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文化过程中的媒介变迁——以学习诗词为例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饱含了几千年的文明积淀,孕育出一颗又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而诗词正是这其中最为闪耀的部分,如何学习诗词和理解背后的历史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和民族责任感,是在高考结束后再次回到语文的学习中时,最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前段时间看叶嘉莹先生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诗词的美,与它所表达的情感,构建的意象,不应该只存在于书本和诗词大家的脑海中,这种流传千年的文学结晶,值得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

然而真正想要学习诗词,读懂诗词,门槛并不低。学透一首古诗词,往往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了解诗人词人生活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揣摩他们的写作意图和出发点,理解诗词中出现的各种典故等等。诸如此类的学习成本,往往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当诗词成了束之高阁的艺术品,审美产生了距离感,人们好不容易产生的兴趣也渐渐消退了。但最近的一些的经历,让我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今天我们就从媒介变迁的角度,聊一聊我眼中诗词学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学习诗词,阅读文字是最基础的一种。对于诗人而言,文字是发现美后的记录;而对于读者而言,文字的背后是想象力,想象力则是创造美的源泉。可并非谁都能脑补出大漠孤烟征塞边关的场景,也不是谁都能有天上宫阙琳琅华贵的天马行空般的想象。无法构建想象的文字,是不可能产生共鸣的,即使是配上大量的译注和赏析,也只是徒增学习诗词的心理负担。试想上来就把一本厚厚的《唐诗宋词鉴赏辞典》摆在没有专业基础的读者面前,谁会不望而生畏呢?

除了读懂文字本身有难度,千百年前的作品更营造出一种时空相隔的疏离感。虽然都说距离产生美,但距离无法想象的美,就像小孩子站在玩具店外的橱窗,贴着脸蛋踮起脚尖想要看到店里的各式陈列,却只能看到漆黑的玻璃上自己的倒影一样。这种挫败感便是人们把诗词拒之门外的罪魁祸首了。所以品读诗词,只是阅读文字本身,往往不够,我们还需要其他更加调动感官的方式。

词最早是从音乐的曲词中演变而来的,词具有天生的音乐性,虽然历经千年,词对应的乐谱几乎都已散佚失传,但这并不妨碍在千年后的今天,我们借着对前人创作情感的理解,在新的曲谱下进行新的演绎和传唱。经典的如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安雯的《月满西楼》,时新的如Winky诗的《离骚》、奇然的《琵琶行》、张申骋的《关山月》等。通过现代人的创作,我们有了一种认识诗词的全新方式,即通过欣赏音乐来欣赏诗词。音乐的抒情方式,通过歌者的节奏变换和乐器的协调配合共同展现出来,让人们对诗词的美有了一种更加感性的认识。然而,精心制作的音乐虽然优美动听,但我们仍然无法深入理解诗词本身,无法达到从感性接触到理性认识的转换。这时候就不得不借助多媒体的帮助了。

人是视觉动物,对图像的敏感程度是远远大于文字的。对于文字联想能力并不丰富的人来说,图像的直观性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诗词中所描绘的场景,从而对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一般书店里一些写给孩子的诗词书,以及中小学语文教材和课本中,都会在诗词的旁边附带插画,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我们从图像出发,更好的理解诗词。另外,许多古代的诗词家,同时也是画家,在创作画作的过程中,也会将诗词融入其中,在构思诗词的同时,也在为画作寻找灵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维,就是把诗画结合到极致的存在。但是欣赏诗词和对应的古画,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和鉴赏技巧,在学习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门槛。所以,仅靠文字和图像来了解诗词,往往还不够。

现代媒介的发展让图像从静止走向运动,视频拍摄和动画制作技术的日益成熟给学习古诗词提供了新的方案和新的可能。电视上播放的名家讲诗词的《百家讲坛》节目,在讲解诗词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解读,很适合对诗词感兴趣但了解不多的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网友们制作的卡通诗词动画,寓教于乐的同时,也对诗词描绘的场景和所要表达的意境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再现,兼具故事性和美感,对于提升诗词学习的兴趣上有很大的帮助。然而我时常在想,虽然作为媒介的视频和动画已经足够细致和生动,但这样的学习总是单向的,是被动输入的,是没有反馈的,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在学习的互动性上有所提升呢?

提到互动性,就不得不提到游戏这种既古老又时髦的媒介了。用游戏来学习诗词,学习历史文化,其实我们并不陌生,从诗词大会上的闯关答题,到博物馆里的屏幕互动,再到故宫出品的《绘真妙笔千山》等APP,以及爆火后已经出到第二部的《谜宫》系列解密书,游戏其实早已在学习和传播文化的过程中得到了应用,只是目前受限于资金和关注度等因素,在诗词学习的过程中,还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仍处在探索阶段。直到我后来体验的一款游戏,让我对诗词学习的游戏性的认识又上了一个台阶。它打动我的一个点是其中丰富的互动性和沉浸感,比如学习李清照的一首经典诗词《点绛唇·蹴罢秋千》,过去在语文课上,“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神态和心境其实是不太容易联想到的。而在游戏里,我可以扮演李府的随从,侍女,扮演来访的翩翩少年,甚至可以扮演李清照本人,通过尽可能还原的时代场景和装束,“亲自”参与到诗词创作前后的故事中,通过和其他人的对话和动作互动,感受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

展开脑洞大胆想象,还可以在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词中扮演一只翱翔于黄州赤鼻矶的雄鹰,从“航拍”的角度感受周郎赤壁的江山好景;还可以在范仲淹任知州的延州边塞扮演一个戍边多年未归的将军将领,和希文兄塞外对饮,一边叹息好水川的惨败,多年同军好友的离世,一边苦于战事久未平息,家中老小无暇顾及,羌管响起,一句“将军白发征夫泪”在耳边久久回荡。可以说,游戏的引入为诗词的学习创造了更多可能。

着眼于现在,畅想未来的诗词学习,会是怎样一种情景呢?会通过什么媒介呢?我觉得的一定是互动性和沉浸感更强的VR技术,通过计算机手段,将人的感官体验进行再现。人的五种感觉分别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如果在不久的将来,能够通过某种设备欺骗过大脑,把这五种感觉重塑出来,一定会让我们的“穿越”体验再上好几个台阶。试想这样一种场景,你扮演宋代词人王安石,凛冬时节的某个清晨在院子里踱步,体感设备告诉你现在正是寒冷的冬天,通过视觉设备望到远处墙角枝杈上洁白如雪的梅花,但是隐隐约约看的不是那么清晰,这时嗅觉设备里传出的淡淡花香让你确认了这就是梅花,随着你利用位移设备逐渐走向梅花的脚步,花香也愈来愈浓了,看到严寒中傲然独自盛开的梅花,联想到自己施政改革的种种困难,一首借物抒情的《梅花》呼之欲出。这样的诗词学习方式,你还会觉得枯燥吗?

虽然今天是以学习诗词为例谈学习历史文化过程中的媒介变迁,但我更想借这个机会谈谈文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海外流失文物不断回归的今天,如何更加深入的理解,保护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是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看来,未来的诗词学习,历史文化学习,一定是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通过引入新技术,我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再造一座大唐长安城、大宋汴京梦华,可以还原历史背后的圆明园、紫禁城,甚至可以将民风民俗,建筑风貌,服饰古乐,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化保护与历史还原工程,如果最后真的可以实现,一定会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无比宝贵的数字文化遗产。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历史文化过程中的媒介变迁——以学习诗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