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记错的话,是从19年1月14号开始阅读心理学书籍的,回首这一个月以来,从《这就是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这两本书中,自己的10大认知
认知1:“包装精美的”心理学是如何击败科学的心理学的。
论述1:在没有接触《这就是心理学》这本书中之前,一直以为那些“包装精美的”心理学,也属于心理学的一个细分范畴,对于血型、生肖、血型、性格分析;九型人格;性格色彩心理学;塔罗;算命;面相学;星座学等偶尔会乐此不彼
但是接触完这本书之后,才知道:超感官、超验的问题不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之列。
我们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辨能力,去识别那些“真相”。
认知2:看上去是因果的案例,其实是相关,避免一叶障目。
论述2:任何动作/行为的发生,并不单纯只是一个变量作用下的产物,比如:高中生能否升入大学和这个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有关
我们在分析事物的原因时,需要提防选择性偏差的发生;当只有相关时,应避免因果推论;要知道变量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认知3: 学会用“跃进模式和渐进整合模式”的视角,去看待我们的成长和我们的人生。
论述3:成长就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但是成功的次数远不及失败的次数,就好比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样,我们不能因为一次或几次的失败而否认自己,或者对自己失去信心,而应该是一个“长期主义”的观点去看待我们所经历的一切。
用最简单通俗的话语就是:量变引起质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滴水石穿等。
认知4:做决策时,需要学会降低因“鲜活性”,而带来的错误抉择。
论述4:在个人决策中,我们常常因“鲜活性”而被带偏,最常见的运用就是:营销文案,随处可见的广告以及微商朋友圈的客户见证
在做决策的时候,比如选报一门课程、购买商品时,不能盲目,可以被安利,但是千万不能被“种草”。
认知5:如何通过“学习的PQ4R原则”,提高我们汲取知识的能力。
论述5:PQ4R原则:预习-问题-阅读-思考-重述-复习,˙并且强调:重点放在思考-重述-学习三个环节上
给我的启发就是:汲取知识最重要的就是对所汲取的知识采取批判性的思维,而不是一味的接受和吸纳
最高效掌握知识的方式就是:将所学的知识分享给他人,并给出自己的思考和意见,同时进行相应的交流、讨论,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更新
本质就是:多看、多听、多汲取、多实践;辩证性思维、批判性思考,联机学习。
认知6:“格式塔心理学”得出的5个规律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运用(比如产品设计、logo设计、品牌中)。
论述6: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得出5个规律,分别是: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闭合律、共同命运律(由于不好展示图片,就没贴图片上去)
接近律:将最接近的元素组织在一起
即:人们对知觉场中客体的知觉,是根据它们各部分彼此接近或邻近的程度而组合在一起的。各部分越是接近,组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我们不采取这样的方式,可能导致的结果就是会产生“错误”的效果
【生活中的运用】在认知事物时,我们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倾向,为同类事物打上标签并不断强化,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们的认知成本,但有时也会因“群像”而忽视了对个体差异性的关注,造成片面或偏见。
相似律:将最相似的元素组织在一起
即:人们在知觉时,对刺激要素相似的项目,只要不被接近因素干扰,会倾向于把它们联合在一起。换言之,相似的部分在知觉中会形成若干组。
【设计工作中的运用】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我们在做笔记的时候,会通过层级的方式书写笔记,比如一级标题的字样、二级标题的字样,重点标记的内容等,就是运用了“相似率”的方式,方便我们“一目了然”,更快速、高效的抓住重点。
再比如我们常常用不同的字体、字号、颜色来区分文章段落标题跟正文,或者像下面这个案例,利用上下方向的箭头、箭头字体颜色进行分组
连续律:即便线条被截断,人们也会将其知觉为连续的,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往往倾向于使知觉对象的直线继续成为直线,使曲线继续成为曲线。
最常见的就是:排列在一起的元素,会被视为一个单一群组或模块,而且会比没有排列在一起的元素,让人觉得更有关联。亦或者是,我们会按照某种方式进行相应的排序、设计
比如:我们在做柱形图的时候,使用递增或递减的方式排列,柱形图的顶部会形成连续的线条,比非连续线条在视觉上会更清晰友好
(4)闭合律:人们倾向于填补小的空隙而将客体知觉为一个整体。闭合是指一种完成某种图形(完形)的行动。(闭合律也叫封闭性原理)
【设计工作中的运用】
非常多的企业Logo运用了闭合律,比如大名鼎鼎的IBM,看到Apple的Logo能想到这是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就是闭合律的作用。
知觉重组的过程中,为了使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大脑把缺失的那一口补回去了,所以哪怕缺了一口,我们也知道它是个苹果。
(5)共同命运律:人们倾向于将看起来朝相同方向运动的客体组织起来
比如:在工作中做同类分组传达信息时,给它一致的活动规律展现形式。比如同样功能按钮HOVER效果一样,不至于让用户分不清同类选项。文件夹拖动时同时选中的文件夹出现的反白背景及运动轨迹是共同命运原理最直观的解释。
【生活中的运用】为什么人们找伴侣或合作伙伴、招募员工的时候,倾向于找所谓“三观一致”或有共同利益追求的人,因为这样更容易形成“命运共同体”。现在看来,这也符合人们的知觉规律。
本质:我们就会发现格式塔原理的应用(5律)非常普遍,运用到产品设计当中,也几乎不会增加多大的工作量(开发量),但是他却能够很大的提高产品的友好度,让用户可以更加轻松舒服的接收产品所要传达的信息
同时,也可以尝试将格式塔原理带到自己的生活体验当中,去发现一些生活场景的规律,去感受一种有秩序的美。
在现实世界的视觉场景中,各种格式塔原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起作用。
认知7:连续性强化和间歇性强化对于管理者设计激励方案的启发
论述7:强化程序表,更多是对我们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部分强化程序表中习得的反应比那些在连续强化中习得的反应更能抵抗行为的消退。根据书中的4个强化类型表,一切强化可分为两大类:
连续性强化,即每次行为都受到强化;
间歇性强化,即只是部分行为受到强化。间歇性强化又可按照时间和比率的不同分为以下四种:分别为:
A、固定比率程序表:强化物在有机体做出一定次数的反应后才出现。每次强化后有一个停顿,且比率越高,每次强化后的停顿时间越长,如果事先没有训练做出大量反应,却将强化周期拉长,就会导致反应消退。强化按一定比率进行,如营业提成
B、可变比率程序表:强化物之间的平均反应次数是预先确定了的。强化按随机比率进行,如彩票得奖、赌博输赢
C、固定间隔程序表;强化物是在经过一个固定的时间间隔后,有机体第一次做出某反应时出现。强化与反应次数无关,强化是定期的,如: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每月发工资
例如,在计时工资制中,工资定时发放,在这段固定时间中,工人的反应并不会得到强化,工作的水平可能会下降。对于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厌恶性的条件强化物(如扣除薪金)来作为工资的补充
D、可变间隔程序表:平均时间间隔是预先确定了的,强化是不定期的,如随时进行的奖励、随时测验、随机点名
从效率上来说:
可变比率强化是最为有效果的,在每次加入强化物之后不会出现一定时间的反应停滞,会一直增加;
其次固定比率变化中,会在每次加入强化物后出现一定时间的反应停滞;
可变间隔强化中,反应数也会增加但是不如VR那样迅速;
效率最低的是固定间隔强化,在每次加入强化物后,会出现一定时间的反应下降,后来又会上升。
可变比率强化和可变间隔强化的好处在于使强化不可预测,从而使行为更为持久。
实际运用中:
管理者设计激励方案:对于管理者来说,弄清间歇性强化与连续性强化在反应消退上的差别,进而弄清不同的间歇性强化在反应消退中的精确数据,对于设计激励方案有着重要作用。
人类的行为,多数是经过强化而形成的操作性行为。也就是说,行为是可塑的。斯金纳把行为的可塑性作为他研究的依据,行为既然有可塑性,也就是说可以促使某种行为发生,或者抵制某种行为出现,这种愿望的实现恰恰是通过强化作用来实现的。与以往的理论不同处在于,斯金纳强调,强化作用不是取决于强化物的有无或大小,而是取决于强化物和行为的联系。相倚性联系的建立是强化不断延续的结果。
认知8:实现高效学习和记忆的6个方法——学会正确地对知识进行编码和提取
论述8:记忆是指在初始信息(如刺激、图像、事件、想法或技能)不再呈现的情况下,保持、提取或使用这些信息的加工过程,它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使你有意识地回想起个人的和集体的过去,还能使你每天的经验具有连贯性。
无论什么类型的记忆,如果要被唤起或者是使用,需要涉及三种心理过程:编码-存储-提取,关于记忆的模型,有三个重要的方面: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包含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从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中获得的所有体验、事件、信息、情感、技能、单词、范畴、规则和判断等的储存仓库,它构成了每个人对于世界和自我的全部知识。
长时记忆分为两个不同纬度: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外显记忆,也叫意识记忆,由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组成;内隐记忆,也叫无意识记忆,它包括启动、程序性记忆、条件反射三部分
关于记忆的背景和编码,对于记忆的作用,更多体现在编码和提取的过程
针对如何使得我们的编码过程和提取过程匹配得更好,我们可以采取的方式有:编码特异性,适当传输加工
(1)编码特异性
指的是:将编码时和提取式的情境相匹配。可以运用加工水平理论使得编码过程和提取过程更加匹配。
加工水平理论提到:如果加工涉及的分析、理解、比较和精细处理越多越深,那么记忆效果越好。同时将编码和提取的任务相匹配。
比如:根据词语形成视觉图像。通过形成图像化,辅助记忆。比如通过记住地图的位置,从而辨别建筑之间的方向。
比如:语义编码,基于刺激的意义进行表征。比如通过记住单词的分类是属于水果类、还是电器类,从而更好地进行一系列单词的背诵。
(2)适当传输加工
指的是:将编码和提取的任务相匹配。
比如阅读这件事,我们可以在读书之前,给自己设立5个最想知道的问题,带着这5个问题进行阅读和思考,读完之后,再同样地用这5个问题进行自我测验,从而实现编码与提取的任务的匹配性。
状态依存的学习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状态依赖性方式进行学习,即:将编码时和提取时的心理状态相匹配。调整个人的身心状态,努力使自己在学习知识与使用知识时的状态保持一样愉悦状态。
基于上面的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实现高效的学习与记忆呢?
精细化: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并且最好是通过类比法、图像法等方式,为知识之间建立更深入的联结。
知识组织:脑图和笔记是知识组织的两大工具。没有经过总结和提炼的学习,都是耍流氓。很多朋友看完了一本书,听完了一场在线的讲座,也就结束了,从来没有进行总结与提炼,更不要说根据学到的东西制定下一步提升计划了。所以,也就有那么多人读了那么多书,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休息:这也是间隔重复学习法的精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合理地休息与停顿,更不要疲劳性学习。学习过程中最有效的休息就是按时睡觉,当然,也要按时起床。
书中有提到,编码特异性原则和系列位置效应,即:
当我们对记忆进行编码和提取时,如果我们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最为有效(编码特异性);同时根据系列位置效应的普遍性(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在进行学习的时候,我们应该将更多的注意力和精神聚焦在中间的内容上。
应该怎样实现高效的学习与记忆呢?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法:
(1)精细化: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并且最好是通过类比法、图像法等方式,为知识之间建立更深入的联结。
(2)生成与测试:自我回想与总结。我们要学会自我提问,自我测验。通过有效的问题,来驱动知识学习的验收与反馈。
(3)知识组织:脑图和笔记是知识组织的两大工具。很多朋友看完了一本书,听完了一场在线的讲座,也就结束了,从来没有进行总结与提炼,更不要说根据学到的东西制定下一步提升计划了。
(4)休息:这也是间隔重复学习法的精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习合理地休息与停顿,更不要疲劳性学习。学习过程中最有效的休息就是按时睡觉,当然,也要按时起床。
(5)匹配学习与测验的情境:将学习与测验的情境尽可能匹配,你的记忆效果会更好。这一点,对于学生更有参考价值。
(6)避免学习错觉:简单复读材料、随意性做标记是学习的两大错觉。简单性地重读材料,而不对材料进行加工提炼,没有经过高效编码的学习,是很难形成有效的长时记忆的。随意性做阅读标记也一样的,有些人喜欢在书上随意性标记,但是这种缺乏思考的自动化的行为也是难以奏效的,倒不如多写一些你阅读学习时的感悟、想的问题,可能更有助于形成知识的记忆。
认知9:格赖斯关于“会话的合作原则”对于我们沟通的启发
论述9:语言生成即关心人们说什么,也关心为了产生相应信息人们需要经历怎么样的过程。
语言生成包括手势和书写,其角色包含说话者和听者。
格赖斯关于语言生成格言的内容,主要包含四个内容:量、质、关系、方式
量:让你说的话所提供的信息恰好满足需要(为了当前的交流目的)
质:尽量让你所说的话正确,计划说每句话的时候,需考虑这句话所基于的证据
关系:让你说的话前后相关联
方式:避免表达模糊和歧义,让你所说的话简洁、有序
合作原则
在所有地语言交际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着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格赖斯称为:会话的合作原则,此原则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要符合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对于说话者而言,我们需要考虑话语所针对的听众,以及你与你的听众分享哪些知识,即:说话者所产生的话语应该适合正在进行的交谈的背景和意义
同时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说话者,需要依赖于你对听者可能知道和可能理解的东西有一个精确的预期。任何交际过程都涉及交际意图,任何成功的交际都取决于听话人对说话人交际意图的准确理解。
说话前:需要对听者的认知、知识、眼界等做一个简单的评估,即听者所处的纬度;对于说话者而言,需要时刻知道你们交流的目的是什么。即:基于纬度、目的之上的交流。
说话中:条理清晰,简洁明了,逻辑清晰,有理有据,切忌词不达意,逻辑混乱
违反合作原则所带来的影响
格赖斯的会话含义具有审美性,其产生和推导过程实质上就是理解和欣赏美的过程。此外,在一定语境下,通过借助合作原则,人们有意识地构建话语的含蓄、幽默、均衡美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实现交际意图
人们在言语交际中通常会违反合作原则以达到含蓄、幽默和均衡美的效果
认知10 :面对决策,你是选择做利益最大化者还是知足者。
论述10:研究框架基于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判断和抉择过程实际是信息处理过程,该过程有四个环节: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反溃。主要研究内容是探索和描述人们在“判断”和“抉择”中是如何具体进行每一个环节的。
做决策的一个最自然的方法是,判断哪个选项会带来最大的利益或是哪个选择会带来足少的损失,对于知足者来说,面对一份工作,对于任务、所需,只要满足我的基本需求、刚刚好就行了;但是杜宇利益最大化者来说,他们对工作结果有较低的满意度,而且在震哥哥过程中更加悲观,感到压力、焦虑、担心甚至抑郁,同时,对于好工作的高要求带给利益最大化者相当大的心理负担。
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什么使得大家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决策结果呢?
在高度不确定和极其复杂的现实决策环境中,人的知识、想像力和计算力是有限的。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
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而在对未来的状况作出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所谓知觉上的偏差,是指由于认知能力的有限,决策者仅把问题的部分信息当作认知对象。
对于知足者来说,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愿费力寻求最佳方案;
对于利益最大化者来说,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决策者往往厌恶风险,倾向于接受风险较小的方案,尽管风险较大的方案可能带来较为可观的收益。
面对这个问题,给到利益最大化者的建议就是:
当你开始找工作时,你可能回过头来想想利益最大化者和知足者的区别,从而使你做出一额能让生活达到平衡的决定。
同时,在决策的认知和主观心理过程,关注决策行为背后的心理解释,而不是对决策正误的评价。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应该在判断和选择中信息的处理机制及其所受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提炼出理性决策理论所没有考虑到的行为变量,修正和完善理性决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