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遗珠……考“吉安锣鼓草”

    (吉安扶贫三考之三)

                (雪刚)

        枫顺乡的吉安村是四川江油北部山区濛濛雾霭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有莲花寺古寺,地球成长的远古遗迹、冰臼、化石,美丽的碧潭、瀑布、硫磺泉,还有世代相传的“吉安锣鼓草”民间文化,以及“院坝篝火锣鼓草”集体舞。

一、“吉安锣鼓草”的特点

        据考察,在四川、湖北、湖南及贵州等许多山村,世代流传着“薅草锣鼓”民间文化,它起源于3000多年前,巴人从渔猎转为农耕时,为提高劳动效率,以锣鼓驱赶野兽、号令劳动节奏,而形成的一种民间文化。

      据了解,千百年来,薅草锣鼓在江油的六合、枫顺、敬元、雁门等北部山区也广为流传。但在枫顺乡吉安村,有两个奇特的现象:一是村民称之为“吉安锣鼓草”; 二是村子里随便能找出十几个传人。 

      吉安“锣鼓草”的特点,可从四个方面来看。

      1.从表演形式上看:吉安锣鼓草设两位歌郎和两位草闲神,歌郎跟在薅草队伍后面,边演唱边跟进,草闲神负责押字头;其它地方的“薅草锣鼓”设两位或四位歌郎,站在薅草队伍前面,边演唱边退,无人押字头。

        2.从表演场地来看:吉安“锣鼓草”不局限于田间地头、也可在院坝,不仅薅草时演唱、红白事也可演唱;而其它地方的“薅草锣鼓”仅地田间地头,薅草时演唱。

      3.从表演音调上看:吉安“锣鼓草”唱腔自然,变化灵活,尾音中略带一分惆怅;其它地方“薅草锣鼓”以悲苦、愁绝之调为主,荆楚之地最为典型。当阳“薅草锣鼓”以“高腔”(假声)唱法为主。

      4.从表演的唱词看:吉安“锣鼓草”和各地的“薅草锣鼓”的唱词都比较灵活,可观场编词,见啥唱啥,但吉安“锣鼓草”还有“斗唱”,极似ruapu唱法,有说有唱,斗诗、斗山歌、斗四言八句等。

二、吉安“锣鼓草”简介

        传统的吉安锣鼓草,在每年六月份第二次薅草时开始上演,一般十多家人帮一家除草,称为互助换工。设两位歌郎,互称联手,一人司锣、一人司鼓,负责敲锣打鼓演唱;设草闲神两人,在薅草队伍中头尾各一个,负责把控薅草进度,又称押字头;薅草群众排从一排,称排字头。歌郎说完吉利后,薅草开始,俗称“杀一盘”。

        锣鼓草的演唱,一般由说吉利、起歌头、唱正本和歇气歌四部分组成。有时两位歌郎不按章法,即兴编词,只在一个环节上斗唱不止,也为人津津乐道。

1、说吉利

      说吉利是歌郎给主家送吉利话,给薅草人办些交接,让大家干活又快又好。说吉利有说有唱,极像方今流行的说唱相结合的ruapu唱法。比如:

吉利吉利,开口要利。先说张飞,

后说刘备。打起锣鼓,做人和气……

或者是:(说)

阳出来喜洋洋,照见对门李三娘。

李三娘来李三娘,养子五人个个强。

大儿争荣为天子,二儿海里做龙王。

三儿墙上能跑马,四儿马头演排场。

只有五儿年龄小,怀抱花鼓进歌场。

(唱)哎…

日出东方光万丈,主家请人薅草忙。

各人锄头要磨快,你追我赶争榜样……

也有调皮说反话的,如:

清晨起床雾沉沉,天上几朵大祥云,

雾沉雾沉要下雨,恐怕今天搞不成……

2、起歌头

          起歌头有现词,也可现场编词,一般要求符合七字韵。比如:哎……

水有源头木有根,三生石上有前因。

水有源头归大海,木在山中长成林。……

或者是:哎……

芭蕉树儿千条路,水打杨柳万条根……

或者是:哎……

敲起锣来打起鼓,大家听我起歌头。

家乡青山处处美,清色柳树沿河排。

几家齐聚心一条,决心大战六月草……

          也有锣鼓几通,两位歌郎都等对方起歌头。实在推不脱就商量:哎……

  左手推不开,右手推不脱,

  打起锣和鼓,轮流说一个……

3、唱正文

        唱正文又称唱正本,多七字韵,现词的有《梁祝叹》、《取药方》、《三国歌》、《大十进唱》、《露水神》等,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寓教于史。比如《大十进唱》将二十四孝、桃园结义、四马投唐、杨家将、仙女思凡、八仙故事、木莲救母等历史故事,串在一起,既颂扬了孝义爱国,又在农村宣传了历史文化和基本道德。这里附《露水神》部分唱词,供欣赏:哎……

锣打一槌鼓一声,叫声乡亲听分明。

我今不表别一段,我来问下露水神。

露水神来露水神,你是哪国哪县人?

  ……

太阳出在那一国,照见哪洲哪国人?

当初是谁开河道,谁人搬山塞海门?

  ……

        两位歌郎交歌和接歌也别有特色。比如交歌方的唱词:哎……

锣鼓打得正狠狠,各位薅草听分明。

我今不表别一段,只与联手交歌文。

你把喉咙漱开等,鲜歌要上你的门。

五黄六月天气大,社员薅草是光荣……

比如接歌方的唱词:哎……

叫我接来我就接,晓得接得接不得。

管他接得接不得,正月不接二月接。

三月接你胡碗豆,四月接你早大麦

  ……

        歌郎在演唱时,还要随时关注薅草人的速度和质量,并注意调动薅草人的积极性。比如:

    讲要求:哎……

薅草要薅散子花,十人见了十人夸。

切莫薅些吊喉草,白雨一过往起爬。

      鼓干劲:哎……

草要薅好,不要太毛。

争当模范,人称英豪。

      讲质量:哎……

  快点薅来快点薅,莫把玉米当成草。

      讲速度:哎……

  快快薅来快快薅,不要伸起蚂蟥腰。

        讲字头:哎……

快快落来快快落,下面有个死角角。

你把字头抬起来,大家才好卷边角。

        也有唱些荤段子或骂人段子,惹人开怀大笑。如:哎…

薅了一界又一界,两个儿郎贩牛卖……

4、歇后歌

        歇后歌是休息前后的几句唱词。比如:哎……

  歇了气,要起来,大家都把字头排。

  各人字头各人排,我们把歌唱起来

    ……

    或者唱。哎……

  请起来哈请起来,各人字头各人排。

  各人字头各排好,二位歌郎送歌来

      ……

        傍晚收工时的歇后歌。如:哎……

    日头下了岩,锣鼓幺了台。

    今天收工早,明日早点来。

        归家路上,村民又唱了山歌。如《太阳落坡》、巜麻柳叶》、《月儿落西下》等。日升月起,薅草人儿欢歌不断,山里人就是在这种自娱自乐中浸润着人生。

三、“锣鼓草”的传承发展

      在“锣鼓草”表演中,能充当歌郎者,多是口才、记忆、嗓音、阅历、反映能力,以及锣鼓水准、演唱技巧等上好者。也只有优秀的歌郎,才可能调动劳动气氛,提高劳动效率。因而在其漫长的演变史中,多是押礼先生一类略有文化的人充当。

        因缺少文化的山里人,对锣鼓草口口相传多,以谬传谬也大有所在。直到文墨先生周玉庭的努力下,才有规范。

        据传歌郎周玉庭善长白红押礼,“锣鼓草”也唱得非常好,编词也很有水平。重要的是他将传统的“锣鼓草”演唱方式作了疏理,用“说吉利”取代了传统的祭祀部分。将“锣鼓草”演唱过程,确定为:说吉利、起歌头、唱正文、歇后歌四个步骤。将传统唱词收集订正整理,按四步程序抄写成一本约两寸厚的红皮书。莺飞草黄的漫漫岁月中,此书一直在村内借阅、传读,对“锣鼓草”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为村子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锣鼓草”人才。可惜此书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灾后重建中遗失了。

        吉安村历史上另一位锣鼓草能人叫张选明,是一个复合型的人才,多才多艺,唱戏、耍“灯”、唢呐、舞狮等,样样精通。他的“锣鼓草”也唱得很好,编词水平为吉安一绝。重要的是广收门徒,将其各项技艺倾襄相授,对偶尔来偷精学艺者也不藏私,因材施教,为吉安村“锣鼓草”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年在六合乡锣鼓草演唱者中,小有名气的张科云(82岁)、张科全、张科祥、张岳、张雄和文助德等,都是其登堂弟子或记名弟子。据说63年春节,张选明的徒子徒孙在六合乡礼堂演出,观众场场暴满,人潮汹涌,甚至挤烂了戏台楼子。

      演唱吉安锣鼓草,村里高手众多,如卢大顺、文助坤、周朝荣、吴昌华、文国潼、王荣汉(89)、文国亮(95)等。

四、“锣鼓草王”的创新之旅

        在村民对锣鼓草的讲叙中,让人多次感受到,大家对 “锣鼓草王”文国书的崇敬。据说热情、活泼的文园书,集两代“锣鼓草”能人的本领于一身,对做道场、安神歇土之类事情,样样精通;唱戏、耍灯、唢呐、舞狮之类事情更是小菜一碟;大家都觉得很难唱得好的《木莲和尚》,他也演得维妙维肖;据说他唱《女儿哭嫁》,能唱得闻者泪落、山水悲鸣;随手摘片树叶就可吹演半部《山伯送行》;锣鼓草的演唱、编词更是名冠川北山区。

        文国书被尊为“锣鼓草王”,不仅在于他的睿智和才艺,而且在于他非凡的创新能力。直接推动了吉安“锣鼓草”演唱风格的形成,掀起了六合乡“锣鼓草”表演一个又一个高潮。

        第一次是五一年至六三年,文国书在唱音和编词的创新,引发了六合山区“锣鼓草”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心情,无法用悲音较重的传统锣鼓草演唱来表达,很多人厌弃它是哭死人的调调。为此,文国书花了近一年时间,反复演练修定,淡化悲音;同时引进“快板”插浑打趣的风格,添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词,雅俗共赏。从而形成了唱腔自然、悠扬、流畅的锣鼓草演唱风格。

    比如他添加的《取药方》前缀:

  锣声声响鼓沉沉,亲爱社员听分明。

  我今不把别的讲,唱个英台取药方。

  古有周公会阴阳,他算月亮挂天上。

  雨大会把河水涨,四海之中有龙王。

  世界多少古怪事,女娃子来变婆娘。

  富贵人家讲尊养,关帝庙内有周仓。

  众位不信细心想,老壳长在颈项上。

  山伯修书深深拜,拜上贤弟祝英台。

  ……

又比如:

一对白鸽飞云天,万紫千红大江南。

各条战线传喜报,六亿神洲笑开颜。

薅草社员真辛苦,流的大汗如下雨。

干群热情胜云天,保家援朝勇争先……

        自从文国书开创新的演唱模式后,增强了娱乐感,很快流传到村外及其江油北部山区。那几年的六月第二薅草时节,山山岭岭,村村队队都有人唱“锣鼓草”,锣鼓声起,薅草村民“杀”了一盘又一盘,干劲十足。在老枫顺乡的小坝村,六合乡的六合村、白果村还涌现出演唱“锣鼓草”的高手,如:尚国军、杨绍九、敬昌发等。

      第二次是八二年至零八年,文国书将锣鼓草演唱从田间搬到院坝,丰富了“斗唱”的演唱方式,以及将“锣鼓草”延伸到“红白事”上演唱,掀起了吉安锣鼓草的又一次高潮。

      包产到户、改革开放后,“锣鼓草”又进入演唱的春天,一时风糜江油北部山区,吉安村的张科全、张雄、 张岳等传人,不仅在村内演唱,而且被请去其它村或乡演唱,甚至雁门一些村庄薅草时,也请他们去演唱。

      文国书家在吉安村五组,二十多户人住在海拨近两千米上灵宝山,终年云雾弥漫。包产到户后,家家丰收的玉米棒子堆积如山,八、九月晚饭后,村民都围在队部保管室前坝地上(三合土坝子)剥玉米。耄耋之年的文国书用玉米芯烧起火堆,拉着联手演唱他新编的锣鼓草唱词给大家助兴。哎……

锣声响亮鼓声震,包产到户干劲增。

扔掉窝工大锅饭,各凭本事自耕耘……

        四周剥玉米的村民都成了他眼中的薅草人,两位歌郎敲锣打鼓,边转边唱,欢歌笑语弥漫夜空。这种演唱方式,直接将“锣鼓草”从玉米地薅草时的演唱,搬到了院坝演唱。少了时空的限制,村民有事没事都可围在一起,敲锣打鼓地演唱一盘。

        没有了薅草自然元素的锣鼓草,如何才能增强其趣味性?“锣鼓草王”又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研究。他将即兴编词的“斗唱”形式进行了丰富,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好奇心。后来,发展到不仅要斗山歌、斗诗词,还要斗四言八句。情趣盎然,引人入胜。

如挑战方:(说):

  黄荆树儿痴脖脖,我们两人斗诗歌。

  你把鼓槌往上支,一首山歌一首诗。

  前头和我山歌调,后头要应四句诗。

  你把鼓槌轻轻敲,我的山歌就来了。

(唱)哎……

  厶妹长得白如灰,上坡下坎要人背。

  ……

(说):

  我的山歌归了台,又把诗句说上来。

    小子去打柴,一去永不来。

    周进天下过,赵巧送灯台。

  我的诗句归了台,四言八句说上来。

  天登开,地登开。金登开,银登开。

  年登开,月登开。日登开,时登开。

  夫妻床上扯被盖,一扯扯成两半块。

  连手半块都不在,我的半块圆了台。

(唱)哎…

  马桑树儿发嫩台,联手诗歌招出来。

  ……

        文国书老人还把“锣鼓草”延伸到更广阔的演唱空间。加个跋,打起秧歌锣鼓,演唱娶嫁生庆的“红事锣鼓草”;再加个马锣子,打起狮子锣鼓,演唱丧祭的“白事锣鼓草”,唱词是现场因人因事而编,须合七字韵。“锣鼓草王”把这些演唱方式统称为“吉安锣鼓草”。

      挣脱了田地演唱环境的索缚,锣鼓草在农家院坝扎下了根。据说,那时的吉安村,每周都有一、二次在某处院坝演唱锣鼓草。耳儒目染,吉安村产生了不少锣鼓草演唱高手。而今走进村子,随便找一、两个年过不惑者,都能给你哼上几句,在访淡中,有几位五、六十岁的妇女也自告奋勇地说:她们也能唱“吉安锣鼓草”,只是打不好锣鼓。

五、“院坝篝火锣鼓草”集体舞

      “锣鼓草王”并未停止他创新的步伐,在即将踏上天国道路之前,还给吉安人送上了最后一份锣鼓草作品。

        山里人习惯备年货,生活好的人家,都有腊月酿年酒、杀年猪,请友邻“吃刨汤”的习俗。改革开放后,逐渐富裕起来的灵宝山村民,家家户户都能酿年酒、杀年猪,自然都要轮着请队邻与好友到家“吃刨汤”。晚风轻拂,灯火通明,酒足饭饱,喜欢热闹的灵宝山村民又开始“锣鼓草”的演唱。哎……

鼓声沉沉锣声妙,改革开放就是好。

出门千条致富路,芝麻开花节节高。……

      已经体力不济,仅在一旁指点的“锣鼓草王”,很不满足众人只在一旁做观众,他要大家都参与,都活动起来暖和暖和。他吸取了圆舞步的特点,将薅草中扛锄、除草、抖草、前行的四步动作,编入舞步中。要求大家随着歌郎演唱的节奏,一边舞一边围着篝火转圈圈。谁的动作不到位,歌郎就在其屁股后锣鼓一敲,戏唱一句。欢歌笑语中已逢日升。

      “锣鼓草”这种众人同演同舞的方式,激发了能歌善舞的吉安村人的热情,很快在村子里流传开来,就是在文国书老人去逝后,也未停止舞蹈的步伐。人们越舞兴趣越高,越舞动作越习调,越舞编词越有水平。哎……

锣打一槌鼓声震,又逢政策惠农民。

免去千年皇粮税,反转补贴种田人。……

      后来,有人将这种集体舞称为"院坝篝火锣鼓草"。据说,那时吉安村"院坝篝火锣鼓草"舞的热度,不亚于当今的广场舞。

        在这种新娱乐方式中,大家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既有很强的娱乐感,又有利于锻炼;既具民间特色,又能玩得开心。它既是灵宝山人一种情怀的释放,也是灵宝山人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各种关系中,所获经验的精神升华。

六、“锣鼓草”民俗文化名片

        2018年到吉安村参加扶贫工作后,在一个贫困户老奶奶的祭礼上,看到张科祥和文助德领演“白事锣鼓草”。深切的怀念、悠扬的旋律、亢凉的锣鼓声,顿时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后来在村内调查了解、网上查询比较,百倍惊叹吉安“锣鼓草”的多姿多彩,是其它任何一个地方的“薅草锣鼓”不能比拟的!也逐渐悟道:为何世称“薅草锣鼓”,独吉安人称之为“锣鼓草”?或许普世演唱仅停留在玉米地里薅草时;而吉安村不仅展现于玉米地里薅草时,而且还展现于院坝、“红白”事、或村民的娱乐生活中,并且因地因事有不同唱词、不同演唱方式,甚至连器乐组合、声谱唱法都有所变化。司马迁云“圣人不朽,时变易矣”,恰是对其兴盛于吉安的最好注解!这既是“锣鼓草王”努力的结果,也是世代吉安人智慧的结晶。却因2008年文川大地震的影响,而沉寂于山村的岁月里。非遗遗珠啊!

        2019年8月12日下午,在吉安村委会外的田地上,吉安村四、五十位村民,表演了吉安锣鼓草,江油市和绵阳市的非遗领导及乡政府亲临现场,观者数千,游人如织。让人惊喜的是:周朝荣、张科祥等表演者,还编唱了一段新词:哎......

阵阵锣响鼓声喧,习习春风哺深山。

龙潭美景始开发,扶贫惠农恩比天……

        这次表演,让吉安锣鼓草终于有机会进入更大的视野。遗憾的是:在江油市“201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中,却被冠名“川北薅草锣鼓”?!深深的挫败感,似乎听到了“锣鼓草王”九泉下的哭泣声!习总书记教导我们要“文化自信”!为何有人对民间文化本具特色的冠名,却无胆保留?!

        为什要竭力展示吉安锣鼓草的个性特色?为什么要竭力推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因为它是正在消逝的独特的民间文化!因为宣传它就是在文化上提高这方旅游的知名度!因为不忍心让吉安人劳动智慧的结晶在漠视中消失!

        再说“院坝篝火锣鼓草”,它是改草开放以来,国家兴旺、百姓丰衣足食的形势下,才有了吉安人在世传民俗文化基础上的创新!它能形成集体舞本身,就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肯定和赞美!吉安人又称之为“锣鼓草锅庄舞”,它和传统锅庄舞比较:相同点都是随着音乐、围着篝火舞蹈的集体舞,不同点是舞蹈动作是薅草劳动四步曲,并增加了两位歌郎敲锣打鼓演唱这一助兴元素!

        记得有人曾将“薅草锣鼓”编舞,搬入全国春晚演出,因囿于玉米地场景而收效甚微。试想:若有多姿多彩的“吉安锣鼓草”加持,当该大放异彩!再试想:“吉安锣鼓草”及其集体舞若获有关部门加持,必会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晚会节目!

      之所以重新整理这篇文章,是因为受到2020年春乡镇合并后,新的枫顺乡政府“旅游兴乡”战略的鼓舞。“人行画廊,拾美枫顺”。在“四川省森林小镇”枫顺乡的版图上,贯通全境的“人”型河谷两岸的山林中,造物主原生态地排放着十大美景:观水有藏龙潭景区;攀岩有悬帝崖景区;探幽有梅花洞景区;还有化石、硫磺泉;以及杜鹃花、芍药花、辛夷花、红叶彩林……,若再挖掘、排演出“锣鼓草”及其集体舞,该是多么生动的旅游画卷啊!

        现在村子里的“锣鼓草”演唱高手,都是70岁以上的老人,最大年龄也95岁(文国亮),留下的文字资料又非常有限。特别需要专业人士参与:及时抢救整理挖掘,及时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用只争朝夕的精神去擦亮这张文化名片。甚于冠名,吉安锣鼓草也罢、枫顺锣鼓草也好,它都应该且必须有一个能表达其特色的亮丽的名字!

      仅以拙文传之、颂之、盼之!

(2019年8月12日首稿,修订于2020年3月18日,于吉安村)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遗遗珠……考“吉安锣鼓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