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的临安府,心中的江南小城
往南,先到昆明再往建水,这是至今唯一的交通路线。
雅称“边地儒城”,是一座有着千百年历史文化的古城,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后称临安府又更名建水县,在历史上一度成为滇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交通枢纽。同时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小城形成了汉文化和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相交融的多元文化之地,人文、建筑底蕴也沉淀颇深。
初到这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小城,街边整排高大的凤凰树让我惊喜不已。凤凰花绽满枝头风里摇拽着,似乎在告知小城有着熟悉的故事。正在心头欣喜着,远处飘来的云毫无征兆给我带来了瓢泼大雨。可短短数分钟后阳光洒下来雨便停了,瞧见稍微湿润的空气里挂着朦胧的小彩虹在空中晃荡着。
客栈的小哥温馨提示出门要带雨具,这儿的天只要有云飘过来就会下雨,随性极了。简单的安顿后出门,古城里漫步着。白墙黛瓦、长街小巷的古朴幽深夹杂着车水马龙多民族元素的繁华。一切似曾相识,像极了徽州古城像极了徽派文化下的江南小城,到处可见飞檐斗拱、水井门神。
脚下已经踩了光滑透亮的青石板整齐的垒着漫向远处,多数的屋顶瓦头落了些草籽伸出了不少生命,灰瓦间还掺杂些淡绿色的青苔一直蔓延至屋檐落水处。再往下点是悬梁木、各式坠斗描着多种色彩斑斓的花鸟图案,虽褪色不少也难掩其曾经的姿色。更有些是色彩早已不在,梁间雕花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何等精致,一切的繁华往事就这样定格在岁月里。如今屋里头都是当今的买卖人。
瞧着小城里当地人居多,游客相比于其他地方少了许多,一路结识的友人大多都是云南本地人士。这个靠近边境的小城也因不被外界熟知,一直保留着淳朴的民风。一直也是十分意外如此边陲小城怎会有如此浓厚的中原文化,毕竟是远离中原王朝政治文化中心的一个地方。虽是从西汉时期便开始有了建制,如今能感受到的都是明清时期修复后沉淀下来的繁华。
翻阅资料得知明清时期由于汉人组织锡矿的开采、储藏和行销等工作才带动了这个闭塞落后小城的畸形繁荣。如今在小城里保存下来的汉式庄园、气势恢宏的文庙,占地广阔的乡试贡院等都能感受到儒教文化的盛行,旧称的“临安府”也容易让人联想起心中的江南。
四大名陶之一“建水紫陶”
得知建水之地是因紫陶产自建水,因茶识得紫陶。碎碎念许久才踏上这寻源之路,来建水的第二天便往碗窑村去。
据史料记载紫陶始于清末,至今历史不过百余年,而碗窑村始于何年已无从考证,只是至今那里都是世代以陶瓷为业。村子身后的红土坡由东向西绵延数里沉寂着一大片行迹清晰的古窑遗址和堆积如山的陶瓷残片。同时山间也蕴藏制着丰富的五彩泥土,这是紫陶制作的原料,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紫陶就来源于此。
紫陶泥质细腻,最初是被用来制作生活用品,被大众所周知的就是汽鸡锅。在了解到紫陶的工艺有着极其复杂的流程,是一项源远流长的综合艺术后,发觉紫陶源自生活却俗不起来。
进村子前是一些大大小小经营着紫陶的店面,各色茶罐、茶缸、茶壶、茶杯,有着素胚、填彩、阴雕阳刻样式满目琳琅。造型各异,生动有趣,色彩交辉,线条交错。稍微逛逛就往村子的深处去。
村子一般安静着,来来往往都是村子里的人。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紫陶招牌竖在路的两侧,间隔着落差的房屋之间堆满了各色的泥土,想来这是制作紫陶的原料了。拉胚、修胎,刻花画,打磨,入窑,出窑,一路走上来都能看到的情景。
一直在寻找是否有整个流程都能看到的作坊,多次跟不同的师傅交流都不让取照(后面才了解只是不愿意人被摄像,其他可以)。紫陶制作周期繁琐,修胚、胚体书画、雕刻装饰、彩泥填色、除泥打理、粘接、精修胚体、晾胚、烧制、打磨。如果没有大的制作公司,一整套完整的流程制作完紫陶是基本很难的。
村里大多数都是小作坊生意,专门修胚的、书画的、雕刻的、填色的,还有专门烧窑的。所以多数的匠人都是某一道工序熟悉精通而已,特别是书画这块是不是名家的也决定了紫陶的价值。
紫陶近年来也借着商业趋势的发展红火起来,村里的师傅告诉我还有一条专门的紫陶街,晚上可以去逛逛。原以为会是满目琳琅的紫陶商品,却不想这里也发展成小商品夜市商业街。
跨越三个世纪,建水小火车
在小城附近还有些许古建筑,逛完碗窑村骑个单车就往古城外去,准备看看一姑娘给我介绍的建水小火车。
据说是云南人民自主筹资修建的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原身是米轨铁路现在是中国重要的工业遗产、世界米轨铁路的“活化石”。是我国早期铁路中保存较完好的一条,且尚在全线运营,整体构成不可多得的世界性文化遗憾资源。
一到火车站扑面而来的是民国的气息,不愧是穿越了三个世纪,运营了一百多年。整个建筑的风情诉说着这个站点承载了中国、法国、越南特殊的历史记忆。候车点还有些许雕塑,像极了那个年代在吆喝卖香烟走街的。现在这是一趟观光的火车,从临安站到团山村。
到了上车的时间点,还有工作人员安排检票查看仿旧时的火车票,发放印着建水小火车信息的水和特产狮子糕。似乎意味着这趟旅程会有些许漫长,伴着鸣笛声小火车开始出发了。按捺不住心情的激动,总是时不时的将头探出窗外,让风拂面而过带来阵阵的荷香让人忍不住深深地允吸着。
还未享受够旅途的快感第一个站点便到了,双龙桥。是云南省著名的古迹之一,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清乾隆年间先建三孔,道光年间增建十四孔与之相连,也因此俗称“十七孔桥”。远观整座桥造型奇巧忍不住赞一下“优秀”,虽然时间紧凑也不耽误我想去桥上走走。
桥端有亭阁还未走进就听到叮铃叮铃的铃铛摇着,那样的清脆悦耳。依旧漂亮的梁木结构描绘的图文色彩已经淡去,不走近细观不仅发现不了雕工的精美连色彩也只剩下灰色调。望去亭阁的另一端整个桥身都是巨大的石头砌成的,在桥中间还有一座三层楼阁。阁楼里七坐八躺着些许村民,似乎这里是他们常来休闲的地方。楼阁里的石板在阳光下格外的蹭亮,似乎是他们一起与岁月赋予的包浆。
时间刚刚好回到小火车上准备前往乡会桥车站,这次就没有乖乖坐在座位上而是跑出车厢倚靠在观光的廊上,一路欣赏来自两面的禾田连接着荷田。很快就到达车站,这是个黄色法式建筑的小车站。
当年这里地处膏映之乡,物产丰裕、集市繁荣,是个很有特色的乡间小站也成就了当时一个村庄繁荣的梦想。如今小车站前后都是破败的房墙,只是车站间修缮了使用还有村民在做点小买卖。穿过车站,大伙都不慌不忙往田间远处的村子里逛去了。
路上偶遇在田间劳作的村民夫妇,愉快的交谈起在做些什么?他们穿着防水服在芦苇荡似的作物下寻找着某种食材叫做“草芽”,从未听说过的食材。好奇长什么样,村民也热心将找好的草芽推到我面前细细的介绍说是比肉还贵的呢。是当地特有的食材,形状和色泽似小型的象牙也叫“象牙菜”营养丰富,含多种氨基酸。
简单的交流后往村子里去了,村里的建筑整体都很有年代的气息。清末的、民初的都还有许多保留,只是有些破败的厉害正闭门维修着。我也是实着胆大自己直接进去了,虽然荒废挺久了但是建筑格局以及装饰足以看出当年主人家的气派。在同行友人的催促下才不慌不忙的离去前往下一站。
团山村是小火车的最后一站,也是停留时间最久的一站。走进村子里第一时间就被这里的建筑吸引了,有些装饰和格局比在江南区域看到的还要特别。多数的江南建筑都是温婉柔美之感,而这里的装饰细节更是细致精雕多了些奢靡华丽之质。
也有友人分享这之前是彝族人居住的地方,目前这里的建筑大多数都是坐西朝东不是我们常说的坐北朝南。让我感觉舒服的是这里人家的宅院都紧凑舒适,加上庭院进式划分合理巧妙,院内一方一景致,院外依山傍水。
青砖灰瓦下的斑驳也在静静诉说这里曾经的兴衰荣辱,好想找个庭院静坐一会,看看头顶的云卷云舒体会一番岁月静好。
建水烧豆腐、过桥米线
来建水自然不能错过美食,建水烧豆腐是我一进小城就能看到的美食小摊。几乎是这里最多的小吃,印象里最难忘的还是在团山村里阿婆的小摊。
阿婆的孙子说到自己怎么也调不出奶奶弄的酱料好吃。所有的客人都能花时间等待阿婆来调蘸酱,然后一边烤着豆腐一边给我们数着玉米粒。这里的豆腐特别,是因为建水的古井水质制作出来的豆腐是其他地方没有的滋味。烧豆腐的碳炉上的铁栏板被称作铁屉,大家围着屉四周坐着,火上熟一个豆腐,大伙捡一个豆腐,阿婆就放一个玉米粒在一旁,吃完了再根据玉米粒数量来结账。
再来一份当地凉粉,玫瑰冰粉,偶尔再点些洋芋,蘸着阿婆亲自调的酱,那滋味再好不过了。
云南的过桥米线据说发源地就是建水,当地人的主食也是以米粉为主。小餐馆里都是把肉切成薄片,专门备好一大碗滚烫的肉汤,将薄肉片放进汤里烫熟,拌进葱花、芫姜、韭菜、辣椒等调料外加一小撮草芽,又用小碗装米线,将长长的米线从小碗挑进大汤碗里拌和汤料吃。
吃过桥米线都是汤底作料点好,要吃什么米粉自己去烫还管饱的,第一次不了解情况闹了个笑话,一个劲在问店里怎么没有米粉呢,店家一边忙碌一边疑惑那么多在那怎么没呢?一直僵持了半天,还好隔壁桌的姑娘耐心告诉我一下才知道这么个吃法。
据说在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吃过桥米线的名目更是多,叫法也是新鲜:“鱼抬鹭鸶”,即用草芽烹制的猪、鸡、鸭肉汤用小粉水揉捏过的生猪脊肉薄片。漂在汤上的草芽喻为“鹭鸶”,落于汤下的肉片喻为“鱼”;“象牙扒猪脚”,即用草芽烹制的猪鸡、鸭肉汤氽加工过的扒猪脚瘦肉条。“象牙”即草芽,草芽有“象牙菜”的美称;“双凤争窝”即用鸡、鸭两种肉烹制出来的高温肉汤氽用小粉水揉捏过的生猪脊肉薄片,鸡鸭被喻为“双凤”,肉汤喻为“窝”;“巧凤戏豚”也叫“巧凤伴豚”,即用猪和鸡肉烹制出来的汤氽鸡肉、猪肉片,豚泛指猪,“鸡肉”喻为“巧凤”;“狮子滚绣球”,在碗中的猪肉片上数枚如桂圆大的酥肉团再舀高温脚汤氽入,酥肉团在汤中滚动,绣球,酥肉团也;等等还有好多名目,有兴趣可以找找古城里的店铺说不定都能吃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