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之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界运动变化的长期观察与认识,随着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逐步从天文、气象、历算等学科中总结出来的带有哲理性的认识自然的基本法则。《内经)吸的并发展古代哲学流派中的主要学说,以之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用阳五行认识论和拜证法,其以“万物本源于气”为基础,通过研究气的运动转化规律来认识和解释字宙万物,分析和论证人体的生理、病理、养生、讲证、治则、治法和组方用药。其内容相当丰富,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方面,《内经》 的绝大部分篇章都运用了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来探讨、分析、归纳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研究和临证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阴阳,是对某一特定系统内相互关联而权衡统的两方面的概括。

图片发自App

阴阳学说认为,任何一个系统的内部, 无论从物质 而言,或从功能而论,或从物质与功能的关系而言,都存在相互照应的两方面,两者通过感应交合、互根互用、消长、转化、制约的权衡运动使整个系统维持动态平衡稳定的状态。由于系统的大小不同,阴阳概念在不同的层次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和外延,所以,中医的阴阳具有“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特点。

阴阳学说需正确领悟阴阳学说在不同层次的具体内容和适用范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其实质是对系统内部更细的划分,从理论上讲, 五行同样具有“其大无外, 其小无内”的特点。五行学说主要是讨论系统内部的五行属性和五行通过生克制化、亢害承制以权衡维持整个系统动态平衡稳定的规律。

图片发自App

阴阳对应天地方位“天一生水,地大成北。地二生火,天七成南。天三生木,地八成东。地四生金,天九成西。”在河图中:一、三、五、七、九(5个奇数)为天,属阳。二、四、六、八、十(5个偶数)为地,属阴。

阴阳对应人体,“春生应肝,属木。夏长应心,属火。秋收应肺,属金。冬藏应肾,属水。脾为土。对应人体五脏”

明阳五行的思想方法、理论观点融合贯穿于《素问》《灵枢) 的各个简章之中。《内经》 专论明阳五行学说的简章不多,集中闸述明阳五行学《金匮真言论》 说的概念和运用的篇章主要有(素问》的《生气通天论)《阴阳应象大论》《阴阳离合论》  《六节藏象论》  《脏气法时论》《宜明《五音五味》《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五气》,《灵枢》的《阴阳系日月》《九针论》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帝内经》之阴阳五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