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头疼(一):皇权与相权之争(1)

宰相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随着古代朝代的更替,宰相的正式官名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大司徒、侍中、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多达几十种。

据历史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宰相的官职,例如太宰、尹、太师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相”的这一名称就出现了,例如齐国的管仲,赵国的蔺相如等。

但是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丞相)才作为一项制度确定下来。此时,丞相的权力非常大,史书上称为“辅天子,理万机,典百官……”。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过大的相权往往会对皇权产生一定的威胁。

然而,秦始皇可不傻,他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怎么会容许自己身边有这样一个人存在呢?所以,在秦朝,有丞相左右二员,彼此制衡,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又设御史大夫一职,作为丞相的助手(也成为副丞相),负责监察系统,监察百官;加上掌管军事的太尉,我们称之为“三公”。虽然丞相制度名义上规定有两人,但是在现实中往往并不是这样,通常两个名额会空缺一个。

由于暴政,导致秦朝二世而亡,继而建立起汉朝,“汉承秦制”。布衣出身的刘邦继承了秦朝大部分的制度,包括“三公”的设立。汉朝初年,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都是从跟随刘邦起义的功臣中任命宰相,如:萧何、曹参等。这些人都立国战功,是开国元勋,享有很高的爵位。现在,皇帝委任他们为丞相,就导致了相权过盛,皇权受到威胁。尤其是汉武帝即位时,年纪比较小,在朝堂上丞相几乎把持着行政大权。

后来,随着汉武帝的长大,他开始慢慢的削弱相权。第一,武帝频繁的更换宰相。据记载,武帝在位54年,先后为相者13人。第二,破格选用人才,任用出身低微的士人参与国政。第三,任用左右的亲信组成中朝(也成为“内朝”),掌管决策。丞相等三公逐渐沦为“外朝”,成为执行者。

随着历史的发展,到了隋唐时期,皇权与相权之争又发生了一些变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皇帝也头疼(一):皇权与相权之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