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InnoDB关键特性


作者:刘仁鹏
参考资料:《MySQL技术内幕:InnoDB存储引擎》


1.插入缓冲

1.Insert Buffer

  • 缓冲池中有Insert Buffer的信息,但Insert Buffer和数据页一样,也是物理页的一个组成部分
  • 插入缓冲要解决的问题:B+树的特性决定了非聚集索引插入的离散性,通过插入索引来提高插入操作的性能
  • 插入缓冲的实现:对于非聚集索引的插入或更新操作,不是每一次直接插入到索引页中,而是先判断插入的非聚集索引页是否在缓冲池中,若在,则直接插入;否则,先放入到一个Insert Buffer对象中,好似欺骗,然后再以一定的频率和情况进行Insert Buffer和辅助索引页子节点的merge操作。这是通常能将多个插入合并到一个操作中(因为在一个索引页中),以提高对非聚集索引插入的性能
  • 使用Insert Buffer要满足的两个条件:
  1. 索引是辅助索引
  • 聚集索引的插入操作一般是顺序的,不需要磁盘的随机读取,速度是非常快的,不需要Insert Buffer来提高性能
  1. 索引不是唯一索引
  • 在插入缓冲时,如果去查找索引页来判断插入记录的唯一性,就会发生离散读取,从而使Insert Buffer失去了意义

  • Insert Buffer存在的一个问题:在写密集的情况下,插入缓冲会占用过多的缓冲池内存:默认最大可以占用到1/2的缓冲池内存。这可能给其他操作带来影响。可通过修改参数IBUF_POOL_SIZE_PER_MAX_SIZE为n,来表示插入缓冲最大只能使用1/n的缓冲池内存。

2.Change Buffer

  • Change Buffer是Insert Buffer的升级,可以对所有DML操作都进行缓冲。
  • 对应关系:INSERT(Insert Buffer)、DELETE(Delete Buffer)、UPDATE(Purge Buffer)
  • Change Buffer适用的对象依然是非唯一的辅助索引
  • InnoDB提供了参数innodb_change_buffering来表示开启各种Buffer的选项。可选值:inserts、deletes、purges、changes、all、none。默认值为all
  • InnoDB提供参数innodb_change_buffer_max_size来控制Change Buffer最大内存使用量。如果该值为25,表示最多适用1/4缓冲池内存。该参数最多有效值为50

3.Insert Buffer的内部实现

  • Insert Buffer的数据结构是一棵全局的B+树。负责对所有表的非唯一辅助索引进行Insert Buffer。这棵B+树存放在共享表空间中(默认ibdata1)。因此试图通过独立表空间idb文件恢复表中数据时,往往会CHECK TABLE失败。这是因为表的辅助索引中的数据可能还在Insert Buffer中(共享表空间中)。所以通过ibd文件进行恢复后,还需要通过REPAIR TABLE操作重建辅助索引
  • Insert Buffer B+树的非叶子节点存放的是查询的search key(键值),构造如下:
    |space|marker|offset|
    |---|
  1. space:占4个字节,存储的是待插入记录所在表的表空间ID(space id)
  2. marker:占1个字节,兼容老版本的Insert Buffer,略过
  3. offset:占4个字节,表示页所在的偏移量
  • 当一个辅助索引要插入到页(space,offset)时,如果该页不在缓冲池中,则先构造一个search key,再去Insert Buffer B+树中查询,最后将该记录插入到Insert Buffer B+树的叶子节点中
  • 对于插入到Insert Buffer B+树叶子节点的记录,并不是直接插入,而是要按如下规则构造:
    |space|marker|offset|metadata|-----secondary index record-----|
    |---|
  1. space、narker、offset含义与非叶子节点相同
  2. metada:占用4个字节,存储内容如下:
    |名称|字节|
    |---|---|
    |IBUF_REC_OFFSET_COUNT|2|
    |IBUF_REC_OFFSET_TYPE|1|
    |IBUF_REC_OFFSET_FLAGS|1|
    IBUF_REC_OFFSET_COUNT是保存两个字节的整数,用来排序每个记录进入Insert Buffer的顺序,通过这个顺序回放,才能得到记录的正确值
  • 为保证每次merge Insert Buffer页必须成功,需要有一个特殊的页来标记每个辅助索引页(space,offset)的可用空间。这个页的类型为Insert Buffer Bitmap
  • 每个Inset Buffer Bitmap页用来追踪16384个辅助索引页,即256个区,每个Inset Buffer Bitmap页都在16384个页的第2个页中。
  • 每个辅助索引页在Insert Buffer Bitmap页中占用4位
    |名词|大小(bit)|说明|
    |---|---|---|
    |IBUF_BITMAP_FREE|2|表示该辅助索引页中的可用空间数量,可取值为:
    0:无可用剩余空间
    1:剩余空间大于1/32页(512字节)
    2:剩余空间大于1/16页
    3:剩余空间大于1/8页|
    |IBUF_BITMAP_BUFFERED|1|1表示该辅助索引页有记录被缓存在Insert Buffer B+树中|
    |IBUF_BITMAP_IBUF|1|1表示该页为Insert Buffer B+树的索引页|

4.Merge Insert Buffer

  • Merge Insert Buffer可能发生在以下几种情况下:
  1. 辅助索引页被读取到缓冲池时
  2. Insert Buffer Bitmap页追踪到该辅助索引页已无可用空间时
  3. Master Thread(随机选取以保证公平性)

2.两次写

  • 两次写带给InnoDB数据页的可靠性

  • 部分写失效:比如16K的页,只写了前4K,之后就发生了宕机。会导致数据丢失

  • 两次写的存在必要性:虽然重做日志可以进行数据恢复,但必须意识到,重做日志中记录的是对页的物理操作(例如偏移量800处写‘aaaa’记录),当页本身损坏时,重做是没有意义的。在应用重做日志前,用户需要一个页的副本,当部分写失效时,必须先通过页的副本来还原该页,再进行重做

  • 两次写的体系架构:


    MySQL-InnoDB关键特性_第1张图片
    3242.png-59.8kB
  • doublewrite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内存中的doublewrite buffer,大小为2M;另一部分是物理磁盘上共享表空间中连续的128个页,即2个区,大小同样为2M

  • 对缓存池中的脏页进行刷新时,并不直接写磁盘,而是会通过memcpy函数将脏页先复制到内存中的doublewrite buffer中,之后通过doublewrite buffer再分两次每次1M顺序的写入共享表空间的物理磁盘上,然后马上调用fsync函数,同步磁盘

  • 上述过程中,因为doublewrite页是连续的,因此这个过程是顺序写的,开销并不大

  • 在完成doublewrite页的写入后,再将doublewrite buffer中的页写入各个表空间文件中,此时的写入则是离散

  • 可通过如下命令观察doublewrite运行的情况: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innodb_dblwr%'\G
  • 当OS将页写入磁盘时宕机,恢复时,InnoDB可从共享表空间的doublewrite中找到该页的一个副本,将其复制到表空间文件,再应用重做日志恢复
  • 有些文件系统(如ZFS)本身就提供了部分写失效的防范机制,此时用户就不需要启用doublewrite了,可通过skip_innodb_doublewrite参数禁用doublewrite

3.自适应哈希索引

  • 哈希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O(1),即一次查询就能定位数据;而B+树(取决于树的高度,一般为34层)一般为34次
  • 自适应哈希索引(AHI:Adaptive Hash Index):InnoDB会监控表上各索引页的查询,若观察到建立哈希索引可以带来速度提升,则会建立
  • AHI是通过缓冲池中的B+树页构造而来,所以建立的速度很快,且不需要对整张表构建哈希索引
  • InnoDB会自动根据访问频率和模式,自动地为某些热点页建立哈希索引
  • 建立AHI的要求:
  1. 对页的连续访问模式必须一样(即查询条件一样)
  2. 必须是等值查询(不能是范围查询)
  3. 对该模式访问了100次
  4. 页通过该模式访问了N次,其中N=页中记录*1/16
  • AHI是数据库自优化的,DBA无需也无法进行人为调整
  • 可通过参数innodb_adaptive_hash_index禁用或启用该特性,默认启用

4.异步IO

  • Sync IO:每进行一次IO操作,需要等待此操作结束才能继续接下来的操作
  • AIO:(例如扫描多个索引页时)在发出一个IO请求后立即再发出另一个IO请求,当全部IO请求发送完毕后,等待所有IO操作的完成
  • AIO的另一个优势:可以进行IO Merge操作。即将多个IO合并为1个IO,以提高IOPS的性能
  • 老版本的AIO通过InnoDB代码模拟实现,新版本使用内核级别AIO(即native AIO
  • 参数innodb_use_native_aio控制是否启用Native AIO

5.刷新临近页

  • 刷新临近页(Flush Neighbor Page):当刷新一个脏页时,InnoDB会检查该页所在区的所有页,如果是脏页,则一起刷新
  • 好处:通过AIO将多个IO操作合为1个,在传统机械磁盘下有显著优势
  • 问题:
  1. 是不是可能将不怎么脏的页进行了刷新,而该页稍后很快变成了脏页?
  2. 固态硬盘有较高的IOPS,是否还需要此特性
  • 可通过参数innodb_flush_neighbor控制是否启用该特性。建议机械硬盘启用,固态硬盘禁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MySQL-InnoDB关键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