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22

昨天去医院检查。对流程和经验有了新的认识。现在进出公共场所都有管理要求,我去了一个地区的两家医院,两家医院对进入人员的管理流程就是两个。一家是从入口开始管控,一次管完,分成两个环节,因为要查验两个内容。另一家,也是两个关口,但是身份的查验是放在了进入大门之后,这样会给非病人留下一个管理缺口,不用管好两个查验内容就能够进入。

待到排队就医时,看到就诊的科室,居然没有叫号系统,都是安排了护士手工根据挂号情况叫号。出诊医生就按照一批一批的病人进行初步检查,初步检查完后,会个性化地给出下一步的检查建议。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就直接在小方块的纸片上直接写出来,也不开正式的检查单,然后就到旁边的一体化检查室排队检查。检查毕,再拿着检查单回来看结果,给出最终的诊疗方案,这个时候,才正式开单结算。最后病人完成结算单,拿回结算凭证。整个的诊疗过程,忙而不乱,过程中,出诊的专家还能够抽出时间给带的徒弟讲讲如何诊断,特殊的病例自己看过,徒弟照例再看一遍。从我个人先入为主的观念来看,这种没有数字化的方法无疑是落后的,但从个人体验的角度看,它又是高效的。每个病人都得到了照顾,有人在就诊过程中管你,关切你的病情。相关的团队人员也在正常运转,大家都能顺畅地进行配合。流程赋予每个人的职责都是围绕病人设计的。想到了那句“存在即合理”。

过程中,出诊医生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力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化境的地步,在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下,能对着不同的病人展现出不同的对话模式。有高调的吼声,也有温柔的低语,还有平和的建议。在如此繁杂的环境中,练就这个功夫,是在了得。当然,她讲的话,简短、干脆,不多说,尽量保持高昂的状态。

我想,这给我的启示是,永远不要自以为是。要看到现场的运转,走到现场看清楚才有发言权。另一个是,观察生活,一定会有惊喜等在那里。

坏习惯清单没有变化,继续执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日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