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在网络平台上看到关于“平权”的讨论还很惊喜,但是扭头看热搜上“高居不下”的还是明星八卦消息,一些社会新闻总是不久就被遗忘。似乎网友最关心的还是自家“爱豆”有没有受委屈,哪个明星又出轨了。
开始尝试读了一些历史之后,我发现“毫无改变”才是历史的常态。马东在一次采访中说:“这个世界上大约只有5%的人有愿望积累知识,了解过去。那95%的人就是在活着,在生活。”虽然数据上不可考证,但这句话确实令我安慰很多。
再转念一想,相比于大环境,改变自己不是容易很多吗?竟然很奇妙喝下一碗改变自己的鸡汤。
当然有时不得已还要试着劝说身边重要的人,今天聊一聊关于“说服”的一点看法。
劝?
关于说服别人有两个比较典型的难题,一个是劝老人不要上当受骗买保健品,一个是劝孩子去学习。本文主要拿“劝孩子学习”作为例子分析,其他问题都可以触类旁通。
被问到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我想象出了ABC三种回答。
A:孩子就是爱玩,不听话,揍一顿就好了。
B:孩子不是不爱学,是不会学,应该教他学习的方法。
C:真的需要学习吗?孩子为啥要学习?
从A和B种回答中,我们来猜测“孩子”和“学习”在这三种父母心中意味着什么?对A来说,孩子是“没有自控能力、厌学贪玩、必须听父母话”的人;对B来说,孩子是“天生有学习愿望但缺乏学习方法”的人;“学习”也许意味着“谋生手段、赢得竞争的工具(甚至唯一工具)”。
C其实是我想象出的一种理想父母,他们不急着回答,而是去追问。先问问孩子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知识和学习将如何帮助孩子达成他的目标?我们作为父母,有没有体会过那种好奇心被满足的“幸福感”。也许孩子年纪太小还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那我们有没有办法帮助孩子找到ta的目标?
在C的眼里,“孩子”是“虽然没有判断能力,但富有好奇心”的人,“学习”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理解自己”的工具。
如果将他们对于“学习”、“孩子”的概念联系起来,他们的任务难度就会呈现出来。
A的任务是让贪玩、厌学、叛逆的孩子爱上谋生手段。让不听话的孩子服从,关键在于树立威望,于是选择打、骂。难度:地狱级
B的任务是让没有方法的孩子找到方法。“会学习方法”和“爱学习”我觉得还不是一回事,我知道怎么干家务省力并不意味着我会爱上干家务。寻找方法的做法可能是找好的家教、买更好的参考书。难度:中等
C的任务是让好奇的孩子爱上认识世界、理解自己的工具。“好奇心”似乎就等于“想要认识世界、了解自己”,这两者根本就是一回事儿!难度:简单。
如果父母本身就厌恶学习,他们身为成人有一定的自控能力,都不愿意把书翻一翻,他们又怎么能说服孩子去学习呢?
虽然例子可能不太恰当,但是大家应该能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了。同样的名词(孩子、学习)基于不同的概念,得出不同的观念,导致不同的结论。
问!
所以我认为劝说别人或者说服自己的关键不在于劝,而在于问。那么追问到什么程度呢?追问到概念清晰的地步。有时我们感觉别人没有逻辑,其实因为别人我们和别人对于问题中的概念理解不同。
那么什么是一个好的概念呢,一个好的概念的特征是“释义简洁,所指精准”,说白了就是你所说的就是你想说的。
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审视”这种反思就是对于人生这个概念的追问。
人们聊起哲学,言必称苏格拉底,而苏格拉底与人讨论时,就像一本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他不直接回答别人的问题,而经常是抛出“对问题”的问题。别人问他关于对神的敬与慢的问题,他就会反过来问“那么请告诉我,你说虔敬是什么,亵慢是什么?”
我们每天面对的选择和判断,就像是一场战争,而其中涉及到的“概念”就像一员大将。今天打海战,派郑和出战;明天守城,搬诸葛亮出来;后天要破解纳粹的密码,就可能要叫图灵出来。有时这些大将可能还要互相合作,像上面那个“孩子”和“学习”的例子。而概念的学习,就像撤掉不那么厉害的将军,换上一员猛将。
人与人的价值观之争,其实是背后概念的分歧。而自我成长之路,就是不断用更好的概念替代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