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3组4号康海华

一个缺少尝试、不犯错误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非意味着这个孩子未来活得更正确、更好。也许恰恰相反,由于没有童年探索的铺垫,他的认知基础反而很薄,在未来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费更多的力气去辨识世界、适应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无趣和谨小慎微中,甚至是自暴自弃的堕落中。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①如果家长急于以一种成人世界的思维和标准来限制、规范孩子,很容易压抑孩子的正面激情,使他们的自由意志和创造力停止生长,乃至萎缩;压抑感还容易刺激出负面情绪,让孩子出现逆反或是自我封闭症状。有的家庭,甚至孩子把沙发巾弄皱了都要造到训斥。一个表面上纤尘不染井井有条的家,维护它的代价是孩子失去了自在和放松的生活。

作为家长,妈妈,一路走来,感触太多了,虽然我一直想做个好妈妈,由于自身的人格缺陷与知识储备不足,所以走了太多弯路,但是也庆幸,我在发现问题时,有很强的自我救赎与求生的意识,救自己,救孩子,于是一路上,我利用自己能够得着的范围,向有经验的专家,研究者学习,看节目,看心理相关书籍,看公众号文章,参加培训,由最初的为孩子寻求帮助,后来发现最需要帮助的是我自己,最需要改变的是我自己,学习,改变,完善自我,让自己变得成熟,人格完善了,才可以教育好孩子,同时,还发现与丈夫的关系需要改善,亲密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教育成长。值得庆幸的是,这一路走来,我自己成长了,改变了,亲密关系,亲子关系都得到了改善,作为妈妈,我还在学习的路上,希望与孩子共同成长!几乎所有人在培养孩子的目标方面都是一致的,但在方法上却大相径庭。有太多的家长或老师表现出行为与目标的分裂 ,这些分裂表现为一边赞美着创造力,一边刻意培养谨小慎微的人,一边欣赏着宽容,一边对孩子苛求挑剔,一边呼吁着要尊重孩子,一边执行棍棒或者羞辱教育。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读了这本最美的教育,最简单的前三章,有很多感受,感受如下。

1.家长父母不是天生就可以做好父母的,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需要学习。比如我们常见的家长的教养模式有:如。研习上一本,也就是家长的父母的教养模式,就是自己的父母怎么教育自己的自己就怎么去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显然呢,跟不上时代,不能与时俱进,不能符合当下的这个孩子的教育成长需求。还有的方式就是学习并没有深入学习,一知半解,就叫照着书本去教养孩子。会发生左右摇摆,今天是这么说,明天可能又回到原来的状态,又那么去管。嗯,这将不仅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而且让孩子呢嗯会一头雾水,不知道父母哪天哪句话说的是对的。

所以我觉得作为家长需要认真的学习,如何做合格的父母,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仅仅是学习如何做父母,如何教养孩子,更要提升自个的人格和发展。因为我们说人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是需要终身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够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能够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才能更好的在时代背景下教养孩子。通过学习将学习的内容理解融合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体系,再通过言传身教的形式来感染教育孩子。

2.作为父母家长在学习怎么教育孩子之后,会对家长的教养孩子有一定帮助,但是仍然会出现摇摆,你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不断的学习实践,纠错,与孩子共同成长。日本有位校长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是的,因为孩子的天真童真无邪,往往他们的认识,想法和看法使是父母们看不到想不到的,所以不是父母去教育孩子,而不是父母站在孩子之上,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是向孩子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

3.作为家长父母,应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家长在言传身教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少说,少教多听多看,这样让家长让我们做父母的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而不是以我们家长想的去推测孩子的想法。当我们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时,孩子也愿意走进我们。生活中最大的敌人不是任何具体的对手 ,是虚荣和恐惧,在本已险象环生的人生中,虚荣是自残行为,放下虚荣就能减少身体内在的消耗,节约生命成本。儿童是脆弱的,成长只需要鼓励,不需要惩罚,一切严厉的对待都隐藏着某种伤害。父母不仅应该放下手中的棍棒,更要放下心中的棍棒,心中无棍棒是件比手中无棍棒更重要的事。宽容而饱含真诚的教育,总是最美、最动人的,对孩子也最有影响力所谓“严厉教育”,指以打骂、惩罚和羞辱为主要手段,对未成年人进行强制性改造的一种行为。虽然目标指向是好的,希望孩子做得更好.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如果家庭制度从一开始就得到合理的发展,处罚就不再需要了。在良好的家庭里,永远不会有处罚的情形,这就是最正确的家庭教育道路。

我和孩子交往中也有小冲动,但我从不在孩子面前纵容自己的情绪,经常是自己先退一步,想想在哪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后感3组4号康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