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不仅仅因为马拉松

因为向往和期待,我觉得就是如此的简单,生活当中的需要。

生活需要仪式感就像和诗与远方这句励志名言一样,不管是出于矫情或者其他什么的,都只是一种需要。

跑过这么多场半程马拉松,19年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跑一场全程马拉松,也算是新年的一个计划。而且我多次想这场人生的首马一定要在有特别意义的城市,最好是在兰州。不仅仅因为兰州是我的主场赛事,也是因为兰州国际马拉松的影响力非常的大,还是因为2015年我就开始关注兰马。随后的16年、17年这两年都有非常强烈的跑一场马拉松的愿望,然而由于很多原因,加之彼时对马拉松的认识还不够,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我都没能站在兰马的跑道上。18年的时候也遗憾未能中签。如果说生活需要仪式感,那么我多想我的这场人生首场全程马拉松能够畅跑在金城的黄河两岸。今年三月份刚过,身边的跑友已经踏上了马拉松的征途,作为一名跑步爱好者也等不急到六月份的兰州马拉松了。跑友发来链接,稀里糊涂的报了银川全程马拉松,我想人生首马就是银川了。报完名后不久手机里的跑步软件和跑步有关的公众号铺天盖地的向你招手。在众多赛事里面敦煌双遗马拉松最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几个跑友约在一起毫不迟疑的报名了敦煌双遗马拉松全程项目。我的人生首场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在敦煌,在这座向往的城市。

敦煌,不仅仅因为马拉松,更因为莫高窟,因为荒漠戈壁,因为驼铃悠悠,因为在烦躁的生活当中抽身而出的能够带来的那份自由、安静、放松,心之所向。

我始终都认为跑步只不过是而且仅仅只是一种兴趣爱好,在2019年已经过去的一个季度里面,我猛然发现时间易逝的可怕。日记本已经沉沉的尘封了将近一个月,有些疲惫的心灵也好久没有照见清晨的旭日,斜躺的健身垫和高高立着的健身器材也正如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所描写的任何事物在时间的奔腾中只能向更坏的一面发展的万物真理一样正在因为时间而变得更坏。床头那些渴望阅读的书籍又一次用昏昏的睡姿嘲笑懒惰的主人。是应该做点什么或者通过追求一些东西,从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状态里面审视也好,鞭策也罢,总之要学会去对抗这种更坏的流逝。其中有一种方式就是接受一份能够带来恐惧的挑战,并且用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打败恐惧。

42.195公里,一旦出发,必须到达。

冒着大雨,我和跑友们踏上了敦马的行程。在火车上睡了一夜第二天刚睁开眼列车员报站已经到了敦煌,同行的跑友中有老兵,刚一出站就有老兵马拉松俱乐部的战友等着接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在所有价值观念相同的体系里面,马拉松能够在两个彼此陌生的人中间更容易带给人一种更加亲近,更加熟悉的感觉。

吃完早餐回到酒店稍事休息后,我们就到敦煌文博园领完参赛物资,随即就去了心心向往的人类艺术殿堂——莫高窟。

说实话,如果仅仅因为是旅游打卡,莫高窟也“不过如此”。到了数据中心有关于莫高窟的两场观影体验,然而即便是如此厚重的历史,睡着的却是大多数。或许是因为敦煌太厚重了,而我们大多数人又太肤浅。就好比《红楼梦》这本书一样,能够同敦煌学、甲骨文学并列成为20世纪世界性的三大“显学”,所以让我们多数人只能敬而远之。一本书尚且如此,何况承载了千年历史文脉的莫高窟呢。随导游参观了八个洞窟,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莫高窟的开放也只能如此。导游用手电筒借光走马观花的带我们参观了这座沙漠中的美术馆。身临其境,或许是因为自己文化艺术修养的浅薄,即便是那辉煌的建筑艺术,还是那美轮美奂的彩塑艺术,更有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它们都没有在我的内心泛起多大的涟漪。我一直紧紧跟随着导游,深怕落下她说出的每一句话。当走到17号洞窟面前,导游告诉我们这里面就是藏经洞,就是被道士王圆箓发现的震惊了世界的莫高窟藏经洞。上大学那会在学校图书馆翻阅过关于敦煌的研究文献,所以脑海中多少有关于敦煌从书上得来的一些画面。当我真正置身此地,亲眼所见这个封存有四万多件的藏经宝窟仅仅有长宽高不足三米的石窟,历史与亲眼所见便一下子翻江倒海的交织在一起,再也没有心思听导游讲解。我的思绪还没有从这个被掠夺欺骗一空的宝窟回到这个灼热的现实中来时,导游已经催促着出去并锁上了门。高中的时候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那时候也于沉痛处幻想着手握利剑,骑上战马离开如云的战阵与列国骗子们决胜负于敦煌城下。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用充满激情、诗一般的语言尽情讴歌了敦煌艺术,在情感上带给人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但是对于王圆箓我觉得多少掺杂有文人的矫情,文学作品应该有的矫情吧。回头看看历史,王圆箓可恨,但又能怎么样?罪与恨,难道真的就让王道士一个人背吗?

第二天就是马拉松,早上有些微凉。从来没有跑过全程的我从一开始就很是担心,最长我只跑过30公里,对42.195公里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雪上加霜的是我还是拖着感冒的身体参加全马。起跑前的敦煌文艺表演和激情不必细说。刚开始两公里处就明显感觉到呼吸和鼻子因为感冒而特别不舒服,但整体并没有给我造成多大的影响。前半程沿途都是非常有敦煌特色的文艺表演,就像是从莫高壁画走出来的一样。我以平时跑半程的状态和配速跑完了21公里,然后就已经感觉到膝盖处隐隐作痛,但还能跟上身边的跑友一起前进。到二十五公里处的时候,脚底的疼痛和膝盖的疼痛已经开始影响我的速度,但是我一直都没有害怕过。一路上开始走走停停,到这个距离也最是容易被身后的跑友超越,一个又一个健将从我的身边呼啸而过。也有一些看我状态不佳和表情痛苦的跑友放慢脚步配合着我的节奏一直鼓励我。大概有两段路共四公里左右吧,先后有两位美女鼓励陪跑。当时一激动忍者疼痛跟着节奏跑了一段。到后来实在是腿由不得我了,我告诉她们你们先跑我得走着缓解一下。挥手后便很快消失在了我的视线里。这时候已经到了二十七八公里处,彼时马拉松的挑战才真正开始。

“前半程繁花似锦,后半程禅悟人生。”这句话是敦煌马拉松的官方宣传语。的确如此,跑过数据中心,最后近20公里的赛道完全意义上的沙漠戈壁直通莫高窟。这是一段最孤独、最考验、最具有挑战性也最适合自我对话和认识自己的赛道。每前进一公里,都会让我感受到一种崩溃的体验,而当我有丝毫想要放弃的念头时,悠悠驼铃从沙漠深处传来,一支丝路商队出现在我的面前,历史与现实那灵魂的思绪碰撞给予我前行的强大力量。

当我到达30公里处的时候,其实已经变得异常的痛苦。在敦煌双遗马拉松之前,我有近一个月没有好好进行跑步练习,长距离的训练几乎就没有过。尤其是在前半程没有根据自身的情况更好的分配配速导致我在30公里处已经不能正儿八经的跑一段了,余下的距离只能全靠走了。四周是望不到边的戈壁沙漠,只有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通往远处隐约的人类艺术殿堂——莫高窟。

当我看见穿着汉服的小姐姐举着30公里的牌子时跑友师晨辉打来电话,问我:“到哪了?”

我说:“30公里处,腿疼的很跑不了只能走。”

他告诉我:“慢慢跑,我在35公里处等你。”但这时我是真的很难在奔跑了,于是我说:“你先跑,我肯定能到终点。”

然后每到一处补给点都会停下来美美的吃上一顿,香蕉、小柿子、西瓜,喝足饮料继续前行。中间有好几处非常的痛苦,这时候我就会想起乐尊和尚,想起张骞驼队,想起玄奘,想起穿行在千年丝路上的古人。她们能够给我强大的力量,给我拖着疲惫的脚步前行的勇气。我想张骞遇沙尘匈奴时他是如何继续前进的?玄奘又是如何独自一人穿越茫茫大漠的?我想起那些东西方来往的商队又是如何赶往他们心心向往的圣地敦煌的?于是,一旦出发,必须到达,只有前进,哪怕每跨一步,离终点也就近了一步。

35公里后,我只能一公里一公里的计算终点。36,37,38,39每一公里我都印象深刻。这时候只能以每公里十分钟、十一分钟的速度走走停停。直到看见四十公里的牌子,激动也感动,我想冲一冲到终点,但是双腿再也不能奔跑哪怕是一步。身边跑过一个小姑娘,手机外放的正好是朴树的《平凡之路》。此情此景,应景应情,前后三三两两的跑友都开始哼着这首《平凡之路》向终点跑去。

最后两公里的赛道,右边是鸣沙山东麓的崖壁,就在这千年石窟的肃穆、庄严、厚重、伟岸的注视下跑向莫高窟九层高塔跟前。

我的人生首场全程马拉松,用时5小时51分51秒,赶在关门前到达。若不是出于一个男孩子的尊严和终点处欢呼的人群,在奔向终点的那一刻差一点就掉出眼泪。

最后就是完赛奖牌,完赛物资,还有手写的通关文牒。

还有很多很多,比如月牙泉,亲情,还有步行街,热情款待我们的老乡,跑友的同学等等等等很多值得回味的人和事。

有一点点遗憾,因为时间紧迫,没来及去趟敦煌博物馆。

还有一点,这也是我们大家对敦煌这座旅游城市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干净。这一点非常有感受,不管是街道上还是巷子里,即便是步行街全区域没有一片纸张。也希望敦煌这座城市连同它所承载的深厚历史文化越来越美。

你可能感兴趣的:(敦煌,不仅仅因为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