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张配速截图说起:日常跑步也需要组合

这是一位跑友的朋友圈图片截图:

10公里晨跑,用时57分钟,平均配速541,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配速相差接近2分钟。另外一张图片显示,步频为182步/分钟,最大心率155次/分钟,平均心率131次/分钟。

这位跑友55岁,身高不到一米七,跑步一年半,全马成绩4小时28分,体重从150多下降到124斤。

从截图上看,他的晨跑分成了四个部分:热身慢跑2公里,然后加速跑2公里,正常配速持续跑5公里,最后再次加速跑1公里。

图上看不到的是:他家住在体育场附近,每次走进田径场就开始跑步(用慢跑直接热身);三年前椎间盘突出发作过一次,所以,他跑完步习惯沿着田径场倒着走一两圈。

最初认识这位跑友是在2020年夏天,他只能走一段跑一段,喜欢在拉伸区域陪大家聊天,问长问短。

2021年年初他能够一口气跑5公里,但配速只有六分半左右;2021年夏天开始跑10公里,每个月跑量200公里。经常连跑7天,被大家戏称为“老马驹儿”。

从这位跑友身上,大家能够特别明显地感受到跑步能力的巨大进步和跑步效果。用通俗的话说:这个家伙练出来了。

那么,同样都在跑步,为什么不少伙伴“练不出来”呢?为什么有的人跑步效果不理想、速度长期得不到提升?

我想,答案就在上面那张截图上:

1、跑步需要刺激,不能总是按照最舒服的速度跑

身边有不少人喜欢从头到尾轻松跑,兴奋度不够,运动强度不够,身体的各项机能未能充分调动起来,跑步效果大打折扣。

用这位跑友的话说,“每次跑步总要有一公里快的”。就是那一公里,让自己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让身体记住那种状态,慢慢形成记忆,最终完全适应。

2、热身慢跑必不可少,没有慢跑就没有加速跑

有的跑友为了发朋友圈的时候看上去配速不错,常常一开始就按照巡航配速跑。这种习惯非常不好。

日常跑步,身体机能需要一步步调动,慢跑热身的过程就是身体启动的过程,应该每次保证10到15分钟,尤其是冬夏两季。

这位跑友有能力用5分以内的配速匀速跑完10公里,但他每天依然用6分半的配速启动跑步。

3、加速跑和减速跑都有放松的作用,跑步的最后一段不妨多尝试

多数跑友习惯每一天的跑步加速一次、最后500米减速跑,其实,加速跑适合在热身慢跑之后,也适合在长距离持续跑之后。

已经跑过一段长距离(比如这位跑友巡航速度持续跑5公里),身体肌肉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僵硬,此时,加速跑一段距离反而是一种调剂,放松效果不亚于减速跑。

当然,最后阶段的加速跑之后至少要走一走,不要马上停下来。

4、跑步一小时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指标,过犹不及。

初跑者最怕跑不动,长期坚持跑步的人最怕跑得没完没了。跑不动可以快走,跑得没完没了却只会损伤身体。

日常跑步,低于半小时,跑步效果持续性差;高于一小时,又容易疲劳过度,所以,一小时是衡量跑者跑步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除了一周一次或者一个月一次的长距离耐力跑,其他时候还是悠着点儿吧。能够持续奔跑一小时,你已经很优秀。

有人说,跑步嘛,不需要学习,说跑就跑。事实上,这是对跑步的误解。

要想跑出效果、跑出成就感,跑者需要了解各种跑步知识,通过不断训练和感悟,才能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跑步组合,跑出自己的节奏。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一张配速截图说起:日常跑步也需要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