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猜想录》(七)

本文是我的《“时间”是认识万物的尺度》一文的续篇(七),是在时间流逝中的随想系列,通过对在时间中发生和存在的事物,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从事物的整体、事物的现象和蕴含、事物的因果性、事物的变化发展可能性等方面,进行批判分析;通过对一些文学艺术作品有关人在时间中的人生系列、人生内容、人生意义和目的、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以及必然性的解读,加深对康德的“范畴”的“时间图型”的理解,佐证自己的“人类的时间意识是认识万物的尺度”的想法。

以“时间意识”认识事物,从静态和形式的角度,可以训练人的结构性的系统思维;从动态和内容的角度,可以训练人的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哲学思维,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澄清概念”,而“澄清概念”就是对“概念”进行“具体化、结构化、系统化”的分析和再综合,就象我们经常说的“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还是山”的过程。

时间猜想录之四十】“永远年轻”是一种“心理年龄”

《永远年轻》是一首励志歌曲,它唱出了人不屈服于“衰老”的命运,而是要战胜“衰老”,永远年轻地为实现人生的目标而去奋斗的这样一种信念。

“永远年轻”从自然的角度是不可能的,人的衰老是必然的自然规律。但从心理的角度却是可能的,我们就有成语描写了这一状态,例如“童心未泯”、“赤子之心”、“老当益壮”等,曹操更有千古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德裔美籍人塞缪尔·厄尔曼70多年前写的一篇只有四百多字的短文《年轻》,至今仍影响着我们,特别是许多中老年人把它作为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励志语录,反复呤诵。其中就阐释了何谓“年轻”: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的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

厄尔曼从情感、思维、意志力、信念等的心理的角度解读了“年轻”的涵义。我们不能抗拒“自然年龄”的衰老,但我们可以保持“心理年龄”的永远年轻!

有些人年轻,却已老了;有些人老了,却还年轻。人在时间中生活,“自然时间”和“心理时间”可以有相对性,这就拓展了中老年人的生活空间,丰富了中老年人的人生意义。

Forever Young - Alphaville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x411R7yq?from=search&seid=2806885615522665287

附:《永远年轻》英中歌词

Let's dance in style 让我们翩然起舞

Let's dance for a while 让我们尽情欢笑

Heaven can wait  天堂也得等著我们

We're only watching the skies  我们只是仰望凝视著天空

Hoping for the best  愿望有最好的结果

But expecting the worst  却作了最坏的打算

Are you going to drop the bomb or not 你到底是否即将要投下炸弹

Let us die young or let us live forever 让我们英年早逝,或让我们长生不死

We don't have the power 的确,我们没有实权

But we never say never 但我们绝不说:绝不

Sitting in a sandpit  坐在沙坑里冥想

Life is a short trip  人生只是一趟短暂的旅行

The music's for the sad men 这音乐是为了悲伤的人们而写的

Can you imagine when this race is won 你能想像得出当我们赢得这场战争

Turn our golden faces into the sun 我们以胜利者光彩荣耀的脸 面向太阳

Praising our leaders 赞颂我们的领导者

We're getting in tune 我们随著领导者的音乐起舞

The music's played by the madmen 当一群疯狂的人在指挥著音乐的演奏

Forever young, I want to be forever young 永远年轻,我想要永远年轻

Do you really want to live forever 你真的想活到永远

Forever -- and ever 永远,永远----

Some are like water  有人静若流水

Some are like the heat 有人热情如火

Some are a melody and some are the beat 有人是奏主旋律,也有人是打节拍伴奏

Sooner or later, they all will be gone 迟早,他们都终将漂逝而去

Why don't they stay young 为何他们无法青春永驻

It's so hard to get old without a cause 徒增岁月而没有奋斗的课题又情何以堪

I don't want to perish like a fading horse 我不愿像褪了色的马一般灰飞烟灭

Youth's like diamonds in the sun  青春就象阳光下的钻石

And diamonds are forever 而钻石是永恒的

So many adventures couldn't happen today 有太多以往的冒险犯难在今天已无法实现

So many songs we forgot to play 有太多的歌我们已经忘记怎麼去唱

So many dreams swinging out of the blue 有太多凭空而生的梦想

We'll let them come true我们要使它们美梦成真


配乐朗诵《年轻》- 塞缪尔·乌尔曼

https://haokan.baidu.com/v?vid=8540693384880185212&pd=bjh&fr=bjhauthor&type=video

附:《YOUTH 》——Samuel Ullman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

 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 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the love of ease. This often exists in a man of sixty more than a body of twenty. Nobody grows old merely by a number of years. We grow old by deserting our ideals.

 Years may wrinkle the skin, but to give up enthusiasm wrinkles the soul. Worry, fear, self-distrust bows the heart and turns the spirit back to dust.

Whether sixty or sixteen, there is in every human being's heart the lure of wonder, the unfailing child-like appetite of what's next, and the joy of the game of living. In the center of your heart and my heart there is a wireless station; so long as it receives messages of beauty, hope, cheer, courage and power from men and from the Infinite, so long are you young.

 When the aerials are down, and your spirit is covered with snows of cynicism and the ice of pessimism, then you are grown old, even at twenty, but as long as your aerials are up, to catch the waves of optimism, there is hope you may die young at eighty.

中文翻译《年 轻》——塞缪尔·厄尔曼

 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

 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的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东风。

 年轻,意味着甘愿放弃温馨浪漫的爱情去闯荡生活,意味着超越羞涩、怯懦和欲望的胆识与气质。而60岁的男人可能比20岁的小伙子更多地拥有这种胆识与气质。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了老人。

  岁月可以在皮肤上留下皱纹,却无法为灵魂刻上一丝痕迹。忧虑、恐惧、缺乏自信才使人佝偻于时间尘埃之中。

 无论是60岁还是16岁,每个人都会被未来所吸引,都会对人生竞争中的欢乐怀着孩子般无穷无尽的渴望。

  在你我心灵的深处,同样有一个无线电台,只要它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的时间中接受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远年轻。一旦这无线电台坍塌,你的心便会被玩世不恭和悲观失望的寒冷酷雪所覆盖,你便衰老了—即使你只有20岁。但如果这无线电台始终矗立在你心中,捕捉着每个乐观向上的电波,你便有希望超过年轻的80岁。

  所以只要勇于有梦,敢于追梦,勤于圆梦,我们就永远年轻!千万不要动不动就说自己老了,错误引导自己!年轻就是力量,有梦就有未来!

其它译作《青春》的中译版本:

《青春》——塞缪尔.厄尔曼

    第一种版本 王佐良译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情感;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如此锐气,二十后生而有之,六旬男子则更多见。年岁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至灵魂。忧烦,惶恐,丧失自信,定使心灵扭曲,意气如灰。

  无论年届花甲,拟或二八芳龄,心中皆有生命之欢乐,奇迹之诱惑,孩童般天真久盛不衰。人人心中皆有一台天 线,只要你从天上人间接受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号,你就青春永驻,风华常存。

 一旦天线倒塌,锐气便被冰雪覆盖,玩世不恭、自暴自弃油然而生,即使年方二十,实已垂垂老矣;然则只要树起天线,捕捉乐观信号,你就有望在八十高龄告别尘寰时仍觉年轻。

  第二种版本

  青春不是指生命的一段时间,而是指一种精神状态;它并不是指红润的面颊、透红的嘴唇和灵便的腿脚,而是指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感情,它是指生命的源头活水的清新之感。

  青春意味着在气质上勇敢多于怯懦,冒险进取多于舒适苟安。这在60岁的老年人中往往比在20岁的青年人中更为常见。人之变老不仅由于年岁的增长,我们之变老常常是因为放弃了对理想的追求。

  年岁也许会使皮肤增添皱纹,可是一旦丧失热忱,灵魂上的皱纹就会随即出现。忧虑、恐惧和缺乏信心会使人心灰意冷,意志消沉。

  无论是60岁,还是16岁,新奇事物对每个人都有吸引力;只要童心未泯,就会对未来有好奇心和享受人生的乐趣。在你的心中和我的心中都有一座无线电台:只要它总在接收人类和上帝发出的美、希望、鼓励、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就会永远不老。

  假如你将天线收起,使你的心灵蒙上玩世不恭的霜雪和悲观厌世的冰层,那么即使你年方20,你也老气横秋;然而只要你将天线竖起,去接收乐观主义的电波,那么你就有希望即使活到80岁死去,也仍然是年轻的。

  第三种版本

  人生匆匆,青春不是易逝的一段。青春应是一种永恒的心态。满脸红光,嘴唇红润,腿脚灵活,这些并不是青春的全部。真正的青春啊,它是一种坚强的意志,是一种想像力的高品位,是感情的充沛饱满,是生命之泉的清澈常新。

  青春意味着勇敢战胜怯懦,青春意味着进取战胜安逸。年月的轮回就一定导致衰老吗?要知道呵,老态龙钟是因为放弃了理想的追求。

  无情的岁月的流逝,留下了深深的皱纹,而热忱的丧失,会在灵魂深处打下烙印。焦虑、恐惧、自卑,终会使心情沮丧,意志消亡。

  60岁也罢,16岁也罢,每个人的心田都应保持着不泯的童心,去探索新鲜的事物,去追求人生的乐趣。我们的心中都应有座无线电台,只要不断地接受来自人类和上帝的美感、希望、勇气与力量,我们就会永葆青春。倘若你收起天线,使自己的心灵蒙上玩世不恭的霜雪和悲观厌世的冰凌,即使你年方20,你已垂垂老矣;倘若你已经80高龄,临于辞世,若竖立天线去收听乐观进取的电波,你仍会青春焕发。

  第四种版本 黄志坚 译

  青春,并非年轻岁月,而是一种心态;青春的特征,并非粉颊、朱唇、柔肢,而是毅力、激情、创意;青春是生命涌泉的清澈、激扬。

  青春,是指超越怯懦、勇气如虹,不图安逸、敢闯敢试。毅力若此,花甲多胜弱冠。年岁递增,非必老化;背弃理想,方陷残年。

  岁月留痕,只及肌肤;激情不再,皱起心灵。忧惧自卑,终致身心佝偻、精神萎靡。

  无论年少或年长,当怀好奇的诱导,像孩子般总渴求着:接下来的进展及驰骋人生的欢乐。

  人人皆有心灵的感官,只要感受源源来自人间与穹苍的启发,感应有关美好、希望、激情、勇毅和能力的信息,你就会朝气勃勃、青春无限。


时间猜想录之四十一】霍金的科学观与康德的认识论

霍金在《时间简史》一书中说:人们可以想像上帝在过去从字面上说的任何时刻创生了宇宙,如果宇宙正在膨胀,那么何以宇宙有一个开端似乎就有了物理的原因。人们仍然可以想像,上帝是在大爆炸的瞬间创生宇宙,或者甚至在更晚的时刻,以使它看起来就像发生过大爆炸似的方式创生,但是设想在大爆炸之前创生宇宙是没有意义的。大爆炸宇宙并没有排斥造物主,只不过对他何时从亊这工作加上限制而已!什么是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只不过是宇宙或它的受限制部分的模型,以及一套把这模型中的量和我们做的观测相联系的规则,这规则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

霍金这段话也可以说是他的科学观,它与康德的认识论极为接近。康德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人没有象上帝那种只凭借概念并且不受任何限制就能认识事物和创造事物的知性直观(就象《圣经》上所说的,上帝说要有光就有光)。人只有感性直观,而感性直观必须有三维时间和一维空间作为前提,感性直观的杂多材料才能出现,因此,人的认识能力是受时间和空间所限制,因此,人只能认识在时间和空间中事物刺激我们的感官所呈现出来的事物的现象,而对于事物本身,亦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我却根本不能去认识,因为我根本感知觉不到事物本身任何的东西。事物本身虽然不能认识,但可以思维它,并且可以以此引导我们不断追求知识的向前发展。

而事物的现象却是完全可以认识的,若我们要认识事物的现象并且让其成为经验知识,人就一定要在任何具体的经验之前,脑中就已经有了一套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认知规则,任何经验的材料都要经过这套认知规则的整理和加工(在规则之下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最终形成知识。而康德所指的认知规则就是四组十二种范畴(四组范畴基于“时间的系列、时间的内容、时间的顺序、时间的总和”这四类“时间图型”)。范畴作为认识事物的大原则普遍应用在一切经验之上,而具体经验因为有其特殊性,在范畴的统领下,具体经验也有其特殊的规律。


时间猜想录之四十二】“心理时间”可以将“过去、现在、未来”融为一体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不少“文青”对西方的意识流小说非常好奇,记得大一时,我们的语文写作课老师曾重点介绍过意识流小说,虽然现在已经忘记了具体介绍的内容,但“意识流小说”的概念却印象深刻,至今仍在记忆库里。

查百度,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在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小说类作品。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所提出。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不是以各部分互不相关的零散方法进行的,而是一种流,是以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意识流的方法进行的。同时又认为人的意识是由理性的自觉的意识和无逻辑、非理性的潜意识所构成;还认为人的过去的意识会浮现出来与现在的意识交织在一起 ,这就会重新组织人的时间感,形成一种在主观感觉中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时间感。法国哲学家柏格森强调并发展了这种时间感,提出了“心理时间”的概念。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依特肯定了潜意识的存在,并把它看作生命力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他们的理论观点,促进了文学艺术中意识流方法的形成和发展。

意识流小说以“心理时间”结构作品。意识流小说家有意打破传统时间观念和传统心理小说的顺时序,消除逻辑时间界限,将感觉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拧在一起组成主观心理时间,随人物心理时间的变化结构作品。心理时间的叙述方式有倒时序、循环时序、颠倒时序、闪回时序和预见时序。

(以上摘录自百度百科《意识流小说》条目)

严春友在《西方哲学名著导读》(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2010)中介绍了柏格森的“时间观”:

“时间是什么?在法国哲学家柏格森(1859-1941)看来,我们通常所说的以数字来计算的时间并不是真正的时间,真正的时间是绵延。

他把时间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时间,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表示,比如几点几分、何年何月之类。这是一种外在的、机械的时间,与生命无关。这种时间实质上是空间化了的世界:时间被设想成可以进行计算的一系列点的排列,是一条从过去向未来不断延伸的线段,这条线段的各个部分或点实际上是同时排列的。这样的时间仅仅是一种数量的堆积,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相加,没有质的变化发生,每个数字都与别的数字没有什么不同,都只是在空间上的累加罢了。它是没有生命的、死的时间。

真正的时间却不然,是活生生的,永远处于变动之中,这就是生命的时间,这样的时间存在于我们的体验、情绪和意识之中。生命的时间可以叫做绵延,它表示时间的整体性和弥漫而不可分的性质。我们的情绪,比如喜怒哀乐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无法计算,我们的每个情绪都与过去的一切情绪相关,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以至于不能够把它们分割开。每个情绪里又包含着未来的情绪,不知不觉之间,快乐可能就转变成了悲哀,至于是怎样转变的,我们自己也不得而知,找不出它们在哪个地方发生了区分。人的意识、情感就如同河流中的浪花,一波未平,又起一波;不知道它来自何处。”

之前的“时间猜想录”里,曾凭自己的直觉,意识到“时间”有“自然时间”,也有人的“心理时间”,今天,看到了柏格森的“时间观”,看来,自己的想法还是有点靠谱的。

“心理时间”可以将“时间的总和”中的“过去、现在、未来”融为一体,它给了人的生命的成长以更多、更大、更广的可能性。

附:时间是绵延的洪流——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西方哲学名著品读系列』

如果有人问大自然,问它为什么要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又如果它愿意听并愿意回答的话,则它一定会说:“不要问我;静观万象,体会一切,正如我现在不愿开口并一向不惯于开口一样。”——普罗提诺

时间是什么?在法国哲学家柏格森(1859-1941)看来,我们通常所说的以数字来计算的时间并不是真正的时间,真正的时间是绵延。

他把时间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时间,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表示,比如几点几分、何年何月之类。这是一种外在的、机械的时间,与生命无关。这种时间实质上是空间化了的世界:时间被设想成可以进行计算的一系列点的排列,是一条从过去向未来不断延伸的线段,这条线段的各个部分或点实际上是同时排列的。这样的时间仅仅是一种数量的堆积,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相加,没有质的变化发生,每个数字都与别的数字没有什么不同,都只是在空间上的累加罢了。它是没有生命的、死的时间。

真正的时间却不然,是活生生的,永远处于变动之中,这就是生命的时间,这样的时间存在于我们的体验、情绪和意识之中。生命的时间可以叫做绵延,它表示时间的整体性和弥漫而不可分的性质。我们的情绪,比如喜怒哀乐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无法计算,我们的每个情绪都与过去的一切情绪相关,共同构成一个整体,以至于不能够把它们分割开。每个情绪里又包含着未来的情绪,不知不觉之间,快乐可能就转变成了悲哀,至于是怎样转变的,我们自己也不得而知,找不出它们在哪个地方发生了区分。人的意识、情感就如同河流中的浪花,一波未平,又起一波;不知道它来自何处。

这样的时间是异质的,时时都在变化着,时时都是新的,绝对不可能有两次同样的心境出现。今天的12点的心情,绝对不同于昨天12点。真正的时间如同绵延的洪流,来自莫名的过去,涌向不可知的未来。它只有强度,没有广度,后者是一个空间概念,只有空间中的东西才可以以广度来衡量。当人们把年龄划分为多少岁的时候,就已经把时间变成了具有广度的空间了。

这种时间是绝对连续的,中间不可能有任何断裂和停顿,故而不可被划分为不同的许多单位。在这里没有什么统一性,所谓的统一性不过是理性强加于时间的,是人为的。由于它永远处于运动过程之中,因而不能成为研究对象,运动是不可研究的,一经研究就变成死的了。科学所处理的不是运动,而是静止,当它把运动变成数学公式的时候,就把运动空间化了。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飞矢不动”的命题就是把过程空间化的结果。他说,飞着的箭是不动的,因为在每一个瞬间箭都与它自身相等,占有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而这就意味着静止——只有当一个事物在每个瞬间占有两个空间时运动才会发生,而占有一个空间就是静止,这是静止的本来意义。他实际上把运动的过程变成了一个一个的空间,一个个静止的点,已经把空间进行了分隔,空间当然是静止的,于是就得出了“飞箭不动”的荒谬结论。对于时间本身,是永远不可能进行这样的分割的。

可见真正的时间和运动过程是不可研究的,不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或理性的思维来把握,而只能直观。对它的任何分析都会把时间变成静止的空间。

人的自由意志正是以真正的时间为依据的。在空间化的时间中,一切都按照必然规律进行,同样的前提条件必定产生同样的后果,在这里人没有自由。只有在真正的时间中,人才具有自由。在这里,决定论是无效的,没有任何东西是决定了的或预定的,同样的前提条件不可能导致同样的后果,一切都是未知的,连我们自己也不能预测下一刻我们的情绪会有什么变化,我们意识中会有什么东西出现。这就使我们的意志具有了自由决定的可能。假如一切都是预定了的,则无任何自由可言。自由也是不可定义的,我们能够感受到自由,但不能把它概念化,它只能体会,而不能言传。所以,那些主张对自由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起关于自由的理论体系的做法也是错误的。

自由只存在于现在,而不存在于过去。凡是过去了的东西都已经不可更改,没有了变化的可能,也就谈不到自由。在现在中,我持续地存在着,变化着,不受因果律的支配,因而是自由的。这样的时间只发生在心理的、意识的领域,这也就是说,只有人才有自由。、

柏格森所说的这种真正的时间,可以说是本体意义上的时间,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时间和科学意义上的时间,则主要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后者是出于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便而建立起来的一个约定的符号系统,用来标志事物存在的过程之长短。至于被这个符号系统所衡量的那个时间本身,则不可做这样的划分和衡量,因为它们是连续的,如同水流一样,假如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或分割为一系列的点,那么水就不可能运动了。

这种关于时间的符号系统诚然是有意义的,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框架。我们的错误在于往往把这个时间当成了时间本身,而忘记了时间自身的不可分割性、弥漫性、异质性和运动性。认识的作用就在于区分和分割,这是我们把握世界的主要方式,假如认识失去了这个功能,就无法把握世界。比如我们要区分生命和非生命、有机界和无机界等,可实际上在生命和非生命之间并无绝对界限。这是我们在使用时间概念时需要加倍注意的。事物的变化并不是单纯的量,而主要是质,把事物区分开来的正是这个“质”。今天的8点与昨天的8点,从数字上看都是一样的,但其意义却大为不同。

柏格森所说的真正时间的种种性质,恐怕在于时间本身的整体性。世间没有孤立的存在,每个存在都将整个宇宙融入自身之中,以至于我们无法在此事物与彼事物、个体与宇宙之间找出一个真正的界限。正如莱布尼茨所言,整个宇宙犹如一巨大的洪流,有一些事物流出,有一些事物流入,前者意味着产生,后者意味着消失。

『原载严春友:《西方哲学名著导读》,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2010〕』


时间猜想录之四十三】“命运”是必然的吗?

卡拉扬 1972年 德国柏林爱乐乐团 贝多芬第五交响乐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t411W7Hi/?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0

“命运在敲门”,而且是连敲四下,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ᅳ开始就将“命运”的主题直接了当地呈现出来,这是ᅳ部不需太多乐理知识,就能被人们所感知、所理解的作品。

因为所谓的“命运”,其实就是人生的“起承转合”,它是一个“筐”,人所有的情绪和情感上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宁静与喧哗、优美与崇高,行为上的悲欢离合、成败得失、荣辱浮沉,认知上的天才与平庸等,都可以往里面装。“命运”是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感受最深刻而又难以言说的。

只要你打开你的心扉,让你的思绪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而流动,将你自己的“命运”代入进去,你就能够比较深刻地感知和理解“命运”的丰富性,就能够比较深刻地感知和理解这部伟大作品的宏大性。

有人认为命运是注定的不可违的,相信命运的命运领着你走,不相信的被命运拖着走。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有人对命运的注定将信将疑的,哈姆雷特的经典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那狂暴的命运无情的摧残 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把它扫一个干净。

有人不相信命运是必然的,而是勇敢地面对命运进行抗争的,贝多芬就是ᅳ个典型和榜样,从这部《命运交响曲》中,我们可以“听”出ᅳ个“扼住命运咽喉”的贝多芬的具体形象。

对于“命运”,相信也好,怀疑也好,不相信也好,总之,“命运”是存在的,但“命运”是必然的吗?人活在尘世中,其人生就是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你作为一个名叫“张三”的“实体”是不变的,但附在“张三”的“实体”上的你的各种“属性”却是不确定的、可变的,例如,常被人们慨叹是“命运”所赐予的或者是“命里注定”的:你的学识、你的名誉地位、你的财富,都是可以变化的,而且其变化程度的高低最主要是视乎你的努力程度的高低,也就是说,“命运”并非是必然的(也许会有些许偶然的巧合、运气、机会的成分),“命运”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的!

【可汗学院公开课】音乐系列-名曲赏析-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中英字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42218756?from=search&seid=5691243264154754792


时间猜想录之四十四】“存在”是什么?

“存在”是什么?每ᅳ个人的人生历程就是ᅳ部人生大剧,各人有各人的精彩,只不过由于各种原因,人们不会将全部经历说出来,可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当你象放电影似的将你的历程过ᅳ遍,或是跌宕起伏,或是平静如画,你都会有所情归!

“我们走过的路,穷尽时光,无法回头。我们高歌跨越时空,尽管渺小如沙,却活出千姿百态”!(转自《三体迷》新年祝福视频)

出自暨南大学的著名诗人汪国真有一首描写大学生活的诗《校园的小路》:有幽雅的校园 就会有美丽的小路 有美丽的小路  就会有求索的脚步 忘却的事情很多很多 却忘不掉这条小路 记住的事情很多很多 小路却在记忆最深处 小路是条河 流向天涯 流向海角 小路是只船  驶向斑斓 驶向辉煌。

汪国真的诗,特别是那句“小路却在记忆最深处”,激活了我在暨大读书生活的记忆,那个时候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是新旧思想观念和行为显性或者隐性激烈碰撞的缩影:无论是老师和学生,都有循规蹈矩保守的和前卫自由的,或者在两者间寻求平衡的;“蒙古包”食堂,既是提供我们物质食粮的场所,也是解决我们“精神食粮”的场所,我们在这里举办学生联欢会,在交谊舞曲中翩翩,在的士高中忘形;小小的明湖成了我们心灵寄托的“港湾”,在这周边安静地看书,或甜蜜地恋语;我们在图书馆、阅览室接收来自海外的报刊(当时暨大特许的)的信息;我们在课堂上听到许多新鲜的名词概念和命题以及思想观点;我们在宿舍楼下的黑白电视上目睹中国男足在世界杯外围赛中相继击败沙特队、科威特队而敲起饭盆狂欢……

“时光似箭飞,一去不复回。青葱变白发,唯有情可归!”

“存在”就应该是这样子吧:是那些可追忆、有意义、有所情归的东西;是那些你在时间中,你的人生内容可以深刻地沉淀在你的心灵深处的东西。我确定而又不确定!

邓紫棋《存在》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s411h7BS?from=search&seid=8263854391158893530


【时间猜想录之四十五】做人难,做“悟空”人更难!

我们时不时都会说“怀疑人生”,说这句话时,是认真地说也好,是调侃地说也罢,的确,人生是值得怀疑的。

个人的生命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只是一瞬间,对于宇宙年龄而言,更是无言可说,想到这些,实在是气馁,怀疑一下人生也是正常的。

“怀疑人生”有两种怀疑法:

其一,怀疑人生是否有意义和价值,但并不怀疑自己的人生中所感知到的的种种现象的真实存在。

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要在时间中生活,在生活中会伴随着种种现象的出现而要去面对、去解决,大多数人都会渴望生活的内容丰富和精彩,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的生活都是平淡和平凡的,甚至不少人正如广州话所说的那样:人生就係为佐揾两餐。如此这般的人生,其意义和价值在哪里?

另一,怀疑自己的人生中所感知到的种种现象是否真实存在,但并不怀疑人生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正如《金刚经》偈语所言:"一切有如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人就是要在有限的人生里,超越时间、空间、物质的限制,寻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就需要你去“悟空”,去“看破红尘”,可如此这般的“唯心”,却更让人感到“如梦幻泡影”。

真的是,做人难,做“悟空”人更难!

Bon Jovi - It's My Life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Q4y1K7PB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间猜想录》(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