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墨菲,今天我要给大家揭开学有所成的秘密。
这也是我读了乌尔里希·伯泽尔的书《有效学习》和听了猫叔关于《求学》的两节分享,所取得的收获。
我把它们总结成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2个前提,2个方法,1个心态。
在开始我的讲述之前,我想先和大家探讨一个几乎每个有小孩的家庭,都会遇到的难题。
给孩子辅导作业是很多家庭的“噩梦”。
面对父母的提问时,孩子那茫然无措的眼神极具杀伤力,前脚逼疯母亲,后脚逼疯父亲。
仔细想,10以内的算术题,要比手机游戏里复杂的赛制简单的多。
可为什么?手机游戏可以无师自通,而面对算术题,他们却像自带防御功能,刀枪不入呢?
亲戚家一个3岁半小孩,给他一个没有任何游戏的手机,他能在半天之内把手机屏幕下载满各种游戏APP,你一定疑惑,他都不识字,怎么搜索下载APP呢?
他用了语音搜索功能!
相比学习,游戏更具有吸引力,因为游戏会给他们带来快乐,从而激发他们主动研究游戏的玩法。
那么想要学有所成,把小孩玩游戏的心理,套用到学习上,效果会怎样呢?
这就是我想要给大家介绍的2个学习前提,也是2个问题:
想清楚这两个问题,就没有学不会的知识。
问题一:我的学习动机是什么?
玩游戏是为了娱乐,那么学习是为了什么?
《有效学习》的作者给出答案:学习知识与技能就是为了能够看懂我们的自身经历,并见识我们所处的世界。
在我看来,作者给了一个宏观答案,如果具体回答这个问题,它问的是学习的原因。
拿我自己来说:我想学习文案写作的原因(或动机)是我想成为行家,想要获得一个可以变现的本领。
深挖我的动机,我想要多赚钱;继续深挖:为了生存。
看到了吗?我想要学习文案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存。
还有比这个更有动力的学习动机吗?
动机是学习的终极动力,把它找出来,助你学习一臂之力。
问题二:学习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人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趋于利好原则。
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每件事,对自己来说都是有价值的,价值越大,越持久,学习动力就越足。
在小朋友的世界,好玩就是最大的价值,玩游戏就符合这个要求。
而学习的价值,没有标准参考值,它是因人而异的。
对我来说:
如果我掌握了文案写作本领,就能给有需求的人写文案,自己就可以赚钱,而一篇文案的市价从几百到几十万不等,想想都开心。
看到了吗?没人会拒绝对自己有价值的事物,追求价值感是人类的本质特征。
找出学习的价值感,助你学习动力更上一层楼。
学习前,明确这两个问题,距离学有所成,就完成了30%。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有效学习的两个方法。
在分享之前,我们再回到前面和大家提到的那个亲戚家的小孩。
这个小孩有个亲哥哥,弟弟每天看着哥哥玩游戏,他就模仿哥哥的行为,那个语音搜索功能,也是因为他看到哥哥使用过,转头就是照着做了。
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点:向人学和强实践。
恰巧这也是接下来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两个学习方法。
方法一:向人学,事半功倍。
如果给弟弟一本玩游戏指南,让他看完了再去玩游戏,先不考虑他能不能看得懂,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结果会怎样?
也许弟弟永远都不会碰游戏。
这就提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要去靠近那些学有所成,取得成绩的牛人。
如果我们足够真诚和虚心,拜牛人为师,就能直抓核心知识来学习。
也许你花一天时间,都想不明白的问题,被牛人两句话就点拨开了,这不是事半功倍,是什么?
方法二:强实践,知行合一。
如果弟弟只是看到哥哥玩游戏,而没有跟着做,也就没有后面的结果。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看到、学到、做不到,等于零。
实践的重要性,就如同汽油之于汽车,缺了它,学习进度寸步难行。
这也告诉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使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学有所成的唯一途径。
用好以上两个方法,距离学有所成,就完成了50%,但还不够及格。
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一个无往不利的学习心态。
在此之前,我继续给大家说说那个亲戚家的小孩。
小朋友一遍一遍对着手机说:“汤姆跑步、汤姆跑步......”
其实他要找的是“汤姆酷跑”这款游戏。
系统识别了“汤姆”两字,于是跳出来很多含“汤姆”两字的APP。
小朋友把这些APP逐一下载下来,然后再一个一个点开看,是否是他要找的那款游戏。
你发现了什么?
小朋友为了玩这款游戏,从下载APP到逐一寻找,花了不少心思。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他付出的努力,玩游戏尚且如此,那么学习呢?
无往不利的学习心态:学习的过程必须付出努力。
世界上不存在不需要付出努力的学习方法,为了学习新技能,我们要准备好不太舒适、精疲力竭、常常有点一筹莫展的感受。
所以我们要在学习之前,就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才能在后面的学习活动中,披荆斩棘,直面困难,直到学有所成。
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我们才能学有所成。
总结一下,学习不仅是读书、听课,做题那么简单,它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它需要强烈的动力,正确的方法,良好的心态。
对照以上,请大家思考一下,绝大多数人之所以学无所成, 是否和这些因素有关?
作为成年人,难道我们还不如一个只会玩游戏的三岁半小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