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生命能有怎样的思考

图片发自App


——《永久的生命》《植树的牧羊人》教后记

接到夏老师邀请送教的信息,我很畏惧,虽然以前也参加过送教,也多次上过公开课,但这次是和夏老师一同前往,如此直接地暴露自己的问题,难免心里觉得不太踏实。后一琢磨,有他在,正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耳提面命之下,对自我成长是一次难得机会,刚好也可以顺便了解一下这一地区的教师及教学情况。于是经单位同意后,便欣然前往。

上什么课呢?我翻阅七年级上册的教材,决定选一个有难度有挑战的课文——《植树的牧羊人》,这是一篇新入选的课文,长达3000字。这一篇的教学难点无疑在于长文短教,如何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梳理关键信息,理清文章脉络,最终形成对人物的评价,关注人物的精神品质,最终至情感目标的达成。正当我有了基本的思路时,夏老师告诉我,再选一篇八年级的课文吧。于是,我拿起教材,依旧选择了一篇新课文,较为有深度的《永久的生命》。虽然这篇课文在去年的一次比赛课中有老师上过,但我印象不深,对其中的一些词句理解上仍然存疑,现在要学习这一篇,正好是一个研读和深入思考的机会。

在我做出基本的设计之后,和玉桂老师交流后,她和工作室的老师给了我大力的支持,尤其是对学情的关注,难易的把握等,给了我很多启示。于是,我进行了大刀阔斧地修改,带着这样的思路,我来到了喀什。

图片发自App


在和夏老师的讨论中,他建议我上课的设计和他的培训方向最好一致,即课要基于学情的研判而设计,这里学生的汉语水平不高,课堂教学要以字词作为基础,课堂上要设置切行有效的语文学习活动,不要过深地挖掘文本的含义等。于是,我根据这样的学情实际进行调整,尤其是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大气力,争取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学有所获,而不只是一节展示课。

早上第一节,八年级上册的《永久的生命》,在疏附县第三中学的录播教室拉开帷幕。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环节,除了本课新出现的词语之外,我还选择了部分形近字,引发学生的回忆,从而达到知识的前后勾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是自读课文,我决定仍然尊重课型要求,以引导学生学会自读为基础来展开,要求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结合批注,根据你的理解继续补写批注:可以写自己的感悟,也可以写自己的疑问。”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基于对学情的考虑,因为如果按照先前的设计,直接让学生做批注进行交流,而不进行示范的话,很可能学生是一头雾水。事实证明,我的这个设计是有效的。学生很快准确把握了第一段的含义,也分享了批注。

图片发自App


我趁机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个语文学习活动,句式仿写,“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这里将抽象的“生命”与具体的“衬衣”作比,在表达什么?如果我们选择一个具体的事物来作比,你会选择什么呢?这个是反向作比,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以“个人生命不像……”“个人生命像……”为开头,写一个句子。学生有的选择“玻璃”有的选择“鞋子”等,照猫画虎,至少这个活动引发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他能认识到个体生命的有限和短暂。最后,我也进行了自己的仿写展示,不过出示的时机并未把握好,如果是示范和引导,最佳的时机应当是在学生写作之前,而不是完成之后。

在这个基础上,我将时间交给学生,既然有了第一段的示范,大家“自读课文2-5段,结合批注的问题,做1-2个批注:可以写对自己喜欢句子的感悟,也可以是自己的疑问。然后与大家分享。”在第二段中的批注分析的过程中,怎样理解“生命自身”的不朽。作者选择了“小草”和“小牛犊”这两个事物,但这时,孩子们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小草在“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他们认为小草秋天枯萎了,但春天又复活了。我追问他们,小草到底死了没有?“没有”。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难道小草不死吗?我于是引导他们看本段中其他的句子,看能否获得启示,有学生找到了“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那么,一棵小草可以活这么久吗?这里的小草和小牛犊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呢?它们是一根小草,一头牛犊吗?“永远的小牛犊,永远的金黄色茸毛,”孩子们的思路逐渐打开了,有学生提到小草虽然一棵死了,还有其他的生长,继承;小牛犊可能长大了,离开了,又有新的出现。作为整体的生命,他们是不朽的,相对而言,第一段中的则是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于是一二段的难点就突破了。

进入第三段的批注就简单多了,“分开来”“合起来”分别指什么?与第一二段形成对应关系,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了。我问到,那么, 这一段中有没有疑问呢?有学生问到“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中的“它”指什么?我认为这个问题就是语文最根本的问题,非常有价值,于是我抓住前一句,放在一起让学生思考,“它仿佛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也许只是暂时地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便又离开前去了,但它是永远存在的。”这里的“它”又指什么呢?学生回答是“生命”,这里永远存在的生命具体指什么,是第一段的个体生命吗?不是,是第二段中提出的整体的生命,是生命中留下来的那些精神、文化、思想等,那是一代代传承下来,永远不朽的。

到了这里,文章的中心已经呼之欲出了,于是“通过阅读和分享,你从文中读出作者对生命有怎样的认识?”这个认识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即文章最后一段:“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凋谢是什么?不朽是什么?生命的奇迹的问题对学生而言,已经非常清晰了。

图片发自App


于是,我引入一段文字,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学生在阅读这段文中时,既复习了旧的课文,也引发了新的思考,他们认为,这些花和人都虽然个体会遇到困难,会消逝,但整体上却是生生不息的。于是,我顺势问告诉他们,文章写于1942年,大家想想那个时期,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去赞美“永久的生命”呢?能不能从文章中找出类似的句子来,学生立刻找到了,“那些暴君们能够杀害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联系基本的历史知识,他们知道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中国人的屠杀等史实,作为个体在整体中化文化的传承中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了。最后,花了一分钟点了哲理散文的写作手法,简要总结课文。通过上课我发现,虽然这些孩子的基础不是太好,但对课文的理解,对生命的认知,依然能达到准确的把握。一节课上完,很欣慰。

夏老师说,一节好课,第一要真实,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二要扎实,让学生切实学有所获。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对生命能有怎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