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那个“抱怨”的自己

昨天笑来老师专栏的题目是“戒掉抱怨”,听了感触颇深。

我前几年的生活因为一些传统的和不得已的原因,接到了太多的抱怨,太多的负能量。任何一点小事,都能拿出来放在嘴里反复咀嚼,深挖其中莫须有的含义,参与谈话的人一定要去顺着抱怨者的话说,并且要做出类似的举动,才能被看作是站在正确的一边,并且这次的谈话中,谁没有参加,那么肯定下一次还会对这个没有参加的人重复上述的谈话内容。并且很有意思的是,就好像整天没事情做一样,只要有一点点事情,所有人都要聆听一遍事情经过,然后再各自发表一下意见。

不知不觉中,我仿佛也掉进了抱怨的坑里去,我在一方接受了别人抱怨的话语和负能量,那么我不由自主得再把这个抱怨和负能量传达给我周围亲近的同事、闺蜜、家人。这点小事,他/她怎么能这样做呢,事情怎么能这样处理呢?说实话,我觉得那段时间过得一点都不开心。并且我很清楚一点,就是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真正了解并体会你的痛苦,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痛苦和无奈。谁都不喜欢身边有个祥林嫂。

后来越来越发现,这些负能量慢慢消磨我的心智,而我的本来的这些精力,能量,都应该被用在我的学习、生活、个人成长、家庭教育上。当时都好讨厌这个抱怨的自己。于是我觉得我不能再这样继续,必须要有所改变。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恰恰加快了我痛定思痛、改变自己的进程。

不停的抱怨自然带来不断的矛盾,因为抱怨的都是别人的缺点别人的不好,打个比方,ABC三个人,A向C抱怨B的诸多不好,B其实和C根本就没有矛盾,B开始的时候是挺同情A的,不免接了两句话,可是后来B发现,B成了别人嘴里抱怨C的人。A继续演着无辜的苦情戏,B却被恶心得不行。

我就成了那个被恶心了的B。

虽然说人人背后有人议论,谁人背后不议论别人,管天管地管不住别人的嘴,但是无事生非不行,因为无关紧要的人和事打扰到别人更是不行。并且我始终觉得,看破不说破不是对所有人都有用的,对于有些故意不知好歹只知道到处乱说话的人来说君子之道,那是对牛弹琴。既然这样,做事情就抓住重点,快刀斩乱麻。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舒适了,再遇到嚼别人的舌头,可以不搭理不接话,当面背后少接触,有事情当面扯清楚,背后不啰嗦。不喜欢的人少接触,基本没有礼尚往来,有些“面子”,不必顾及。就这么简单。

生活一下子清净了许多,关系干净了很多,蓦然回首,可笑的是,之前抱成团嚼舌头惹是生非的,现在窝里斗,之前看笑话的,现在成了被笑话的。之前敢当面背后嚼舌根的,现在全都闭嘴。

果然,和小人论君子之道,那是对牛弹琴。对牛弹琴不如退而结网,牛再敢来犯,把牛吊起来敲打。再蠢也怕疼,占不到便宜,下次肯定长了记性。

我记得我在抱怨最厉害的时候,身边一位很亲近的前辈告诉我,另外一个姐姐之前也有和我相似的情况,我大吃一惊,因为在一起很长时间,我从来没有听她说过一句,她很大方得给我解了惑,说当时也很苦恼,也经常抱怨,也发过脾气,但是发现都没有任何用处,既然这样,还不如不说。后来和这个姐姐的关系更进一步后,偶尔也听她说过两句,也都是怎么去解决问题之类的话语。由此对这两位姐姐的敬佩指数以倍数增长。因为我领教到了,就算没有潘安的容貌,子建的才气,包容、着眼于做好自己的事情,都是可贵的品质,更是一位年轻的女主人无可替代的美丽。

遇到伤心的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想,自己要强大就好了,后来发现,心智成熟之旅艰苦卓绝,强大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但是不管怎么样,就像笑来老师之前说的,不要瞎操别人的心,内心强大的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总是会先着眼于自己的发展和成长。

谨以此,安慰那个当时受伤、无助、无可奈何、心灰意冷的自己。不计较并不代表要去原谅,我永不原谅,并将永远记住,不是为了抱怨,也不去怨恨,只为永不重蹈覆辙。

你可能感兴趣的:(纪念那个“抱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