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辩坛名人黄执中被称为“辩论之神”,他曾经说过“没有人喜欢被改变,很多人以为会沟通、说服就跟有魔法一样,对方就会觉得你讲的都对,这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说服人很难?我被说服了,等于什么?等于我被打败了,等于我否定了之前的自己。这当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我们周围不乏那些固执的人,其实归根结底他们只是想不被打败,所以才一直坚持自己最初的看法,并任性的认为自己是对的。
被说服的人不想改变,而另一方面,那些说服别人的人,又只会说教式的说“这样不对”、“你应该怎么做”。这样的话其实是最让人反感的,这种情况我们都有切身体会,没有人喜欢被说教。如果谁和我们说“你应该如何”,即使我们不直接表现出来反感,心理也会对他的话置之不理。
最笨拙的说服就是“你应该”;最高级的说服就是,让对方说出你想要的结果。
你是否在苦恼自己只会最笨拙的说服,你是否想要学习最高级的说服方法,志晶老师所著的《让沟通直抵人心的六条路径》这本书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在这本书中,你会发现,作者应用许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理清沟通背后的逻辑,让你的沟通更加卓有成效,让你的说服更加高级。
01 “好心情效应”沟通需要选择正确的时机
有这样一个心理实验,在前后两段时间内,分别在同一个电话亭里放入一枚10美分的硬币或不放入硬币。打电话的人并不知道实验存在的情况下打完电话出来,实验组安排人抱着一堆书从这些人的面前路过,故意将书掉到地上。结果显示,在电话亭中捡到钱的实验者有近90%的人会主动帮忙捡书,而没有捡到钱的实验者中仅有5%的人会主动伸出援手。
这在心理学中叫作“好心情效应”。这个心理效应说明,相比于心情不好的时候,人们在心情好的时候更愿意主动帮助他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这点也非常有感触,满腹愁肠的人看浮云是“愁云惨淡”,心情舒畅的人看浮云是“云卷云舒”。所以在某人心情好的时候与其沟通,一些原本难以解决的沟通问题会变得相对容易,甚至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反,当一个人心情不好的时候,往往不是问题的问题都会让对方莫名其妙的发火,让沟通难以进行。所以,我们在人际沟通中,要学会审时度势,依据对方的心情,调整自己的话术。有的时候,更要注意说些可以使对方心情愉悦的话题,以便能够让沟通顺利进行。
如何让对方心情好呢?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倾听,发现对方的兴趣爱好,亦或是对方的需求点,针对这个点去打开话题。大民的领导让他去搞定一个客户,当他来到客户办公室时,观察了一下房间的布置。和客户沟通了几句,对方就暗示自己很忙,希望尽快结束这次谈话。大民这时转换了话题:“您是不是喜欢听评弹?”对方一下来了兴趣,“你怎么知道的?”原来大民看到客户办公室里摆了著名评弹名家的照片,大民接着说“我父亲也特别喜欢评弹。”于是两个人话题就打开了,越聊越投机。之后客户考虑了大民的要求,并接受了合作的条件。这就是大民在交流过程中利用“好心情效应”满足了对方的心理需求,也就是投其所好,让对方打开心扉,才能让沟通更加顺畅。
02 “登门槛效应”与“6+1”法则,让对方跟着你的思路走
在人际沟通中,有一种高级的实用智慧,就是能够让对方跟着你的思维走。如果拥有这种智慧,那说话办事都会变得十分顺利。这里有两个小技巧,帮助你在沟通中创设一种主动的沟通氛围,进而使交流顺利展开。
方法一:利用“登门槛效应”
什么是“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它是我们求人办事、“引导”对方思维的常用手段之一。这种方法适合那些极其难沟通且不愿意倾听和主动理解他人,甚至会刻意刁难对方的人。
在营销上经常会用到“登门槛效应”,比如我们去美容院,服务人员不会直接就给我们说花几千块钱办会员卡,而是先让我们试一样产品,价格我们能接受甚至免费体验,然后再说另一件,搭配起来效果更好,慢慢的才会说一次性办卡更合适,引导顾客办卡。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相对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要求某人做某件较大的事情又担心他不愿意做时,可以先向他提出做一件类似的、较小的事情。
方法二:“6+1”法则
研究证明,当一个人连续对6个问题都给予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后,那么对接下来的第7个问题也会习惯性地给与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这是由人脑的思维习惯决定的。
因此,在人际沟通中,我们不妨提前设定6个非常简单、极易让对方表示赞同的问题,以这几个问题为铺垫,最后再问一个重要和关键的问题,这样对方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点头说“是”。
03 “让步效应”退让一步获得更大的机会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提出了一个大要求后再提出一个同类性质的小要求,这一小要求就有可能被人轻易地接受,这一现象被称之为“让步效应”。这一效应与“登门槛效应”产生的原理恰好相反。
再拿去美容院消费为例,有的美容院可以让你先少花钱甚至免费体验,然后慢慢的加钱让你最终消费,那就是利用了“登门槛效应”。还有的美容院可以给顾客建议两种套餐,套餐一办理5000元会员卡,享受一些福利;套餐二,办理500元会员卡,享受少些的福利。很多顾客就会觉得5000的套餐一太贵了,不如先办理套餐二试试。有两个套餐做对比,顾客会习惯性进行二选一,反而促进了成交的数量。
当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可以用到“让步效应”。比如我们想让孩子认认真真读一个小时的书,然后再去玩,但是孩子非要先玩再读书。这时,我们可以要求孩子不准玩,必须好好读书,孩子当然不想接受。然后我们再说,那我们各退一步,你现在好好认真读一个小时的书,让你玩20分钟。这样孩子会欣然接受去认真的读书。
面对两种选择,人们通常会选择那个更容易的,所以我们在引导他人选择的时候,不妨给出另一个相对难一些的选项,那么人在惯性心理上就会选择我们预期的结果。
04 “罗森塔尔效应” 语言暗示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罗森塔尔效应”。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去一个小学给学生们做了一个“发展前途测验”,他将一份名单给到校长,义正言辞地说这名单上的学生“前途无量”,让他们务必好好培养,并且要求对这份名单保密。
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学校,发现上次名单上的学生表现都十分优异,明显高于没有在名单上的学生。其实那个名单只是随机抽取的名单,但是校长和老师都十分相信这位全美的著名心理专家,认为他是权威人士,于是他们就会对名单上的孩子更加的关注,也给予了更多的期待。学生们接收到期待的信息,也会对自己更加有信心。
所以,后人将这由他人(老师、家长或信赖的人)的期待和信任,使人们的行为与期待一致的变化,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由此可见,人际沟通中语言暗示的力量是巨大的。正是这种暗示的力量,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进而增强了沟通的效果。
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赴任途中被人尾随,他以为是奸臣要暗中加害自己,便想逃离不去赴任。这时他遇到了一位道士,道士为他占卜算了一卦。这一卦显示,虽然他现在遭遇陷阱而不得志,如果能够修身磨砺自己,终将迎来无限的光明。
于是,王阳明充满信心和勇气的来到龙场那荒芜之地,并且开始悟道,虽然历经艰辛万苦,但是他始终相信那一卦,相信自己会有光明的未来,永远是乐观坚强的面对困难,最终创立“心学”成为圣贤。
可以说,在艰难的时期,这一卦改变了王阳明的一生。后来王阳明也领悟到,这所谓的道士卜卦算命,就是为了让自己变得自信起来。
如果当时那些话是王阳明身边的人对他的,他不会信以为真,就不会对他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正是因为当时说这话的人是道士,而王阳明才真相信那天意,所以才会如此坚定的克服苦难,迎来光明。
当我们使用“罗森塔尔效应”的时候,也要注意,让我们的语言更加有说服力和信服力,只有这样才会发挥它真正的效果。
沟通不光光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它也是一门艺术。将心理学方面的一些知识应用到沟通上,可以使沟通更加卓有成效,打造自己完美成功的一生。
欢迎关注@葡萄小喵爱读书 让我们一起在阅读中积累知识,在阅读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