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唐》之八十九

发动神龙政变、再造李唐的五大臣,怎么也没有想到,武曌已经不在了,她遗留下来的政治势力仍然有置人死地的力量。

当年武曌让武李联姻的法子,这时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重出江湖的武三思,就是安乐公主的公爹,也就是皇帝李显的亲家翁。有了这层关系,李显当然对武三思的信任多过了五大臣。况且,当权者对于五大臣这样的搞阴谋诡计的行家里手当然不可能真正信任,即便是曾经的战友,也已经时过境迁。

如今安坐禁宫中的李显,会不时想着,有五大臣这样的危险分子存在,说不定哪天会把神龙政变再来一下子。当初他们有多能干,现在看来就有多危险。

所以,五大臣必死无疑。

于是,李显不断地纵容韦后、安乐公主干预朝政,不断地增强武三思的政治力量,就是为了达到清除隐患的目的。

能在这个场子里混的人,谁也不比谁傻多少。

就这样,武三思以比武曌当权时更快的速度强大起来,一边与韦后、安乐公主打得火热,一边不停地接受来从皇帝李显的赏官赏权,像是充气的气球一样迅猛地膨胀。

人红了,自然就会有更多的人靠上前来。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崔湜、郑愔;这二人,在今后的政治舞台上将继续他们的演出。

武曌的秘书兼近侍上官婉儿,在武曌被拉下台后并没有失势,反而被李显封为婕妤,这个聪慧的女人看到了武三思的价值,投怀送抱地当了武三思的情人兼智囊。

另外,那些投机分子就更是拼了命地也要投靠到武三思的麾下。有了班底,武三思陆续把一些李显的旧部调回了朝中,尽快把他们安排入了相,掌握了一些重要的位置。

很快,武三思就有了足够的力量来对付五大臣了。经过慎密地筹划,武三思很从容地拿出了一整套对付五大臣的流程,呈给了李显。

一天上朝,李显宣布,鉴于五大臣再造李唐的巨大功劳,决定将五人全部封王,并给了他们不必天天上朝的特权。

这一道圣旨对五大臣来说不啻当头劈下的天雷,穿上御赐的顶戴袍服、接过金光灿烂的赏赐,五人根本就没有一点封王的喜悦。因为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们都在这种“明升暗降”的政治把戏中被文雅地踢出了权力中枢,从此就只能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象神龙政变那样的红刀子进白刀子出的简单粗暴的斗争方式,只能在极端的情况下使用。政治场中,更多地是用这样优雅的方式解决问题。

封王当然只是第一步,估计五大臣王府的牌子还没挂好、大家的称呼都还没有来得及改过来,第二步就来了。因为以前一些工作中的错误和不足,有人发起了弹劾,于是五位王爷一起被贬,全部发到地方上当刺史。

接下来就是一场大清洗,凡是与五大臣走得近的朝臣几乎全部被贬斥,五大臣昔日在朝中建立的势力被连根铲除。

然后是第三步,五大臣被人揭发谋反,案情审明后,武三思极力怂恿李显杀掉五大臣。但这时,李显“慈悲”了起来,只是将五人流放,并未下旨杀掉他们。

政治世家走出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鸟尽弓藏的目的达到了,还要落下了一个仁慈的美名。或许,李显留下五大臣,是为了以后对付别的人;比如,现在如日中天的武三思。

而且,李显心里清楚,这个毒手没有必要由他来下,这个恶名自然有人去背。

这个人就是武三思。

昔日五大臣得志时,放过了武三思,以致有此败。如果这个时候的武三思放过五大臣,那岂不是加倍的愚蠢!

既然皇帝不肯当这个恶人,那就由我来吧。

于是武三思派出使者,以皇帝的名义假传圣旨,前往各地赐死五大臣。

五大臣中的张柬之和崔玄炜,因为年老体衰,经不住流放途中的颠簸和政坛失意的打击,死在了流放地。

另外三人,桓彦范、敬晖和袁恕己,全部被残忍地杀死

神龙二年,经过神龙政变而改天换地的大唐朝廷,在极短的时间内再一次地经历了巨大的变动。

又是另一番局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大唐》之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