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请你重点培养孩子的这3个能力

在2020年第一期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学术刊物《China Economic Journal》中,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专家学者调研发布了一篇论文——《人工智能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文中指出:到2049年中国将有2.78亿劳动力(不同应用率下结果是2.01亿至3.33亿)被人工智能替代,占中国当前就业人数的35.8%……

时代的车轮已经滚滚而来,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你为你的孩子做打算了吗?

最近看到日本金泽工业大学虎之门研究生学院教授三谷宏治,所写的《有限管教》一书,受到很多启发。特别是在顺应未来新时代需求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孩子自主性、决策能力、自信心方面,作者的很多思考和实践,非常值得中国家长借鉴。

01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其实,就算没有上面这篇论文,从这几年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不管多么复杂的工作,不管该岗位需要处理多少信息,只要可以流程化处理,都将被人工智能或者机器人陆续代替。

只有胜任那些工作——无法用数字、公式、文字简单量化的工作,无法流程化的工作,需要依赖人的判断才能完成的工作,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反而越来越需要的工作——的人,才能不被时代淘汰。这些人具有灵活性、不拘泥于固定模式,能够降低人工智能的使用成本。

因为人工智能只能处理明确的信息,但却不能创新。新事物在被创造前是无证可考的,只有经过人类的思考、不断实践试错后才能实现。

也就是说:未来最需要的是在试错后可以创造出新事物的人才。如果孩子拥有这样的能力,那么未来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02 决策力×想象力×生存力=试错能力

1、学校的教育并不足以培养孩子的试错能力

在作者三谷宏治先生看来,学校的教科书往往是教学生,先从明确问题和制定计划出发,以此解决遇到的问题。这种思路对流水作业、需要把控质量的传统制造业是有用的。但对未来的企业和社会来说,比起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发现问题。

为了发现问题,我们首先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并加以分析,了解当前的情况后再设定目标。最后,你需要定义该问题属于哪一领域,并从该领域开始问题式搜索。做完这些步骤后,你或许才能进行彻底的现场观察,并设计试制品。

这种思路,其实是一种设计思维,这才是高效试错的方法,才是当下的年轻人应该学习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想让孩子拥有试错能力,必须具备以下3种能力,而这3种能力更多来自家庭中的日常训练:

(1)决策力:为了在更多的新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能够为此进行调查和思考的能力

①不要剥夺孩子的决策力,家长要提出建议而不是直接回答

大家都知道培养孩子决策力的重要性,但是当孩子问父母问题时,父母却经常表面上给出建议,实际上直接给出答案。比如:“如果你这样做,爸爸妈妈也不会反对”,看似云淡风轻,但其实还是以自己的好恶给孩子下了指令。

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自我思考是一件没用且麻烦的事情,因此他就会成为一个完全依赖家长,只会问“我该怎么做”的人。

而与此同时,父母却在暗自抱怨:“我的孩子真是优柔寡断,什么事情都要我替他做决定!”——明明是父母剪断了孩子的翅膀,到头来却怪孩子不能展翅高飞。

所以,父母应该教给孩子的是思维方式和寻找答案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自己做出决定,并且有责任监督孩子是否正确地执行了这一过程。

在作者三谷宏治先生家中,但凡遇到需要做决策的事情,孩子们都要经历提供众多选择,然后逐步筛选的过程。

比如作者的女儿想要上补习班,作者要女儿自己做调查。女儿通过采访朋友和实地考察,作出报告:“乙补习班不错,因为该补习班的老师同时开日语、数学、英语3门课程,每月的资用是××元.”于是女儿上了乙补习班。

几个月后,女儿发现乙补习班进入了尖子生的训练模式,难题多,基础问题少,不再适合自己,于是提出要报一个一对一辅导班。

于是作者让女儿再给出一份报告。女儿这次直接去了几个被列入考虑范围的补习班,用同一个问题向老师们提问,结果只有丙补习班的老师(他是一名做兼职的学生)非常仔细地解答了她的疑惑,所以她决定选择这家补习班。

另外,一对一辅导班每月的补习费,比最初的规划多了约4万日元,作者让女儿自己承担一半儿。

这并非作者刻薄,而是作者深知:如果想让孩子真正有所学习,那么就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做出的决策是有成本的。这样的锻炼才有效。

看到这里我不禁感叹,当我们的孩子需要报辅导班时,我们是如何操作的呢?有多少人发现,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培养孩子决策力的机会呢?

②认真倾听,培养沟通力和决策力

想要拥有决策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一个1分钟演讲的妙招。即:全家人每天进行一场“1分钟演讲赛”。 每人用1分钟的时间讲出今天遇到的事情以及所思所想,然后周围的人针对演讲内容逐一提同。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首先训练1分钟不插嘴,认真听。其次训练了演讲者的语言组织能力。

另外,平时父母总是单方面地问孩子“怎么样”,从来没有主动为孩子创造可以独立思考和认真表达的机会。通过“1分钟演讲赛”,大家明显体会到家人之间的距离瞬间被缩短了,彼此发现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事情!虽说每人只能演讲1分钟,但获得的信息比平时的10分钟还要多。

(2)想象力:不拘泥于常识,善于发现新事物且愿意深入探究的能力

作者三谷宏治先生认为,家庭是孩子开发想象力的起点。孩子本来就充满创造性,但在学校和家庭生活中,他们的创造力却经常被剥夺。比如:攀爬架这种让孩子拥有自由度很高的儿童娱乐设施,在家长“太危险了!”的呼声中,逐渐减少。还有沙坑本来是一个非常有利于开发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设施,却因为一些爱整洁的家长,让孩子错失良机。

即使这些设施并未减少,又有多少孩子会真正痛快尽兴地使用它们呢?孩子大部分的时间用来拼命学习、应对考试了!

父母为孩子提供了无微不至的保护,但凡孩子做点什么,父母都会忧心忡忡,追在他们后面,生怕出事。让孩子只在设定的范围内玩耍,忙于参加各种学习班,这样的生活怎么可能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

在作者看来,如果真的很在意孩子的想象力,父母必须改变自己。大胆表扬孩子的“异常举动”,在孩子与他人不同时,予以鼓励和认同。当孩子的脚步声吵到邻居时,不要如临大敌,只需告诉孩子动作轻一点儿,然后跟着他一起边走边唱吧!

(3)生存力:不管失败多少次,都能够快乐而勇敢地继续实现自己想法的能力

作为父母,我们很容易陷入自我悖论之中:好好教育孩子的责任感很强烈——对孩子过度保护或过度干涉——剥夺孩子的多项能力——孩子无法独立生活——感到自已失职,自罪自责…

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和过度干涉,孩子被剥夺的能力越来越多:自我判断力、主观能动性,想象力、积极性、人际沟通能力等。在这些能力中,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可以说是生存力的基石。

要想激发孩子的干劲儿,父母必须放心地把任务委托给孩子。委托的规则是:好好设定时间、范围,清楚地告诉孩子做某事的方法,剩下的都交给孩子自行处理。父母绝对不要在事后自己推翻规则!请及时鼓励孩子,同时避免类似于立即执行的指示语“现在马上做”,或者指导性的建议语“这样做比较好”。

允许孩子试错,允许孩子失败,然后给予支持,这才是父母的职责。

03 写在最后

有人说,今年就业找工作是过去十年里最难的一年,但却很可能是未来十年内最容易的一年。在时代的巨浪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粒沙,被裹挟在人潮人海中。我们不仅自己要奋力拼搏,更要教会孩子乘风破浪。

而教授的方法,不是将孩子护在我们的羽翼之下,让他们坐享其成,而是用我们的有限管教,启发孩子的无限潜能。世事艰险,但却万变不离其宗。当孩子拥有强大的决策力、想象力、生存力的时候,我相信他只想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未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请你重点培养孩子的这3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