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化的“入乡随俗”的哲学意识

当今社会进入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极度丰富的时代。

人们在基本的物质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之后,对文化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又有了新的追求。

信仰信念面临着不同利益的纠结交汇、不同观念的激荡交锋、不同声音的聒噪喧嚣。不同阶层和不同教义、教规形成的不同信仰观念,在不同肤色和种族的人之间相互交流中,建构的社会文化群体所形成的所谓共融环境,无疑是一种大杂烩,也更应该被认为是不同思潮的博弈,不同的文化形态重构。在这种融合过程中,还衍生出了许多新的文明要素,包括政府、法律、经济、人文以及新的宗教形态、新的祭祀仪式等。它们以拼凑的方式,消解传统,重构新的、重叠的、甚至有些混乱的新的社会关系。这些新型社会关系背后潜藏的文化现象的复兴,并不是照搬传统,而是结合当今社会对传统进行新的加工,去粗取精,是对传统的一种新发展。因此,在当代人类生存出现的政治、经济、危机面前,这些文化的重构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科技的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已成为一种大趋势。正如英国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中所说:“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生物的需要,都已转化为文化的需要。”而这也意味着,即使文化多样性不能带来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平等,但其价值仍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一般来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既是社会创造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简单理解,文化实际上是对一群人、一代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方式、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命类型的审视和回望。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三个基本要素:自然观念、社会观念和生存观念。德国思想家赫尔德在其名著《人类历史哲学概要》中对文化进行了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文化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二是它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华;三是作为区域文化的文化,它总是与其他地区的文化有所区别。这就更加清楚了,文化是否有价值不在于它来自何方,而在于它是否适合当下的历史条件,是否是一种现代化的文化。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中国传统文化,其实现的程度也各不相同,这就是文化“多元的普遍性”。我们在现代复杂的社会结构中,必然要求各种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而这些文化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就形成了多元文化,也就是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了多元文化。而多元文化群体的存在,是为了让人们在保持各自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平等相待,交流沟通,增进理解,和谐共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如何才能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使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化得到充分的表达。

首先要理清中国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多元文化的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认为不同文化之间应该平等相处,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比其他文化优越,不能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保护文化多样性并不意味着要实现文化之间的平等,而应该要求人们不要对所有的文化都采取单一的评判标准。在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既要使各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又要扬长避短,在世界多元文化的广泛参照中,把先进的东西“请进来”。

第二,不能盲目的排斥西方文化,夸耀自己的文化。不能简单粗暴地排斥和贬低西方文化,更不能完全否定西方文化,而是要考虑两种文化的结合。言为之意就是,学习西方文化,我们不能光点头,也不能光反对,而是要吸收、利用和超越西方文化,以形成自己更高水平的民族文化。当今社会中,在文化中体现出的最大的“不文明”,就是无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把自己的文化和文化强加在一起,迫使一方无条件接受,炫耀自己的优越感。我们要警惕把自己的文化说成是“普世价值”,把别人的文化说成是一种落后的习俗,然后把自己的文化转嫁给别人。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教条主义态度,不仅不利于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会给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带来很大的危害,也会为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制造障碍和阻力。

第三,中华民族不应该无条件接受西方文化,抛弃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西文化虽然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不同,但都是充分发展和高度发展的文化,可以说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共有的、共享的、共传的文化。中华民族要继续前进,就必须根据时代条件,继承和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特别是包含其中的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土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所在。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面对这样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吸取什么、提倡什么、弘扬什么、发展什么,决定着中国现代文化的未来走向。当然,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对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都是如此。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文化意识,正确看待西方文化,净化外来的“水”,把它变成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水”,以滋养我们飞速发展的社会化进程,以此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第四,在批判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外来的有益文化,实现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中国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孕育、积累、沉淀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包括黄河文化、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闽南文化等。只有在与外来文化的广泛交流和比较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对自己的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自觉;只有广泛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才能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牢固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就必须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从而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创新与融合。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要力求把外来文化中的优秀内容纳入本民族文化体系,同时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的文化和其他文化。在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时,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盲目崇外,而是要根据本国的国情,认真地、历史地、科学地分析、择善从之。中国文化在借鉴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自己的主体文化作为坐标和参照系,牢牢把握其核心和精髓。要将外来文化真正实现中国化,就必须立足中国实践,吸取西方先进经验,融入中国文化理念,不断创新突破,使西方理论体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合理地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现代化、中国化,使其文化的精髓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实现相融相通,以此来充分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竞争力。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的今天,需要新的文化来充分体现新时代的特征。我们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中华文化放在世界文明的大格局中,把握和审视中华文化,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面对多元化的文化思潮,我们应发挥古老的中华文化智慧,总结建国以来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化建设经验,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资源,以现代文明元素为驱动,大力推进文化整合、文化创新。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守”和“变”、“中”和“外”的关系,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新时代的新趋势,是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文化融合发展需要对先进外来文化理念兼容并蓄,激发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创新力,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自身竞争力。在保持传统文化固有历史血脉的基础上,广泛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打造开放、包容、互通、共赢的文化合作模式。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和互通性、全球性,应当才是“入乡随俗”的文化,才可以使中华文化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能够在独立自主的轨道上实现自我革新和发展,而不会沦为其他文化的附庸。当然,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能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这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交融甚至交锋。超越西方文化霸权,必须坚持多元文化主体,即承认每一种文化都具有独特性和主体性,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在全球化时代,我们要格外注意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尽量减少文化误读,更要积极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新时代构建起来的文化自信融为一体,在文化上与西方文化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共同弘扬和发展的基础上,共同构筑全人类共有共享的精神文化家园,创造出“全人类瑰丽的新文化”。这种文化的重新建构,应当是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经济、科技、思想等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大趋势。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文化的“入乡随俗”的哲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