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0日至2018年元月1日,在宜昌参加了钟木荣老师的巴林特小组学习。
12月29日,我乘火车再次来到宜昌,感觉大街小巷并不陌生,当我来到指定的丽橙智酒店时,在酒店一楼大厅里,见到了主办方覃老师一行四人。当李领导看到我时,很直拔地告诫我:“没人跟你拼房,你自己到外面去找房子”。因为我的到来,出乎他的意料。我很有礼貌地与他们打过招呼后,提议先见见我们的老乡同修再说。经过一番折腾,我看到了现状。我到前台自己开了一间房,住下了,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难得地享受!
12月30日9点左右,学习开始了。主办方覃老师作了简单介绍后,钟老师开始了巴林特小组在客体关系视野下的学习心理辅导。说实在的,我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缘。本人第二次参加学习了。第一次是在中部六省的年会工作坊里,学习中途中断了。但是那次有一个激烈的画面(母女俩,女儿最后扇了母亲一耳光),有各种争议。有人认为母亲找女儿讨爱,角色变了;有人认为,这是游戏,女儿怎么做,母亲都能接受,因为孩子是母亲心中的完美;有人认为,孩子思想单纯,没有复杂,只是童心再现……由于现场一片混乱,中途就停下来了。但是在那个现场,我收获了客体关系视野下的学习心理辅导收获。后来,我还向同修们介绍这次学习的内容很好。钟老师的理论很结地气,处理现实中的问题很好很方便。于是就有了我与荆门老乡同修的第二次学习。
在现场的学习中,钟老师的一句哲理名言:①我对了,但是我错了。人往往是拿着对的大旗打别人。点醒了我们在坐的好多学员。让我们在场的学员在重复这句话中看到了自己,平衡了你我他。
钟老师还有一些至理名言:②能体验别人内心的人,是很幸福的人。宗教是为防御痛苦的。防御背后的面纱是要揭开的。防御问题导致向问题方向发展,反向形成。你必须体会得到痛苦,并能处理好它,才能体会得到幸福。如果你能体会到别人的痛苦,并且帮助他,就更体会幸福。并且还玩了一个数字游戏:7105——想结婚; 7800——渴望被人疼爱 8561——已有人疼爱 7906——对爱犹豫不决 8683——对爱的人很体贴 8005——渴望找个小情人 这是美国《时代周刊》的内容。从这些数字游戏中,让我们期待已久的紧张心情,终于舒缓下来。再体会一下,你在游戏中的情绪 喜欢——讨厌,高兴——愤怒 紧张——放松,安全感——怀疑 融入感——敌对感。
在这些情绪的对碰中,钟老师引出行为模式,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关系:工作关系、亲子关系等。引申出:①孩子的学习,其实是一面镜子,可以照见家庭成员的互动模式,乃至整个家族的精神气质。②真相,我们看到这些才能接近真相,永远不是真正的真相,心理工作者只有看到这些,遇事才能迎刃而解。
如果父母把亲子关系看成过于纯美,是一个欲盖弥章的反向行为。
在互动模式中折射出:强式的家长,听话的孩子。在案例:她被“女同”表白中,引申出:自我认同——性别认同,她认同自己是男孩,强大背后的男性能量强。问题来源于女孩变成男性,导致冲突,抹掉强大。认知上:你的观念是怎么来的?问题与我分开:观念问题带来的影响重新评估观念。
③辅导的方向。但是,比真相更重要的是感受。我看到你的感受,陪着你的感受,继续走下去。不管学什么都是在量我们的容器。如果你有一种无法言说难以承受的难受,你会怎么样?(1)躯体化表现(2)自我功能抑制(3)撤消(4)变被动为主动(5)把功击转向自身,(6)强迫性重复。转向自身时有冲击,也有创伤,接受后反醒自己。此时,危机干预,让她/他安全地哭出来很重要。在哀伤阶段:否认——愤怒——悲伤——平复。否认代表心理防御,及投射性认同,背后产生攻击性的能量,背后的动机是孤独。对投射性认同的理解,一般是发生在亲密关系中:1.我有太不舒服的情绪,2.我无法表达我的不舒服,3.我想办法让你体会到同样的不舒服,4.这样你就知道我有多不舒服5.你还可能像那个让我不舒服的人一样对待我。
我们在辅导上要关注四点:1.关系,2.对性的反应,3.攻击性,4.自恋(自我认同,被认可),精神分析中,情意成为生活中学习的动力。从以上四个方面得到了满足,结果就很好。
学习充满情欲和攻击性,可以满足自恋和对关系的需求,因而是富有生命力的。自发的也是美好的。内疚也是防御情绪,它背后的动机会产生补偿和攻击(内疚投射出去的)的能量。
在面对家长与学生的问题时,我们要托住家长,因为家长已不容易了,他们已做得很好了,把最好的留给了孩子。
在巴林特小组学习中,强调的是:表达——感受——回应。感受包括两点:①情绪上的:喜怒哀乐怨恨恼烦等,②躯体上的:酸麻胀痛疼等,顺着我的感受走下去,才能走进我的内心。1.尽情地表达(当感受被打压时,就封闭了。)禁区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有可能不能被表达。2.恰当地呼应(感受)。在人际关系雕塑中,要考虑案主自身的压力,接受程度。在我看来就是家庭系统排列的动力。选代表,要尊重先行者,由他/她来选出后来的代表。抓住主体,注意小组动力。对所有人的支撑,让动力顺一下,看到真相。但是对学生而言,要用支撑的话去引导,尽量不用雕塑,多用叙事疗法,似无还有。在家庭里,是家长需要孩子,而不是孩子需要家长。要托起来访者,这是职业道德。
孩子学习的压力和难受从来不是来自学习的本身。学习有正极,负极和破坏极: 正极 负极 破坏极 有爱 以学习去争取爱 ① 变被动为主动 有丰沛的关系 以学习去维系关系 ② 撤销 自我认同 以学习去维持自我认可 (有充分的爱 ) ③更紧密的连结 攻击力自由释放 攻击力被压抑 学习滋养生命 容易耗竭 在破坏极上,变被动为主动是可控制的感觉 撤销是不跟你玩了 更紧密的连结是你更在乎我了。
反移情也很重要。
当谈到共生关系时,有分离,同时也有家族动力。与母亲的分离过程平稳程度的好坏,决定孩子以后的生活。分离过程是平缓的,人格就是健全的;分离猛,比如哺乳期断奶早等,都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成长,并且贯穿始终。怎样缓解分离后的痛苦?是我们每个母亲值得思索的话题。当用爱的语言和抚摸去陪伴与孩子的分离时,可以缓解分离之痛的程度。0~1岁的生活,无所不能的全能感一一对婴儿的成长很重要。若未得到满足,终生都要追逐这种感觉。这种张力,人生中的偏执行为都由这产生。分离若未得到满足,幸福指数就越来越降低。需求满足在越长大越时间延长越分离。分离强度越大,造成后天的张力越明显。这里所说的张力是指充分的爱,被爱就是体现价值。当有价值时,就有生命力,同时拥有跟价值匹配的东西。生命力饱满,就有创造力。当爱与价值被破坏时,有两种情况发生:1.有破坏;2.努力去争取、讨好,内化的东西被复制,并且还附加了很多东西:付出,伤害等,但是我的内心是有愤怒的。因为我付出了很多,才能得到你的肯定。这个结局有两种:①有生命力②有创伤。当这一切被看到时,我们就解脱了。
当谈到家族动力时,家庭成员往往在奋斗中,把压力痛苦、自己不愿接纳的那部分丢给了孩子,爱的需要、价值的需要等都被放置一边了,一切都在努力。总认为:不努力就会死去(这是活着的动力)。但是家族死亡动力牵扯着家族成员,对孩子的生存忽略了精神层面的滋养。对生存的饥饿,感觉到活着很重要:①命运是活着的,活着时比别人活得更好,活得充分。②集体无意识(共生状态下的动力)。
当命运、爱和价值之间的关系正常流动合为一体时,一切都是美好的。当爱走掉时,价值也走了,需要直接面对命运。当讨好命运时,爱与价值背离你离开了,命运指责你,其他人也指责你。此时,我的情绪是有愤怒的,不屈服于命运,抗挣乃至于斗得精疲力竭,我不认命。这种讨好时的难受,是让自身能量逐渐走向枯竭,很累很累的,常人是无法忍受的。对命运的行动,拥抱它,舒服。当命运、爱、价值与自己完整的合一,我才是充满喜悦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价值与命运的一段对白:价值说,当自己对命运讨好时,价值是有不情愿的;命运说,价值、爱和自己拥抱在一起,时间不能太久,命运会让爱与价值离开的,并且对自己说,我是有使命的。当命运让自己得到更多的爱与价值时,这就是共生状态下的动力学。当我把命运推开时,觉醒自己的使命:讨好靠近你,受你影响,自己不能在自己的地盘作主,被他/她人牵着鼻子走;当远离你时,自己可以主宰自己,活出真正的自己。人生苦短,诸多不易。在明白自己的使命的当下,我完全释然了,全然地接纳并臣服。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无不道出了人生哲理。宇宙是平衡的。我们用两极去品味生活,内心是如此宁静。当我看到自信中的优秀,是闪光;而努力中的优秀,是匮乏,无法容纳别人时,你最恨的一个人是你最亲的人。这样就出现了多种焦虑:分离的焦虑(幼稚化和退行),乱伦的焦虑(隔离,压抑,反向形成和幽默一一高级防御),阉割的焦虑(自我设限,自我功能抑制,退行),融合的焦虑(变被动为主动,攻击和自我设限),自我认同的焦虑(贬低,与攻击者认同和与受害者认同),死亡的焦虑(冲动化,逆恐行为和拖延)等。
当一切呈现在我面前时,我与孩子的关系是复制了我在母体内所发生的种种,此时,在当下,我感恩母亲!感恩母亲不惜一切代价生下了我!感恩母亲留给了我最好的一切!感恩母亲陪伴养育之恩!感恩母亲!感恩母亲为我付出的一切!
感谢您!亲爱的妈妈!我是您的女儿,您是我的妈妈!您是大的,我是小的!我将把属于您的命运归还给您,我要做回我自己!我臣服于您!在这里向您深深地鞠躬!感谢您!我亲爱的妈妈!
感谢您!亲爱的爸爸!我是您的女儿,您是我的爸爸!您是大的,我是小的!我将把属于您的命运归还给您,我要做回我自己!我臣服于您!在这里向您深深地鞠躬!感谢您!我亲爱的爸爸!
感恩一切!感恩所有的遇见,成全了我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