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升学、实习||如果不出发,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

图片来源:堆糖网

1.

下午上课时,讨论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的理论主张。

在其理论视域中,他提出“意萨司”与“利萨司”两种意识形态观,并认为这两种意识形态观共存于西方社会,作为一种统治的手段。

“意萨司”代表一种软性的统治手段,比如教育的、艺术的、法律的、宗教的、心理的、传媒的等等方面,以一种软性的、柔和的方式被施加于

民众身上,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禁锢策略。相反,”利萨司“代表一种硬性的、刚硬的统治手段,比如监狱、警察、法庭等,是一种强制性的统治策略。

阿尔都塞认为,西方社会的民众日益被资产阶级”意萨司”的统治策略所软化,意识不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巨大的、由种种权利机构编制的意识形态牢笼里。

针对阿尔都塞的两个理论视点,课上有一位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人们生活在这样的大社会环境下,如何才能挣脱这种束缚,进行自我启蒙,产生真正自我的意识形态观。

在讨论当中,老师提出了一个词:经验域。即一个人要想有所自我启蒙,逃脱正在被建构的世界,必须扩大自己的经验视野。

这有两个方面的路径,有些人可能是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有些人是读书,广泛博览各种哲人的思想,以达到自我启蒙的目的。

2.

我没有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发言,只是坐在座位上随着每个人的发言去不断地联系自己生活中实际遇到的情况,以及身边的一些人与事。

突然觉得,好像自己从19岁离家到大城市上学,一直到现在六年,整个就是一个自我启蒙的过程。

这个过程确确实实离不开两个方面,一是深刻的生活阅历;一是广泛的阅读。

而在这当中,对照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以及身边人或好或坏的生活变化,我发现,其实每个人身上很多的问题、苦恼,80%都源于上面提到的“经验域”的局限。

长期困囿于单一的生活环境,熟知的人与物、一以贯之的工作环境、固定不变的人际交往。一旦面临不顺的遭遇,就极其容易陷入困顿的沼泽,无法摆脱当下的处境。

殊不知,有时候,只要自己敢于走出去一步,接触不一样的人群,吸收不一样的思想,经历不一样的生活,就会找到那种豁然开朗的缺口。

就好像,当你觉得作为学生读书累时,就去亲历一下生活的苦。当你觉得工作很苦时,就去想想生活着的幸运。

当你把自己的视野放长远了,才会对当下的问题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当下,不过是千千万万个日子的一个部分,也许没那么美好,但至少也没那么糟糕。

很多时候,我们想不通呀,执拗呀,觉得好像天都要塌下来了,认为自己不可能迈过去了,不过是太限于自己短暂的当下时光,以及有限的经验域。

3.

其实,这也是今天我想要和大家聊的两个话题:“读书”和“实习”,这也是最近微信公众号后台私信的问题。

关于读书,我想说,作为19—25岁之间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在校大学生,而这当中的一些人对于读书可能是有误解的。

这主要有两大方面的误解,一是认为只要在校上学就是读书,二是认为只要看了几本或者一些书,就是在读书(这好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首先,就第一方面我想说的是,在校时光,其实非常短暂,且平心而论,很多学生在校读书的时间是极其稀缺的。

帮老师处理事情、参加校园活动、恋爱、娱乐等等,这些就占据了校园生活大部分光阴,剩下的,上课、考试、完成作业。

这样一想,留给作为学生的我们真正深度阅读看书的时间,是非常稀少的。

其次,作为学生,读书永远是在质,不在量。(但这并不是说,量不重要。)

就比如,我认为,读书很大方面的作用是帮助人养成一种批判性思维,能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分不清是与非。

如果这些做不到,拿到再高的文凭,对于一个人的一生而言,都是徒然且可悲的。

因为最终,那些人只能凭借一纸张的文凭,成为某某单位的获得荣誉称号的一个数字指标而已。

4.

写到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最近发生的一件事。

一天晚上,班上一位有干部头衔的同学私下打电话给我,说有老师说,同学们对各任课老师的教学评分都太低了,希望私下里告诉大家一声,再次评价时,分数打高一点。

这位同学的意思是,希望我私下里告诉我们专业的同学,提前打声招呼。

碍于我们平时相处得不错,我没有直接,而是婉言拒绝了他,表示自己不会传达他的意思。

他如果实在需要,可以找其他人传达。

后来,平时好几次遇见这位同学,我发现,他好像都躲着我。

不知道是因为这件事,还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些欠妥。

我想说的是,在生活中,我们也许碍于各种原因,被迫做出很多无奈之举,但你在心中要时刻有一把标尺,懂得明与暗,是与非。

不要做出,日后有一天回过头来,连自己都鄙视自己的事。

5.

第二个方面,关于读书的质量。

现在知识消费时代,太多的风潮把读书推向一个黄金风口,直接地,或变相地,告诉人们,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好像听起来没有什么可反对之处。

可问题在于,这导致的风气就是,一个人只要读了几本书,或者一些书,就觉得自己读书了。

而在我看来,读书一是,要有目的读。比如与从事的领域相关的专业书籍,感兴趣的书籍、热爱的书籍等等都可以。

二是,一定要经历由浅层到深层的阅读历练。这也是读研期间,特别是最近一年感受最深刻的一点。

你可以一开始泛泛的阅读,再慢慢要求自己加深对书籍的理解深度。

比如,我现在的课程训练以及读书汇报,基本上都是深度阅读。前两个星期,光是解读一篇文章,我就贴近这篇文章,读了另外十几本书籍,做了三

十页的读书笔记,又在课上做了一个半小时的汇报讲解。

这是我现在深度解读专业内的一篇文章所下的功夫与力度。

三是,学会读经典书籍。这里我深有体会的一点是,阅读、细读、深度一本经典书籍,抵得上泛泛阅读十本书籍。当然,你对经典书籍的理解深度,一定是建立在刚刚前面分享的两个层面上的。

我们上学期,导师带专业六个同学一学期只读了一本书,每个章节每个星期都有特定同学做专题汇报,导师再进行点评。

这样一学期下来,我发现,对一本经典书籍I的阅读,打通了我以前阅读的书籍之间脉路,让我在某种程度上,对专业理论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越是读书甚嚣的时代,越是知识泛滥的当下,越要去斟酌、思考、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

6.

关于实习,我也挺有感触的。

我专科第三年实习,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型的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

这份工作我只做了三个月不到的时间。

保底工资2500元,全勤奖金300元,包一顿午饭。

我记得,那时候我真的会为拿那300元的全勤奖,而不敢松懈一天。

工作很清闲,清闲到让我怀疑以后的发展前景。

那段时间,对生活的焦虑,对未来的无所适从,对当下的不满,让我经常在下班后,在回学校地铁站里,对着过去的一辆辆地铁发呆,看见玻璃窗里映射的,那个眼神无光的,极度憔悴的自己。

我还喜欢晚上坐在学校八号门的公交站台的凳子上,看来来往往的车辆、闪烁不止的红绿灯,相伴相行的学生;偶然会冒出一种干脆撞上一辆车的想法。

现在想想,那可能就是我真正开始沉下心来,反思自己人生的一个重要转口。

辞职之后,我也因为生计做了一些兼职。一直到现在,寒暑假的时光,我也会选择走出校门,去为自己挣些生活费。

但又与之前有了很多很多个不同。这些不同,让我无论对当下暂时因为生计而选择的兼职,还是在校时光,都倍加珍惜与懂得。

7.

在这一系列的经历中,我想分享的是,作为19-25岁之间的我们,一定要有一种自我觉醒的意识,以及敢于走出现状的勇气,不管那多么辛苦与不易。

其次,年龄越长一岁,越要明晰自己走的每一步目的是什么,终点在哪里。

再者,对当下一无所知,一片迷茫时,不妨做好两件事,一是专注地做好当下可以做的事,不管多么微小;二是先学会谋生,努力养活自己,再去一步步规划心中的光与梦。不要因为暂时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不喜欢,而削弱自己谋生的能力。

要记得,当下越是种种不如意,你就更应该追求更强大的谋生实力,去为自己的生活撑起一片天与地,才会有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有做出自由的选择的余地。

喜欢的事,梦想的生活,期待中的工作,可以延迟,但不可以放弃;而实现与否,全在于当下一念之间的思考与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升学、实习||如果不出发,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