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讲:07 实用避坑指南,不做“聊天终结者”

大家好,我是马丁。“打开精准表达的金钥匙”,尽在《开口表达必听的27节表达课》。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感受:在与朋友或者同事的沟通中,所有人都交谈得很愉悦,可是一旦轮到你说话,三言两语就会把气氛搞僵,仿佛自己是个格格不入的话题终结者,最后只能靠假装看手机来掩饰尴尬。

我作为一名主持人,已经从事语言工作很多年,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四个避坑指南,让你不再做聊天终结者。

首先,第一个坑:一问一答。避坑指南:摆脱单向思维,追加反问

一问一答,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在对话的过程中,形成一问一答的闭环。要知道,沟通并不只是你来我往的游戏。

举个例子:早上刚到公司,同事见面跟你打招呼:“老马,吃早饭了没?”

你回答:“吃了。”

聊天结束。

如果想要避开一问一答的坑,应该怎么做呢?正确做法是:一问两答,追加反问。

还是刚才的对话情景,同事问你:“老马,吃早饭了没?”

你可以回答:“吃了呀。公司楼下便利店的货品好像增多了,我今早上买的金枪鱼三明治真不错,你吃过那个三明治吗?”

这样,你不仅回答了同事的提问,还在这个话题做出了延伸,不会再是一问一答的基础尬聊。所以,大家在沟通中要摆脱单向思维,一问两答,追加反问。

第二个坑:夸夸其谈。避坑指南:学会推进对方的观点和感受

刚才所说的第一个坑,是针对话比较少,不太会接话的朋友们,那么接下来这第二个坑,是针对一旦有了话题就滔滔不绝的“话痨”。

也许有人会问,话痨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状态吗?滔滔不绝总比无话可说要好吧?马丁老师在这里告诉你们,不是的。总会有那么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兴致勃勃地讲了半天,但是听者并不感兴趣,只是偶尔像捧哏一样“嗯”“啊”地应付两个字,这种状况远比接不上话更尴尬,是进阶版的“聊天终结者”。那么应该如何改变呢?正确做法是:推进对方的观点和感受。

当你在非常投入地讲述某件事情,却发现对方似乎对这个话题并没有很大兴趣,你就需要学会有意识地通过话语去推进,通过逐层深入,将话题引至观点层和感受层,让两个人都有得聊。

观点层,顾名思义就是人对于一些事实都会有些自己的观点,譬如说对于明星的绯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

感受层,指人在听到这个事实够而引发的情绪,譬如刚才所提到的绯闻,感受就是这个艺人太渣了,脱粉脱粉,甚至还骂了几句脏话,这就是感受。

因此,要避开自己夸夸其谈的这个坑,就要试图推进到对方的观点层。在这里可以用“说问结合”的方式。“说”是指说出自己的观点,“问”是指在说出你自己的观点后,询问对方的观点。恰当地运用说问结合的方式,对方想当只会“嗯”“啊”的捧哏都难,相信他也会滔滔不绝地给你回应。

一旦对方跟你说出他的真实感受, 就会增强对方在这段聊天中的参与感,而不会失去平衡。记住,沟通是两个人的交流,不是你的“一言堂”,时刻关注对方情绪是沟通中高情商的表现。

第三个坑:过度同情。避坑指南:学会区别“同情心”和“同理心”

相信各位一定都体验过成为朋友的“心理咨询师”,无论他们是情场失意还是遇到挫折,都会找你来倾诉。当他人向你倾诉苦恼的时候,适当的同情会让人感到温暖,但过度同情反而会影响沟通的效果。

比如你的好朋友失恋来找你诉苦,听了她的描述你表示很同情,甚至哭得比她本人还凶。这就是过度同情,你的朋友不会为此而宽慰,反而会在心里犯嘀咕:“到底是谁分手?难不成还要我反过来安慰她?”于是她的倾诉欲被你的哭声打断,聊天结束。

我们要知道,诉苦者需要的不是你的同情,而是希望你能够用心倾听,适当的情况下能够给出合理建议,帮助他们走出“阴霾”。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区别“同情心”和“同理心”。

同情心,是认知到别人的痛苦,从而引起恻隐之心。而过度同情,则是放大他人的情绪表现在自己身上,会使倾诉者产生情感错觉从而降低沟通欲望。

同理心,是指能够感同身受、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当听到朋友所倾诉的苦恼后,他会说:“我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我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感觉。”同理心的前提是认真倾听,并了解、接纳对方的情绪,这样做能够在沟通中增强两个人之间的互动,是一种认同他人体验的态度。

也就是说,我们要做的是利用同理心,了解说话者的经历、感受他的情绪,而不是过度同情,过激的情绪表现可能会让人觉得虚伪,有一种被施舍的感觉。

第四个坑:打断对话。避坑指南:先了解对方需求再接话

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的聊天都是止于插话。当别人正兴致盎然的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也许是因为过于投入,不自觉的插话,中断了他人的讲述,甚至把话题牵引到你自己身上,因此引发讲述者的不满情绪,不愿意再继续聊下去。

其实,朋友来跟你讲述这件事情,无论大小,一定是有所目的,发泄情绪、渴望认同、甚至可能是寻求帮助。

举个例子:比如朋友跟你说“我今早在上班路上车子抛锚,然后……”

还没等朋友说完,你就打岔儿说道:“嗨,别提了,上周末我们出去郊游,车子在国道上抛锚了,我的天呐,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我可真是太难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朋友心态比较好,也许会顺着你带跑偏的话题继续和你聊,甚至调侃你人在囧途的郊游经历。但如果你的朋友此刻心情很差呢,相信在你的打断后,他一定没有继续聊下去的欲望。

正确的做法是:先了解对方需求,再接话。

前提当然是听完朋友的描述,倾听的同时思考对方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是想要获得关注?还是单纯的活跃活跃气氛?做出了初步判断后,再然后根据对方的需求去做出回应。

当你发现对方是想要获得关注,那么就给足他倾诉的时间,让他说出自己心里所想的内容,再用之前提及的“同理心”去了解并且认可他的经历。

以上,就是我所总结的经验,相信大家在听过这节课之后,一定能摆脱“聊天终结者”的标签,成为最会说话的TalkKing。

从图库选择图片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知识点——聊天终结者常见的四个坑,以及相应的对策。

第一个坑:一问一答。对策是:一问两答,追加反问。这是最简单的扩大聊天范围的方法,不需要多费脑筋,也不用踹擦他人的心思;

第二个坑:夸夸其谈。对策是:推进对方的观点和感受。在自我表达的基础上,使对方也有自己的观点输出,增强他的参与感后,两个人的沟通就不会失衡;

第三个坑:过度同情。对策是:区别“同情心”和“同理心”。适度利用同理心,以对方的感受来输出关怀、安慰和提供切实帮助;

第四个坑:打断对话。对策是:先了解对方需求再接话。不打断他人是一种礼貌,是沟通中最基本的原则,先听再说,才能成为语言的智者。

以上就是本套课程中社交表达板块的全部内容,下节课我们将进入职场表达板块的学习——直抵人心的精准表达术,快速增强职场竞争力!

关于课程的相关问题,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如果你觉得我们的课程还不错,有用、有趣、请分享给你的家人、朋友,帮助更多想要提升表达能力的人。“打开精准表达的金钥匙”,尽在《开口说话必听的27节表达课》,下节课我们将分享《四大常见工作汇报误区,对症下药成就职场高情商》我是马丁,下节课再见!

从图库选择图片

第08讲:四大常见工作汇报误区,对症下药成就职场高情商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07讲:07 实用避坑指南,不做“聊天终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