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个了解一个人是没有发展的天花板,那就要看这人有没有向价伯斯所说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在人群中,要论技术不是最好,或是经验也不是最多,有该如何让人快速成长。其实会发现,有人毕业三年后,就可以独当一面,有人毕业十年后,还要想办法透过跳槽来争取溢价。
这之间的区别就在于,看问题的深度、思考问题的解题边界,以及接收新事物的适应程度。
01突破成长的天花板:找出规律并放大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一条发展的脉络,就是以「确定性」的方向来前进,通过对万物规律的掌握,确定彼此之间的发展规律,最后建立起一套文明世界的生存模式。
这种进步,来自「可重复性」,与「有积累性」,例如:通过数据的不断演算,让过往认为是机率的事情,能够准确知道何时会发生,以利于我在投放资讯时,可以更有效率达到触及。
正是在这样的观念下,过往被认为不可解释,不能解释的事情,都能在这背后找出它的规律。如同猎豹移动的执行长傅盛所说:「现象即规律。」
当某个现象发生时,一定有某种规律。我们必须藉由这种现象,看到背后的规律。绝对不认为是运气好,就直接省略。如果这么看问题,容易成为一位批判者。
这就好比是把大象装进冰箱里,如果是用固定型思维来看,会觉得这不可能做到,然而,对于成长型思维的人来说,这可以把它当作「工程学问题」来看待,首先分成三个步骤:
第一步:把冰箱门大开。
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冰箱。
第三步:关上冰箱门。
再来针对大箱如何装进冰箱,是要大衣冰箱,还是小一点的大象,这就有方向可以来解决。
02奇迹,来自心态的转变
史丹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卡萝‧杜维克Carol S. Dweck在《心态致胜》的书里面提到,人们在面对一件事情时,普遍会出现两种心理心态,分别是:固定型心态、成长型心态。
成长型心态:藉由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勇于尝试以更新的方式来试验是否有效。
固定型心态:内心拥有不安,不愿意面对难题,容易受到别人评价而有所影响。
综和来看,固定型心态的普遍特征在于,认为一件事情就这样,没有其他机会或改变的可能,相反的,用成长型心态来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转变,即便是在普通的事情,也会因为我们一点想法上的转变,产生不同的结果。
从对应关系来看,对于固定型心态的人来说,一切问题的原因,都归咎在「外在环境」。因为…导致…什么的想法,这种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都是外界环境所导致的心态,进一步加深人人在想法上的固化,反而让环境本身的观点成为影响个人的来源。
成长型心态的人则认为,即便外界的环境变化不如原先设想,也会持续让自己适应,在每份经历中获取养分,成为成长路径上的助力。
固定型心态的人,习惯把思维局限在某个范围,不愿意去跟自身能力有差距的事情,也因为这样,错失了很多机会,最终就会不断在原地踏步,没有看到任何的成长。
03突破环境受限的问题导向
其实每个人天生都拥有成长型思维,例如,孩子都会通过不断的提问,来了解这世界,即便碰到困难与挑战,也会想积极来回应,但却因个人的家庭环境与成长环境的影响。
就好比,「如果你不按自己所想的方式活,就会随着你所活的方式去想。」环境本身就会潜移默化影响我们思考的心态。
这也就是在《有限与无限游戏中》所讲,有限游戏的边界性,在任何有限游戏的框架中,人们将会因为环境而被「顺化」成环境本身的安定因子,最后整个环境达到净平衡后,有限游戏也就到终局,即便成为有限游戏的最终胜利者,却也让有限游戏本身,走向崩解,让新的有限游戏给取代。
要想克服环境所产生的思维僵局,除了具备前面所提到的「成长型心态」,另一个思考点是,我们能对人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其实有时候好的答案,不如好的问题,因为只有好的问题,才能够唤起人们的深度思考,以及触及到问题背后的本质性问题。
例如:除去幸存者偏见,在商业市场上的成功,背后所看的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做这些事情的思考路径,
思考路径则是「问题导向」,而判断好问题的基准,来自于问题是针对本质出发。
再进一步来推论,底层思维的本质性,需要从脱离原有的框架来看,也就是跳脱原本世界给你的条件,从有限游戏的世界里,转向无限游戏的世界观,看到延续下去的脉络。
这也就解释道,为什么需要找出底层规律,因为这些底层不变的因素,恰恰是能推论时代发展的核心要素,所有现象级的事件,都只是这些底层规律下所生长出来的事物。
底层规律的探讨,主要分为几个方向,分别向,理论体系、世界观的模型、思想边界这些方向的分析,都是在让我们能够追求存在于世上的底层规律。
04跨越认知边界的阻碍:第三视角
要想打破这种认知边界,就必须给自己一些苦难,让你能脱离原有的舒适圈,不断的看到更多的可能与机会。
换言之,生命能否持续活下去,不是生命本生有多强、多厉害,而是生命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后,立即适应新环境所带来的挑战。
然而,要想跨出舒适区,又该怎么行动。探讨这个问题前,我们要先思考,是什么样的思维限制住我们看到自己在舒适区。
这就是所谓的「第三视角」。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陷入在有限游戏的世界里,行为与观点都会被限制在某游戏的规则内。
这时我们往往会把规则当作规律,来进行拆解与分析,找出规则背后的底层因素。
最后所找出来的因素,虽然能让人们在有限游戏的世界里,更进一步达到顶端,却还是在原有的游戏条件中进行。
规律本身的局限性,还是会受到原有的认知局限住,为了解决认知局限,所以才需要从第三视角来检视。
05建立价值壁垒的破局思维
前面提到拥有固定型心态的人,往往会对自己所知道的事情,进行进一步的巩固,以至于,当外界有心的变化时,还是趋向于守住原有的思想。
这种「自信感」反而升华成「自傲感」,也容易遮蔽了看到新事务的机会。
也就忽略了,环境变化的快速。又或者太过于关注竞争对手,反而陷入僵局,往往是视角被局限在某个领域中,例如竞争对手、产品、服务等,
这时人们在思考的出发点,都是从「自我」的角度来解读这些事情。
相反的,当我们能够以「第三视角」来看到新事物时,就会开始去重新思考这个世界,以及各种不同的变化。
对世界保有好奇心,不断的提问,是让我们开始用心的观点来看世界的强项。
然而,第三视角,除了让我们看到更宏大的世界观,同时也是在协助我们具备另一种能力,那就是「预测」。
这个时代努力未必成功,但更重要的是勇于做出改变,让你能让你在变化来临前,先具备变化下的「适应能力」
最后在具体操作的方向来看,分别从可以从本质性与价值性来看,就有两个思考方向:
第一,本质性:底层需求的,也就是不变的事情。
第二,价值性:切入边缘领域,做出垂直市场的第一。
这两方向都从成长型思维为底层心态,进一步对应到个人潜能来创造自我价值,而这些价值能持续适应,也就是基于无限世界里的本质来进一步生长。
在快速变迁的环境下,用有限资源去适应无限时届时,如何让每份资源的使用最大化,这就考验着每个人怎么使用时间,尤其是注意力资源。
因为当商业的每一步成功,就标示着人类在对自我要求的能力,也需要不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