楚,欢迎大家说出你的看法。
六、秩序原则,如字体设置中的模数和倍率的关系,使画面形成层次,读者分辨次重点形成有序的阅读状态。
七、标准化原则,根据以上六条原则,形成标准,开始标准化生产文字、图片、平面视觉元素
带着以上的原则,
1、开始设置网格,就像建楼先要建立地基一样,网格的设置顺序是:版心——分栏——网格
2、接着设置字号,就像建筑中的瓷片,需要在工厂确定好尺寸大小,带到施工现场铺设。字号需要根据栏宽、可读性进行设置。
3确定字的位置,依据是对比、重复、对齐、亲密的原则(《写给设计师的书》,减少负空间(《网格系统》),心理感觉、强调程度(《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等。
4、确定图片和表格等元素
最后的话:
把前人测试成熟的成果直接学术运用比重复造轮子更明智。
参考书目:
《现代设计史》
《写给设计师的书》
《网格系统》
《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