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为什么会浪费丰盛晚宴中的精致食物,却对一张打折优惠餐券念念不忘?
在做生活中的各种决策时,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正在做出明智的、理性的选择。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本书中,丹•艾瑞里带我们进入了行为经济学领域,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颠覆了人们曾经普遍认同的我们的行为是完全理性的假设。无论是咖啡、减肥,买一辆车还是谈恋爱,我们的决策行为中总是带有各种非理性。
作者简介 · · · · · ·
丹•艾瑞里(Dan Ariely)是美国杜克大学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教授,同时也在该校经济学院、医学院等担任教职,获得过心理学博士及商学博士学位。他的文章经常发表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等知名媒体上。
第一,非理性一定是不好
本书引用了日常生活中的大量案例,指出人都是非理性的,会因为环境压力、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的错位等原因,做出非理性行为,从而付出金钱、时间等代价。
当你看到了几种选择,大脑就立刻开始计算哪种比较划算,而忘了之前的需求。不仅对有形的事物,人们对无形的事物,比如感情、态度等也存在这种情况。并且,人们还倾向于比较那些容易比较的事物,对于不容易比较的,索性回避。
作者就此指出,人的选择未必是真正偏好或者需求大小的反映,也未必能准确反映这些产品的使用价值。换句话说:决定行为的,很多时候是人对某种“标尺”的记忆,而不是真正偏好。
除了认为自己占了便宜和被第一印象影响这两种情况之外,人们在生活中最容易做出“非理性”行为的,是什么情况呢?那就是“免费”的诱惑。
第二、人在什么时候会产生非理性行为?
比如以为自己占便宜,被第一印象误导,被免费诱惑,受自身弱点控制,纠结于各种选择。这些非理性的行为会极大地影响生活,降低幸福感。
行为经济学研究证实:人们总是倾向于对自身的理性过度自信,认为无论任何时候,都能做出理性选择和判断。但事实情况却是:人的理性很多时候,是依赖于环境的。特别是在不熟悉的领域,人往往没办法理智思考,而是让非理性替代,做出错误的选择。
所以作者认为:“非理性”产生,很大程度是依赖于环境的。如果环境压力过大,往往就会使“理性”能力下降,“非理性“占据上风。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从社会规范到市场规范很简单。还是刚才那个例子:邻居要是提出给你一定的报酬让你帮他们做事,你很有可能会同意。但是要从市场规范回到社会规范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如果你的邻居一直都是付钱让你帮他做事,如果以后他不肯再付钱的话,你可能就会觉得很别扭,甚至下次就不欢而散。
如果我们从纯粹的行为经济学分析:归属感和认同感本身,也是非理性情感的一个重要内容。
什么叫“预先干预机制”呢?其实就是给自己画一个底线,设定一个奖惩机制。
以“非拥有的心态”来看待物品,把交换的过程和你本身经历分割开,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人们的“非理性”判断认为:价格贵的一定会疗效好。
对此,行为经济学家研究证实:人几乎很少能在任何时候都绝对诚实,而这些导致不诚实的诱因,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的。也就是说:人会在下意识里,对自己的不诚实行为,视而不见。
如何避免“非理性”对生活产生的负面作用。作者提出第一,设立“预先干预机制”,给自己画一个底线,设定一个奖惩机制,第二,以 “非拥有的心态”来看待物品,把交换的过程和你本身经历分割开,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警惕“价格安慰剂效应”等对策,第三“防微杜渐,对自己诚实”这不仅仅是道德要求,还会让人在生活中受益。
第二,在需要避免非理性的情况下,该如何避免受到非理性的影响呢?
人性中贪小便宜的心态就是非理性行为,因为价格对比和免费策略,往往让我们买一些没用的东西。
人是有社会规范和市场规范的,从社会规范到市场规范容易,从市场规范到社会规范难。
现实生活中永远都是一个真理免费是最贵的。
非理性行为会受到环境压力的影响,在大众意识里,从众心理也一直有。
1959 年,罗素先生曾说过下面这么一段话:
不管你在研究什么事物,还是在思考任何观点,只问你自己,事实是什么,以及这些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永远不要被自己所更愿意相信的,或者认为人们相信了,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只是单单的去审视,什么才是事实
更多文章关注公众号:读书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