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式转化为第二范式_管理学发展的范式转换及其哲学基础

第一范式转化为第二范式_管理学发展的范式转换及其哲学基础_第1张图片

库恩认为范式是指“特定的科学共同体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模式,它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手段、标准等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 范式转换指在科学范畴里,一种在基本理论上从根本假设上的改变。由于环境出现变化,旧范式在处理事务时出现反常(特别事件),经过努力仍不能奏效(政策失败),人们通过研究提出新的范式,并在实践中得以验证,于是出现旧范式到新范式的转换。

从管理史整体来看,呈现出“机械论范式→有机范式”的转换。其中又分为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的范式转换。哲学史上德谟克里特首先提出了原子论,后来的笛卡儿认为所有的自然系统都是由分立的元素组成的,甚至生命过程也可以解释为一台机器运转。牛顿力学的强大影响力,使得机械论思想笼罩了整个时代。在这种“静态力学”的机械论哲学基础之上,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即把企业经营活动分解为一个个动作组合,并且提出了工作定额、计件工资等精确化、标准化、效率化的口号。这种过分依靠理性对员工进行控制、完全忽视人性的做法,势必引发人性的反抗和觉醒。后来很多所谓的科学管理制度,遭到来自工会和工人的强烈反对和抵制。

19世纪前后,哲学上过分偏重理性的康德主义逐渐没落,重视人性的非理性主义、重视实践的实证主义等流派蓬勃发展。管理学家梅奥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证明了人们除了追求经济效益之外,也有着情感需求,情感满足反过来也能提高生产效率。于是管理史上,重视人的情感、人际关系的行为科学学派发展起来了。

第二阶段是“行为科学→企业文化”的范式转换。行为科学之后,经历了管理思想丛林、全面质量管理、战略管理等阶段,从本质上看还是囿于管理过程的某一关键点的改进和深化。50-60年代日本生产企业的崛起,促使人们对以往简单化思维的反思,人们才意识到,组织中人的价值呈现和统一,是促进管理的深层因素,管理学进入到企业文化管理阶段。哲学上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伦理学幸福观,以及东西方文化差异等,是造成这次范式转化的哲学基础。

第三阶段是“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的范式转换。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应用,企业环境越来越复杂化、动态化、知识化。企业的终极方向是实现顾客需求,而新技术发展造成顾客需求的快速转换,以往“命令-控制”式思维的封闭化、等级化、稳定化成为硬伤,在信息技术引发的复杂多样快速多变的环境中,企业组织的动态应变能力越来越重要。

企业应变能力根源于对新知识的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组织成为当前企业经营的核心内容。现代哲学上的生物学主义、系统论、以及科学哲学等交叉学科,是造成这次范式转化的哲学基础。系统论提出了系统的整体性、开放性、自组织性、不确定性、动态平衡、共同进化等要求,是任何一个系统(组织)与环境进行良好交互、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哲学与科学技术等的结合,形成多门交叉科学,可以看成是系统与环境的深入结合。

综合来看,从分离、僵化的机械范式,到系统、灵活的有机范式,是管理哲学思想发展的必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范式转化为第二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