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层1: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

网络发展的一点点历史回忆

阿帕网(ArpaNet) --> 因特网(InterNet)

1969年,在美国国防部的资助下,建立了一个只有4 个节的ARPANET(阿帕网),连接了四所高校

ARPRNet(阿帕网)是Internet的前身,起源于美国,是美苏冷战的产物

以太网的一点点历史

简单来说,以太网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的一种通信标准,用于在家庭等本地环境中连接计算机和其他设备。这个本地环境被定义为LAN(Local Area Network),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局域网。在局域网网中,多个设备相连,设备与设备之间可以共享信息。

同期跟以太网技术竞争的还有令牌网技术,只不过干不过以太网,慢慢被淘汰了,所以现在看到的局域网基本上是以太网或者以太网技术的扩展。

互联网可分:广域网,局域网

局域网可分:有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

有线局域网目前就是以太网(现在已经没啥令牌网的事儿了),无线局域网就是以太网技术的变种

以太网的数据帧

习惯上把以太网的数据帧叫MAC帧,因为跟MAC地址都有关系。(注:除了局域网数据链路层里面以太网的MAC帧,还有广域网数据链路层的PPP帧,两种数据帧的设计思路是不一样的,不要以为所有链路层数据帧都是MAC帧,视野得打开)

MAC帧有两种主流标准:*DIX-Ethernet-V2IEEE-802.3。DIX-Ethernet-V2是1982年三家公司DIX(某三大巨头公司首字母结合)针对以太网设计的V2版本数据帧格式标准;IEEE-802.3是IEEE在1983年针对DIX-Ethernet-V2的一种扩充版,兼容前者。IEEE-802.3貌似设计得有点繁琐,实际上用得不多,大概是要被自己的“前辈”干掉吧…

DIX-Ethernet-V2的MAC帧格式标准如下:
链路层1: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_第1张图片

相关硬件软件

Wireshark是一个网络包分析软件。网络包分析软件的功能是截取网络封包,并尽可能显示出最为详细的网络封包资料。

破主机若干(hhh),H3C交换机

实验过程

链路层1: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_第2张图片

链路层1: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_第3张图片

实验组网细节
链路层1: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_第4张图片
配置地址细节
链路层1: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_第5张图片

实验结果

步骤1交换机配置清空操作:

reset saved-configuration   // 选择y
reboot          // 先选n后选y

链路层1: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_第6张图片

步骤2主机ping
链路层1: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_第7张图片
链路层1:以太网链路层帧格式分析_第8张图片

步骤3报文分析:
(1) ICMP报文
(2) 略
(3) 网卡在接收MAC帧时,自动去掉了前导符,起始符和数据校验字段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实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