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儿童的人格教育》听书笔记

书名:  原版为德文,

英译版书名为: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中译班书名为:《儿童的人格教育》


作者: [Austria]  Alfred  Adler​

[奥地利] 阿尔弗雷德 阿德勒


日期:2020-9-10

方式: 听书解读+看解读文字

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 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21世纪的三大心理学家不知道将会是谁?

2001年1月1日到2100年12月31日,这一百年里,又会有什么样的大心理学出现呢?  万一我长命百岁+到了那个时刻,或许可以来写下答案!)

前言部分

1.阿德勒认为:

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


自己的思考: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肯定有它的真理存在性,童年的人格培养又如此重要的话,我们为人父母确实最好在生孩子前就开始学习这些书籍。


2. 现代发展心理学已经证实,在儿童大概5岁左右,人格就已经完成了基础构建。(之后整个人生的发展只不过是在这个人格模式上的重复和调整。)

自己的思考: “三岁看老”又是一句经常听到看到的话了,5岁就已完成了人格的基础构建的话,后面的人生怎么办?现代发展心理学到底是怎么证实这一点的?

想问,到底讲的人格,是指什么?

人格,personality, 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

表现为: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个体的独特的心身组织。



回到本书,本书要完成的两个任务是:

1. 如何解读孩子行为后面的心理动机

2. 如何引导孩子以正确的方式面对成长的挑战


任务一: 如何解读孩子行为后面的心理动机?

一、人格的统一性以及四种主要生活风格

1. 通俗地讲,心理学的“人格”就是“个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相对固定的个性。个性是始终稳定,且具有明显倾向性的。

2. 一般人可能都会习惯地认为—— 我们每个人变成什么样子,是因为我们遇到了什么事情。

(感觉很多时候我们分析人和事,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比如,她之所以这么霸道,是因为她从小是家中独生女,父母娇生惯养。或是,他现在这么自卑,是因为他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

阿德勒不这么认为,他说,人格只是建立在这个人对事实的主观看法上的。决定我们每个人的理念和行动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和理解。

(又想起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里面举的例子,井水是恒温18度左右的,这是一个客观数字,无论谁去测都一样。但夏天我们去喝井水,会感觉井水很凉爽; 而冬天我们去喝井水,却又感觉温润,毕竟是18度的温水。 井水很委屈,它说,我一直就是18度,我又没变,我就是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而已。你们人类都活在你们营造的主观世界里,不活在客观的世界。)


3. 阿德勒的理论: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看到的事实部分来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寻找自己的最佳方案,并由此形成自己的个性模式,也就是任何基础。

4. 对于个体行为的解读,一定要与这个人的生活背景相关联,才能客观评估这个个体的人格倾向。结合他的人格倾向,才能洞察具体行为背后真实的心理动机。对于儿童尤其如此!儿童的每个行为活动都不是单一的,都是儿童整体生活和整体人格的表达,阿德勒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格的统一性。”

5.“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孩子不写作业怎么办?” “孩子早上不起床怎么办?”,对于这些儿童的单个行为,并没有单个的按钮式开关技巧,需要结合每个儿童成长的具体环境来整体认知和探寻答案,孤立地来寻找某个异常行为的解决方案,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掩盖甚至加剧孩子的错误认知,造成更糟糕的结果。


怎么理解?


举例: 一个从小在家受宠的独生子,到了学校后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不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上课捣乱”,“捉弄同学”等等。如果按照单个行为来做推理,不能完成作业可能被认为笨,上课捣乱可能被认为是挑衅(xin,四声)老师,捉弄同学可能被认为心怀恶意品性不良。

如果沿(yan)着这个思路,学校就应该对这个孩子严加管束,管束不了就只能要求家长领回家。

可是,如果以阿德勒“人格统一性”的理论来看,孩子之所以有这些问题,是因为他的能力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而是一直处在一个婴幼儿、被照顾的状态里,因此缺乏独立的能力。

到了学校后,他也不知道如何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包括不能自己完成作业等。另一方面,他习惯于被关注,需要随时随地有人注意他,当感觉被忽略的时候,他就以不守纪律,捣乱,捉弄同学这些方法来寻求引人注目,哪怕会因此引来老师批评同学厌恶。

这个孩子所有不当行为的根源,是在于他有一个错误的人生目标: 他在学生的年龄,却希望像婴幼儿一样被无微不至地照料。

(自己的思考——  孩子明年要上小学了,

除了1.知识上要给他做两三个月的专门的幼小衔接辅导,

心理上也要及时给他各种引导:

2.可以设置问题,请已经上小学的Peter哥哥来分享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3.可以提前与孩子多次有意无意聊天,讲清楚小学的人生目标是哪些。

4. 仪式感: 要做幼儿园毕业,升小学仪式。邀请家人朋友一起,让仪式感更强!)


6. 用阿德勒“人格统一性”理论来处理上面的事例,方法是:

家长和学校不是要去制止和惩罚孩子的行为,而是给予他理解和鼓励,帮助他逐步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提升自己的自理能力,帮助他用正确的方式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争取自己的存在感;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年龄和成长的需要,正确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

不是惩罚,而是鼓励和具体的帮助,才能让孩子有勇气去改变,逐渐成长。

(自己的思考—— 《正面管教》这本书的很多理论基础应该来源于此,“多鼓励,少表扬,少批评”,不是惩罚,不是娇纵,而是“和善而坚定”地对待孩子所有的行为。

正面管教与惩罚控制无关,而是引导、教育、训练、定规矩、技能培养等。

《正面管教》定义的三种方式——

严厉惩罚型: 孩子不参与决策过程,家长老师来定规则,要求必须遵守规则,违反规则会受到惩罚。

娇纵型: 我们没有任何规则,我相信我们会很爱对方并且会幸福,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家长随时满足要求,家长相信孩子以后会选择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规则。

正面管教型: 我们一起来制定对双方有利的规则,我们还要共同决定遇到问题时对大家都有好处的解决方案。)


7. 按照阿德勒的人格发展理论,这个例子中的孩子是比较典型的“索取型”。 阿德勒认为,一个人成长到5岁左右,他的内在人格就基本定型了。

(想—— 我的孩子属于什么型? 又想—— 不给他贴人格标签,只是利用这个理论来更好地分析他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看如何更好地鼓励和实际帮助到他。)


8. 阿德勒定义的四种不同类型——

(1)支配-统治型:  对身边的人有强烈的支配和统治欲望,需要通过控制别人来体现自己的强大和自身价值。

(2)索取型: 习惯依赖别人照顾自己,很少自己努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3)回避型: 不去面对自己生活里的问题,缺乏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

(4)社会利益型: 真实自信地面对生活,勇于解决自己的问题,善于与别人合作。有强烈的社会意识,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阿德勒认为社会利益型才是健康的,是最合格的社会公民,其它三种生活风格的孩子都可能成为问题儿童。)

社会利益型,这种类型的人常常生长于良好家庭,家庭氛围友善开朗,家庭成员间相互帮助、支持,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和尊重。

(思考—— 自己应该是社会利益型偏多,如何给孩子营造一个友善开朗的家庭氛围?)

(思考——《正面管教》里对孩子的分类所有理论依据应该都是来源于此。)

9,继续探寻“问题儿童”产生的原因。 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引申为—— 健康的孩子都是相似的,有问题的孩子各有各的问题。


(问: 如何相似?如何各有各的问题?)


10. 阿德勒总结的产生问题儿童的三个主要原因:

(1)由于生理因素或家庭环境让孩子形成了强烈的自卑感。

(2)父母或主要养护人对孩子的过分的溺爱。

(3)父母对孩子的忽视或拒斥。


(1)克服自卑,追求卓越,度的把握

a. 自卑感本来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正常的心理现象。人自出生起,就本能地不断追求发展,追求强大和完善,追求优越感。 因为我们本身不够完美,这就形成了人的自卑感。为了消减自卑感,我们才追求优越感,克服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如同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它们同时存在,是个体追求不断优化、不断趋近完美的动机源泉,也是驱动人格发展的内在动力。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生命发展的动力。”


儿童成长历程中的各种行为也贯穿着克服自卑感、追求优越感的动机。


(想起昨天教师节买了花束让孩子拿去送给幼儿园老师,他在幼儿园门口一直不愿进去,估计因为最近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比较多,他受到心理上的打击,以及像他自己说的,“我不好意思,那么多小朋友会看着我”。谢谢自己昨天耐心地陪他在幼儿园门口,温柔耐心跟他交流,鼓励和想了具体的办法帮助到他最后独立完成了这个事情。


以后也随时提醒自己,自卑感人人都有,它是个正常的生理现象,尤其对于儿童来说。)


b.儿童成长历程中的各种行为都贯穿着克服自卑感、追求优越感的动机。 导致儿童自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体型和力量上与成人相比处于劣势,儿童之间外貌、体格、疾病的差异,兄弟姐妹间的竞争,家庭的贫穷,父母对孩子过高的期望等等。(这些都可能引发儿童的自卑感及不安全感。)同时,这些感受又会形成心理刺激,让孩子采取行动,努力争取平等地位,试图通过获得优越感而消减自卑感。


在这个过程中的巨大风险—— 自我感觉脆弱的儿童为了躲避自卑感,常常用错误的方式来争取优越感。 家长不恰当的引导可能把孩子带入过度追求优越感的误区。


(自己的思考—— 英语,我是趁着孩子还小的年龄开始,经过自己努力找寻到了科学的方法,让他6岁突破了听力和口语。然后现在的我,期待他能够再运用这个好方法,学日语、法语或西班牙语,在12岁时会四国语言的听说,中、英、日、法或西。我要随时提醒自己,这些只是随缘随份去做,跟孩子讲道理,摆事实,好好沟通,最终能达成还是不能达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我和他要用享受的心态来寻找人生的快乐与充实,自信。)


c. 被自卑感困扰的儿童常会缺乏勇气,为了消减自卑感,有些孩子自暴自弃,有些孩子捣乱、不合作。他们的共同点是—— 对应该完成的事情,坚信自己一定做不好。

为了避免做错事情被嘲笑或批评,他们宁愿什么都不干,或是躲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尽量与现实世界拉开距离。他们有可能形成索取型或回避型问题儿童。


有些孩子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感,用矫枉过正的方式来追求优越感。这样的孩子会显得野心勃勃,对优越感的过度渴望会让他产生嫉妒心,对竞争对手表现出恶意和仇恨,严重地会表现出某种犯罪特征,比如,伤害对手,诋毁对手。

这些孩子可能形成支配统治型人格。


(2)父母溺爱

对孩子的溺爱包括内外两方面,在物质上过多满足孩子的需要,在精神上对孩子过于顺从。(这种情况在独生子女家庭或隔代抚养中常见)


a. 物质过多满足孩子需要—— 不设限制地(ji)给予孩子各种礼物、特权,包办孩子的一切事情,剥夺孩子学习自己处理事情的机会,让孩子像皇帝一样,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态度,无视他人的权利,自私自利,缺乏与人合作的能力,富于攻击性。

这样的孩子往往是索取型人格和支配统治型人格的综合体。


b.这种教养方式并不能让孩子快乐,因为没有正当的途径让孩子应对挑战,提升能力,孩子会在这种寄生虫式的生活中变得消极、被动、感觉无聊、对他人冷漠。因为不知道克制欲望,当欲望不能被满足的时候,就格外难以接受。


(3) 父母的忽视,父母的拒绝与斥责

a. 依恋理论表明: 父母对于孩子的养育不仅仅是提供饮食衣物,要使孩子健康成长,还要为孩子提供身体的抚触、情感的交流与陪伴,让孩子确信父母始终能保护自己的安全感。


(自己的思考—— 最近一直在想家里要新增一个小传统小仪式感,每个从外面回来进门的家庭成员要说,“ta da i ma”, 在家的成员要即刻上前,拥抱和说,“o ka e li na sai. ”  以及,要出门的人要主动说,“i t te ki ma su”, 留家的人要上前拥抱,并说“i t te la shiyai”).


b. 在家庭中被忽视的孩子是很难有足够的安全感的。无法给孩子陪伴和关爱时,孩子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完全没有价值的人。


这些孩子会让自己变得对什么都满不在乎,带着一副消极冷漠的面具,拒绝和任何人建立亲密关系,在情绪激烈的时候,他们会暴跳如雷,不计后果,自残甚至自杀。


c. 被父母拒斥的孩子也一样。他们被父母视为累赘和负担,在被厌弃中战战兢兢地生活。

这些孩子容易心怀怨恨,不相信任何人,所有促使他们上进的劝告都会被解读为对他们的束缚与压制,不管成人说什么,他们都竭尽所能地反抗,同时嫉妒其他拥有幸福童年的孩子。


11.阿德勒认为,除开智力因素之外,社会情感发展状况是对人格构建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儿童期尤为如此,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和成长,决定了他成年后在群体中的生存状态。





本书要完成的两个任务:

1. 如何解读孩子行为后面的心理动机

2. 如何引导孩子以正确的方式面对成长的挑战


任务二、如何引导孩子以正确的方式面对成长的挑战?


1. 对明显自卑自暴自弃、或用捣乱不合作等方式来掩盖自卑感的孩子——

矫正的首要前提是对他们抱有同情和理解的态度,通过鼓励他们,与他们建立起友好信任的关系,使他们发现自己的能力和天赋,让他们相信完全可以通过勤奋、毅力、练习去获得自己向往的一切。

我们有必要向孩子解释清楚,进步并不是一蹴(cu)而就的,需要勇气和坚持。避免遇到困难丧失信心,放弃努力。


2. 对于野心勃勃对自己过高期望的孩子,建议家长和老师不要强调孩子行为的最终结果,而应该重点关注孩子努力的过程,我们需要反复向孩子强调,每件事情都去与别人比较豪无意义,引导孩子从学习本身,而不是从与别人的竞争中获得快乐。

帮助他们看到每个人的长处,逐步改变他们蔑视别人的习惯。

这些孩子同样需要理解和鼓励,这样才能让他们与环境、与生活达成和解,并最终将,用于竞争的力量转向与他人合作。


3. 对于给孩子过高期望的家长,阿德勒建议不要去训练孩子的野心,而要去培养孩子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勇气、自信。


4. 对索取型和支配统治型结合体的孩子,首先要让他脱离之前被溺爱的环境,然后在一个新的环境里,(比如转学到一所新学校),开始学习独立和自理,在有经验、有耐心的老师帮助下,(zhu)逐步学习克制欲望,建立自己与他人的边界。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测试区,孩子一旦上学,他所有在家庭中积累的问题都会在学校呈现出来。

家庭的教养理念很难改正,一般说来,这类孩子只有在有幸遇到一个能鼓励他、帮助他自立的老师或同伴时,才有可能改变。


5. 要治疗在缺乏关爱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我们所要做的,依然是同情他们,理解他们在需要爱的时候得不到关爱的痛苦,找到他们潜在的天赋,激发他们的勇气,鼓励他们学习面对和解决问题,并告诉他们与人相处的恰当方式,发展他们的社会情感。


6. 对于某些误入歧途、需要帮助的问题儿童,阿德勒对教育者提出了明确要求—— 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职责,就是确保每个学生都不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获信心。


7. 每个孩子都有向上成长的生命本能。阿德勒提出,无论孩子看上去如何自暴自弃,家长和老师都不应该放弃他们。鼓励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自信与尊严,就如同把一些在一个果园摘不到果子的孩子,引入到另一个他能够摘到果子的果园,让他去摘取他能拥有的收获,这些孩子一样可以实现他自己的人生目标。


8. 想要帮助儿童发展好的社会情感,形成健全的儿童人格,从四个方面来引导孩子: 帮助孩子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发展积极的困难观、发展积极的他人观、发展积极的异性观。


(1)积极的自我观: 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受欢迎的,是能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的。


具体做法:

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多从鼓励的角度肯定孩子的优点,避免过多的批评,那样会造成孩子的怯懦和退缩。

家长和老师还需要避免过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越感,以免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2)积极的困难观: 培养和保护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

教育者为孩子提供一些适当的挑战,引导孩子克服困难,争取自己想要的结果。

提供的挑战要符合孩子的心智成长特点,既不太难,也不太容易,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热情,提升孩子的能力。


(自己的思考: 好像看《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时也提到了这一点,“跳一跳,够得着”的任务,是最能激发人们快乐幸福的体验感的。)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要把孩子当成可以操控的木偶,而是要允许和鼓励孩子尝试创新,哪怕因此会失败。


一个能够面对困难、恰当处理挑战的孩子,一定会发展出耐心、恒心、坚韧、细致的优点,成长为一个有力量的人。


(3)积极的他人观: 培养孩子对社会、对人类、对环境的关怀,鼓励孩子关注和理解他人,引导孩子切身处理地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和想问题,鼓励孩子帮助同伴,养成乐于分享的品质,帮助孩子建立公平规则和边界意识,教给孩子与人合作的方法,在合作中乐于接受自己的公平份额,不要挑起饿醒竞争,警惕孩子思想中自私、贪婪、冷漠、偏见的苗头。


(4)积极的异性观: 在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可和接纳的同时,也能神了地理解和认可异性,对异性有好感和亲近感,不贬损和排斥异性,不与异性刻意拉开距离。


9. 阿德勒认为,在儿童社会情感的培养发展中,母亲是至为重要的因素。儿童在家庭中与母亲的关系,会形成儿童讲来与他人关系发展的基础。

如果母亲采取信任和积极的态度与孩子互动,儿童就很大可能形成良好的社会兴趣,建立健全的人格。



写笔记新的收获:

1.阿德勒真的是自我启发之父,可以看到《正面管教》很多理论来源于阿德勒心理学。


2. 儿童成长历程中的各种行为始终贯穿着克服自卑感、追求卓越感的动机,家长要好好掌控这两者间度的把握和引导。


3. 不是惩罚,而是鼓励和具体的帮助,才能让孩子有勇气去改变,逐渐成长。


4. 书里提了很多次对各种问题儿童首先要去做到真正的理解以及永远的不放弃,相信、鼓励、帮助、努力,一定都可以成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19.《儿童的人格教育》听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