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的两个故事


今晚,儿子嚷嚷着说自己头疼,我带他去医院检查。路上他给我巴拉巴拉讲了好几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他讲着讲着就红了眼睛,说里面的那个孩子很伤心。那是一个有自闭症的孩子,爸爸把他送到特殊学校接受矫正治疗,在经历了一系列伤心难过之后,终于重回家庭。我感受到儿子可能遇到了相同的境遇,一开始他不承认,但我又继续问他是不是有点类似的感觉,他回答说是的。谢天谢地,我的孩子用这样的方式告诉我,妈妈对他的情感关注不够,说明他期待我能够给予他更多无条件的爱和关心,也表明虽然妈妈做到不够好,但他还没有对我完全丧失信心。

第二个是有关玩具波比背后的神秘故事,玩具波比因为年纪大了,用脏了,被主人扔到了垃圾堆里。紧接着主人给小女孩买了新玩具,波比回来看到后非常伤心,以为小女孩不爱他了,于是去了玩具工厂想要改造自己,让小女孩重新爱上他。可是当小女孩在玩具工厂重新寻找到波比时,他已经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他不顾一切地跑向小女孩想要拥抱他,可是眼前可怕的、面目狰狞的样子吓到了女孩,她以为这个黑色的、张牙舞爪的怪物要吃掉自己,于是在惊恐中将一个木箱推向对方,波比被木箱击中,在悔恨、伤心和绝望中跌落桥下被摔死。

第二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因为曾经的我很像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我曾经以为的爱就是一心一意,非此即彼,对方只能爱我不能爱别人。如果他还有其他爱的对象,那说明他变心了不爱我了。遇到这样的情境,我总会带着怨气假装不屑一顾地离开,其实是自己的对爱的理解太过狭隘。

直到这一刻我通过孩子之口才明白,其实爱只会多不会少,我们担心对方爱上别人,其实是对自我的否定和对爱的恐惧。圣经《约翰一书》4:18“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

看来这个玩具的故事,和这节经文完美契合了。小女孩没有错,错的是波比。他没能够爱自己,接纳自己,所以才会在看到小女孩有了新玩具后心生怨恨,为了重新得到小女孩的爱而改变自己。其实小女孩的爱从来没有改变,她爱的是那个又脏又老的波比。

当我们满怀希望去爱的时候,应该是不会害怕也没有恐惧的。因为爱是要用心感受,而不是用眼观察的。爱的力量在于相信,相信自己能给予对方完全的爱,也相信对方以同样的爱回应我。当你相信它的存在,它就能成就你,令你无条件地接纳自己,信任对方。对方爱上别人,是他们之间的事,与我无关。我只要完完全全地爱对方,以及在爱的给予中美好呈现的自己。

美国著名心理剧集《扪心问诊》第一季里,Paul好不容易鼓起勇气面对Laura的感情,却在最后关头逃离现场,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分清了自己爱对方的缘由,也顿悟了爱的真谛。他用自己潜意识里根深蒂固的专业操守和道德底线抵制了一场不该有的伤害,也捍卫了自己对爱情的承诺。无关乎当下的婚姻状态,亦无关对方的行为表现。

就像他的督导师Gina评价的那样:“你做了正确的事,对你自己,对你的病人,那是你高尚的那个部分。正确的决定从来都不是优雅地作出的,因为需要我们和自己的愿望做斗争。惊恐发作不是外来的东西,它就是你,你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该赞赏自己的正确决定。”因为无论在不在一起,爱的感觉都不会消失,它不需要用某种形式去证明和测试。即使脱离了咨询师—来访者关系,他依然带着天生疗愈的使命观照自己的一言一行。只要你相信,它就会一直陪伴着你,去往生命的终极真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爱的两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