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二)

二、活动与体验:学生的学习机制

活动与体验式深度学习的核心特征,回答的是深度学习的运行机制问题。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就得有“活动”的机会,有“亲身经历”用自己的身体、头脑、心灵去摸拟地、简约地经历,知识的发现、形成、发展的过程的机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成为活动主体,具有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成为称职的文化继承者,成为一个具体而丰富的人。

学生的学习具有高起点性,学生学习是直接学习某一内容的最高成就。从人类认识的“终点”开始,不必从头开始探索,也不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获得认识。如此教学就走上一条捷径,快速但并不轻松。

因为学生认识的直接对象并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进行描述的符号及符号系统;准确的说是通过符号及符号系统去认识客观事物。学生的认识对象是多重的,人类认识成果的发现及发明过程本身也是学生的认识对象。学生不仅要学习符号,还要在符号及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既要了解符号表达的逻辑,还要通过符号去了解客观事物及其内部联系,既要认识符号及其表达意义,又要掌握人类发现知识以及用符号表达发现的过程。这便带来学生学习的巨大困难。

深度学习则正是要使教学内容及关于内容的学习成为学生发展的养分与手段。学生的学习要在老师的带领下主动活动,通过听讲实验探索的方式去弄清这些文字,却蕴含的原理,即学生要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把文字结论及其蕴含的意义变成自己的认识对象,变成自己成长的养分,变成自己成长的过程。

而学生的主体活动并不是自发的,而是依赖老师的引导以及教师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过程与方式的精心的设计的。学生主动活动的过程也是其全身心的体验知识的丰富复杂内涵与意义的过程,也是将生发丰富的内心体验,提升个人经验与精神境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学习“硬知识”之外,体会到更深刻、更复杂的情感以及学科思想方法。例如,学生只有进入知识发现,发展的过程才能感同身受,体会到日心说,发现者强烈的思想情感,体会到,所学内容在学科发展及人类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价值,也才能体会到这些内容对于个人精神成长的意义。

在深度学习中,教学不再是人们所讽刺的,颈部以上的冷冰冰的理智活动,而是理智与情感共存的,鲜活的,有温度的活动。正如谢冕所说,“有趣的是这种有具体的诗句引发的情思,其具体性可以因欣赏者的不同际遇而各不相同。它既有稳定性,又有随意性。……但那浮动在落月漁火的微茫中的一缕清愁,则是相同的”“这个世界最大的特点就是读者往往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往往把自己内心的主观世界融进视的客观世界中去。”

(三)本质与变式: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加工。

“本质与变式”回答的是如何处理学习内容才能够把握知识本质,从而实现知识迁移的问题。也就是说,发生深度学习的学生,能够抓住教学内容的本质属性、全面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够有本质推出若干变式。

把握事物的本质是以简驭繁、削枝强干的前提,更是建构知识结构的前提。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便能于万千事实中把握根本,由博返约,头脑清明;把握了事物的本质,才能认识本质的多样表现,各种变化才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本质是教师的重要工作。瑞典学者马飞龙指出:“我们发现,学习结果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组织有比较大的关系,最关键的是教师对教学中相同点与不同点变与不变的内容的呈现和处理。”为了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质,教师在教学中提供学习内容的标准正例之外,还必须设计和提供丰富而具有典型意义的非标准正例,甚至反例。反例的提供必须在学生很好的理解了正例之后,以免造成思想混乱。例如,为使学生把握“角”的本质,不仅要提供“锐角”(标准正例),还要提供零度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非标准正例),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角”的本质含义,避免形成“角是尖尖的”,这种片面认识。

通过恰当而典型的例子,来呈现教学内容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这样的例子是教师根据知识的关键属性与学生经验及认识水平进行配比后,对知识进行重组、加工的具体案例,它既典型的体现知识的关键特点,也内含着学生对之进行再加工的思考与操作方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