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高通下一代8295/8255平台,一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已经打响。
目前,各大域控制器厂商、汽车软件厂商围绕高通8295/8255平台,已经推出了诸多的解决方案,以抢占下一代高性能SoC带来的全新市场红利。《高工智能汽车》了解到,诚迈科技旗下子公司智达诚远基于高通8295/8255平台,已经完成了中间件产品的开发,推出了全新的智能座舱域软件平台FusionEX7.0。
这背后,智能座舱系统正在从单一功能的“堆砌”上车,进入产品深度融合、强调沉浸式座舱体验的3.0阶段。同时,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也已经开始向跨域融合时代迈进,舱驾一体、中央计算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AI算力高达30TOPS的高通8295,成为了众多车企提升智能座舱功能体验的重要“武器”。
“智能座舱单一功能的竞争时代已经结束,接下来竞争的核心将围绕‘系统级解决方案’进行。”诚迈科技浩瀚研究院院长施舜尧表示,在保证系统稳定性、用户体验等前提下,谁能够帮助整车厂以最优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实现智能座舱产品的量产落地,谁就有机会领跑智能座舱市场。
诚迈科技浩瀚研究院院长施舜尧
在“第三生活空间”的概念指引下,智能座舱对于更实时、更逼真的3D体验需求正在激增。目前,包括奔驰、通用、集度、上汽智己等都在智能座舱当中使用了3D引擎,使交互更加直观、立体。未来,3D交互还将结合车内外不同场景和多模态交互,如全息、AR、VR等来提升用户体验。
施舜尧表示,汽车人机交互正在从过去的2D被动割裂状态,向3D沉浸式体验转变。比如特斯拉正在将包括增强现实类型的游戏加入车内,而国内整车厂也在相继引入一些大型的3A游戏“上车”以及接入座舱互动游戏。
“伴随着汽车座舱中屏幕数量不断增加以及高性能计算平台的普及,以3D 画面、沉浸式交互为特征的智能座舱为驾乘者带来了更好的用户体验,也成为当下座舱HMI设计与开发的焦点。” 施舜尧表示,通过3D化设计,人机交互更为顺畅、自然,用户体验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不过,实现高质量的3D HMI需要图形渲染、动画处理等复杂的技术支持,同时还要考虑语音识别、眼球追踪、语音控制等交互方式的复杂性。
此前,诚迈科技旗下子公司——智达诚远围绕视觉3D交互、多模态交互等,打造了一系列的系统级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3D车载套件,还可以联合多家生态企业,快速助力主机厂打造量产级的3D HMI方案。
另外,需要特别提及的是,智达诚远基于2D/3D多屏融合技术,在3D HMI交互模式下,同样支持2D交互生态的导入,确保汽车厂商可以更好地实现从2D向3D技术的升级。
可以预见,伴随着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升级,以及3D、多模态交互等技术的应用,智能座舱正在向以乘客为中心的第三生活空间迈进。
上述变化的背后,汽车电子电器架构正在往中央计算-区域控制架构演进,基于充足的计算资源、SOA软件架构和超高速带宽,大模型、生成式AI等上车成为了可能,并且正在进一步驱动座舱体验持续进化。
不可否认,智能座舱正在往场景多样化、体验个性化等方向发展。对于整车厂来说,面临着“既要打造单车的特色、又要保证车型风格的一致性并且降低差异化的投入成本”的难题。
与此同时,伴随着智能座舱功能的日趋增多和不断融合,整个系统软件开发的复杂性也在急剧增加。同时,芯片越来越强大、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如何利用软件充分挖掘芯片NPU、GPU、DSP等硬件性能,更好地实现软硬分离等已经成为了智能座舱市场面临的痛点。
施舜尧表示,通过SOA的软硬件分离,整车硬件可以通过各个操作系统承载服务固化,有效减少整车多操作系统带来的生态碎片化问题。此外,通过SOA固化后的服务组合,可以更高效地打造更多智能座舱的组合场景,也可以通过整车OTA持续更新个性化体验。
智达诚远专注于打造智能汽车软件解决方案,目前已经打造了整车SOA服务框架及解决方案,并且打通了智能座舱与其他域融合的协议栈方案。
“智达诚远已经协助客户量产了国内首个支持SOA的智能座舱项目。” 施舜尧介绍,智达诚远还从3D交互、AI数字人等智能场景,围绕智能座舱的多模态交互,打造了对应的系统级解决方案。
其中,全新升级的智能座舱域软件平台FusionEX7.0,支持软硬分离和模块化架构设计,目前已经适配高通、瑞萨、芯驰等主流车规级芯片,包括高通8295/8255芯片,可以从底层为座舱功能的打造和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据了解,FusionEX7.0的核心系统AMCore包含了保证系统安全和稳定性的37个模块、49个用于汽车相关业务应用的子模块,支持SOA服务框架,并且加入了动态资源管理技术,可以根据场景的优先级动态调整整个硬件的资源,确保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
此外,还提供基于市场主流芯片平台打造的2000+个核心底层软件Patch,对启动、安全、存储、多媒体、显示、摄像头等核心模块进行加固。
施舜尧表示,FusionEX7.0最大的亮点就是首创了四大创新软件引擎,分别是基于NPU的AI视觉引擎AMLightning、基于DSP的智能语音引擎AMsound、基于GPU的HMI增强显示引擎AMDisplay、基于H.256的自定义车载互联引擎AMPlay。
1、HMI增强显示引擎AMDisplay:基于Unreal 3D游戏引擎开发,提供了3D仪表、3D AI数字人等丰富3D车载套件。同时,基于GPU超显技术,可提供60Hz和200万面的3D画面显示,引领从2D HMI到3D HMI的技术升级。
2、智能语音引擎AMsound:支持系统降噪、多指令双讲同步执行、音区隔离等功能,最大的亮点是内置了行业领先的算法,可以充分挖掘芯片自带的DSP能力,无需外置DSP和DRAM,芯片内部的SRAM就可以完成语音算法运行,整套成本相比竞争对手降低了30%。
3、AI视觉引擎AMLightning:通过量化感知训练、自定义算子及算子融合等技术,可以充分发挥芯片的张量计算能力,实现算法加速、算子定制、算法调优等能力。比如同样是基于高通平台,AMLightning可以提高20-30倍的推理效果。
4、自定义车载互联引擎AMPlay:可以实现自适应分辨率及超高清低延时传输,传输速率达到1000Mb/s,可以为车厂打造独有的互联生态系统。
同时,随着大模型的兴起带来的智能化变革,大模型GPT交互相比当前的语音交互更加智能、更加“拟人”化,这也使得3D数字人在智能座舱内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施舜尧表示,未来智能座舱内的驾驶员及乘客都可能配置一个基于大模型交互的3D数字人,并随着未来基于云端大模型的Long Chain交互方式,为智能座舱提供更精确、更实时的“决策”,满足智能座舱场景下多样化的客户需求。
智达诚远在车机前端边缘计算以及云端大模型计算等方面,都已经研发了针对GPT交互模式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在车机端提供基于车机平台的数字人相关模型设计、开发、压缩优化、移植以及系统调优等方案,助力汽车厂商形成数字人的“决策脑”。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搭载智能数字座舱(大屏+语音+车联网+OTA)前装标配交付795.05万辆,同比增长40.59%,前装搭载率为39.89%。
接下来三年内,智能座舱的搭载量将持续保持上升的态势,并且逐步向中低端车型渗透。在这一过程当中,能够帮助主机厂降本增效且快速实现量产交付的系统供应商,将有机会成为全新汽车供应链体系的新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