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读懂人物的变化——以《少年闰土》为例解读。
《少年闰土》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鲁迅”是笔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爱国作家、民主战士。他一生为中国革命的发展、 中国青年一代人才的培养出了巨大的贡献。鲁迅的精神被后人称为中华民族魂,研究专家也将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文中的“我”是一个富家少爷,闰土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常年生活在海边见多识广,对于“我”这个每天生活在深宅大院的少爷来说,“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闰土的赞扬和无限羡慕以及对自己所处生活环境的不满。
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语言简洁,用白描、对话、举事例等多种表现手法,人物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
《少年闰土》中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突出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首先我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色的圆脸戴一顶小毡帽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这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突出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通过理解体会到头戴小毡帽看出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紫色的圆脸”可看出闰土是一个经常被晒、海风吹的孩子,他经常劳动,是一个能干的人,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
从语言、动作描写中,通过闰土讲述的四件事:雪地捕鸟、瓜地刺猹、捡贝壳、看跳鱼儿,这四件事有详有略,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表现闰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雪地捕鸟、看瓜刺猹反映闰土的聪明能干、机智勇敢;捡贝壳、看跳鱼儿表明闰土的生活丰富多彩。
小说《故乡》,主要写鲁迅1919年从北京回故乡的见闻,它深刻地概括了1921年前三十年内,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凋敝、农民日益贫困的历史,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1919年12月鲁迅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与同族十多户人家共同卖掉新台门故宅,带着母亲、三弟及家属来到北京,次年回到乡间,童年的伙伴农民章闰水,特地从海边农村进城来探望。鲁迅看到章闰水年纪刚过三十,已是满脸皱纹面容憔悴,讲述了“农村做人总是难,种点东西拿出去总是要捐三四回”的悲惨处境。
章闰水的遭遇深深引起了鲁迅深切的同情,鲁迅将这次回乡的经历再现于小说《故乡》之中,以章闰水为原型造了闰土这个深刻隽永的人物形象。
小说《故乡》中描写的中年闰土,与“我”记忆中的少年闰土发生的很大的变化:
少年闰土外貌: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中年闰土外貌: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
在外貌上,闰土由原来“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的活泼可爱的少年变成了一个眼睛“肿得通红”、脸色“灰黄”并“刻着许多皱纹”的“石像”。
在性格上,由原来活泼能干、聪明热情、见多识广、讲起农村见闻来滔滔不绝的农村少年,变成了一个虽是勤劳质朴,却生活困苦、麻木迟钝、愚昧落后的“木偶人”。
《故乡》中,从两人见面后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封建等级思想观念,已经在中年闰土心里留下烙印:
“阿!闰土哥,——你来了?……”
三十年后,当“我”再次见到闰土之时,难掩兴奋之情,脱口而出“闰土哥”,本以为是故人久别重逢的欢欣,却让闰土一声“老爷”彻底浇灭了热情,这声“老爷”如同寒冬里的一把冰刀插在“我”的心口,冰凉透骨,痛彻心扉。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 ——鲁迅《故乡》
此时的闰土,已经彻彻底底变成了一个被生活重担压的直不起腰的落魄中年农民。灰黄色布满皱纹的脸,肿得通红的双眼,粗笨开裂犹如松树皮一样的双手……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向我们讲述着闰土的辛酸血泪,沉重的生活,已经让当初那个月下刺猹的活泼少年变得卑微,不得不向生活低头。
上有老,下有小,这是无数中年男人所要面临的主要压力,闰土也不例外。六个孩子把闰土这份压力变得更大,腐朽落后的社会,苛捐杂税,战火纷扰,这些让每一个人都面临着朝不保夕的境遇。闰土的血将要榨干了,然而他只有摇头,拿起烟管默默抽烟,有苦难言,大抵就是如此了。
这些只是闰土浅层的变化,而闰土更深层的转变是来自于精神上的,这是悄无声息的,未来的前途,将来的生活,闰土心中没有一点规划和设想。
当母亲劝说闰土,依然按照小时候那样叫“我”迅哥的时候,闰土很果断的拒绝了:“阿,你怎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么?还是照旧:迅哥儿。”母亲高兴的说。“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闰土说着,又叫水生上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的只贴在他背后。——鲁迅《故乡》
此时的闰土从精神上来说,一方面是出于境况的凄惨和求生的艰难,而不得不变得卑微怯懦,另一方面则是牢固的封建等级让闰土有了严格的尊卑等级意识。即使是“我”同母亲都已经没有了这样的等级观念,但闰土依然坚持叫“我”老爷,依然顽固地维系这个体系。这并非是闰土一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时代的悲剧。
因为并非所有同“我”一样的老爷已经摒弃了封建礼教,而且“我”之所以可以对闰土不叙尊卑,是因为儿时的情谊,还有千千万万个闰土出于自愿或者不自愿都在服膺于这一体系。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了闰土沦落到这个地步,时代就像洪水猛兽一般裹挟着闰土跌入了苦难的深渊,让他被穷苦的人生折磨成个一个张口闭口老爷的木头人。
少年闰土是无拘无束,没有阶级的束缚,活泼,聪明 ,但中年的闰土却是俨然一个下人的模样,规规矩矩。早已没有少年时的那些放肆与欢乐 ,中年的闰土被封建社会完全束缚了, 而且精神蒙上了一层封建主义的阴影。
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个朴实、健康、活泼、机灵、勇敢的农村少年的形象,中年闰土却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人。“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
闰土变化的原因:
封建制度下的旧中国,在那个时间段成长的闰土受到了那个时候迂腐的教育,使得他渐渐没有了生活的热情。那时的劳动人民因为贫穷,为生活所困,渐渐变得麻木不仁。闰土因为贫穷日子苦了,他也就变了,不再像小时候一样无忧无虑了。
鲁迅通过闰土的变化,告诉我们当时的黑暗现实,凋敝的乡村和农民所遭受的苦难。正是当时统治者的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兵匪一家,以及灾害饥荒,使得农民无论如何辛勤劳作,都无法填饱肚子和养活家人。
中年闰土是被封建礼数牢牢束缚,变得愚昧、无知、木讷,鲁迅正是通过闰土之变来反映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广大农村日趋破产、农民生活日益艰难困苦的社会现实的。换言之少年闰土的变化是时代、国家变迁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于德明老师对文本解读的指导:
闰土的变化:
这个需要从作者所运用的表现说法方面下手。在《故乡》这篇小说中,作者重点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比如杨二嫂前后形象的对比,闰土前后变化的对比,我和闰土与水生和宏儿之间的对比等等。
我们常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正因为有了对比,所以才让文本表现的主旨更加鲜明,更加深刻。少年时代的闰土是那样的聪明勇敢,是那样的能说会道,是那样的活泼可爱,可30年后的闰土却是那样的麻木不仁,是那样的少言寡语,是那样的木讷呆板。有道是,江山易移本性难改。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本性是难以改变的。但直面文本,我们却发现闰土的改变居然如此容易,居然如此巨大。很明显,这是不符合常理的,这与我们的常识是相背离的。
那么,顺着认知上的矛盾,向文本深处迈进。我们就会明白——文本前后内容的反差,直接带给我们的是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和认知上的悲哀情绪,这就像一件精美的瓷器突然被摔碎了会对每一个人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冲击一样。越是美好的东西,当被打破时,越让人伤感、惋惜、悲哀。闰土就是这样的,他的前后变化不仅让文中的“我”无法接受,而且也让每一个读者都无法接受。正因为如此,他的变化会像一枚钢针,深深地刺入每一个读者的心灵深处,痛及灵魂。
当然,在痛之余,我们就会追溯背后的原因,就会反思事情的根源。中年闰土的形象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压迫的结果,也是他自身丧失反抗、顺从奴性的结果。鲁迅对待小说中的人物,一贯的态度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孔乙己如此,阿Q如此,华老栓如此,祥林嫂如此,闰土也如此。
综上所述,作者正是通过闰土的变化来展现文本丰富的内涵,来揭示文本深刻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