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高效学习的亲子沟通秘籍(二十三)如何引导孩子看待他人的评价?

俗话说“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这种人际模式,在生活中很常见。但有些人,也会因为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让自己陷入困扰之中。那当这个陷入困扰的人是你的孩子时,你该如何引导孩子,走出困扰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还是先来听一段对话,边听边思考这位妈妈在沟通中,有哪些方式是错误的。

儿子:妈,我想换一个校车。今天我在车上背单词,他们笑我发音不标准。

妈妈:你太多心了,人家没准是在跟你开玩笑呢。

儿子:我不管,就要换。

妈妈:上次你不是还说大家都喜欢你呢吗?就这么点儿事儿,不至于的。

儿子:反正我接受不了。

妈妈:你总是这样,别人稍微说你点儿什么就那么大反应,不管好的坏的。

儿子:你就给我换校车吧。

妈妈:真是拿你没辙,怎么感觉你现在这么事儿呢?

听了这段对话,你可以很直接的感觉到这个妈妈,一直在跟孩子转达一个观点,就是“你不要在意这些事情,一切都是浮云”。也许是以前孩子跟她说了太多这样的诉求,让她已没有兴趣了解更多的细节,所以选择第一时间给出一种宽慰性的解决方案。当孩子不接受时,又给孩子贴上了一个比较事儿的标签。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处理模式,孩子不但没有学会如何正确面对他人的评价,反而会因为大家都觉得不是事儿,只有自己才会有这样的反应而觉得奇怪,孩子会想是不是自己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跟别人这么不一样呢?这样就加剧了他的心理压力。

而且妈妈这样的处理方式,还存在一个逻辑悖论,就是这位妈妈给出的建议能够被兑现的前提是,孩子拥有一颗平常心,能够放平心态。可如果孩子具备这些条件的话,他就不可能跟妈妈去交流这些内容了,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所以这就让这个问题变成了一个死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既无法应用家长给出的解决方案,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所以就会出现在某一个问题上,重复纠结的现象。事情到了最后,家长不胜其烦,烦潦草结尾。顺便再习惯性的给孩子贴上一个比较刺儿、玻璃心、比较事儿之类的标签。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发展,和一辆车在马路上行驶的模式很相似。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就像是道路周围的事物,给了我们人生足够多的参照系数,所以他人的评价,我们完全不在意是不可能的。当一个人如果完全不在意别人的评价,可能比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会更麻烦。所以无论是孩子还是为我们自己,都要放平心态看待这件事情。

但其实放平心态这件事,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要想真正的帮助孩子,你需要掌握一个核心,也就是别人的评价对于孩子来讲究竟意味着什么?这点很重要。只有你掌握了这一点,才能够对应的帮助孩子去解决问题。所以在跟孩子就这个问题沟通时,你要先引导孩子,学会客观理解他人的评价。

不管别人对我们做出怎样评价是好是坏,其实都代表了我们在他人心目中的样子。大多数的时候,他人的评价都跟自我评价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我们需要反思的部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距,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距。所以你需要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客观现实,也就是先看清自己其实跟别人评价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不能因为他人好的评价而沾沾自喜,甚至为了保证这种正面评价,不惜用种种的方式掩盖自己的客观现实。也不要因为别人对自己不好的评价,而沮丧不堪。当有这样的认知之后,对于他人的评价,就不是简单的认同或否定了,而是能够从中汲取到更多的营养,可以作为自己不断进步、提升的原始资源。比如,你可以这样跟孩子说:“我们是不是可以先琢磨一下,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评价你呢?这种评价,完全符合你的现实状态吗?”

接下来,你要引导孩子去考虑,如何去缩小这种自我认知与他人评价之间的差距。

研究如何缩小自我认知与他人评价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帮助孩子提升自信心的过程。如果孩子能够通过积极有效的方式,让自己的客观现实与他人评价接近,慢慢的,孩子也会有更多的自信去面对他人的评价。比如,你可以跟孩子说:“咱们是不是可以研究一下,除了回避,还有没有其他办法缩小这个差距呢?”

那按照这个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可以再重现一下前面那段对话:

儿子:妈,我想换一个校车。今天我在车上背单词,他们笑我发音不标准。

妈妈:所以你不开心了?这样的事我也会不开心,但我可能会反思一下,怎么才能让别人不笑我,而不是逃避。

儿子:我不管,就要换。

妈妈:你想想,除了换校车以外,还有别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儿子:练习口语发音?

妈妈:这也是一个办法,你不妨尝试一下。就像我们会评价别人一样,别人也会评价我们。当别人的评价跟你的感受不太一样时,或许你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有这样的差距,你又能做那些事情缩短这个差距。

儿子:那我试试吧,实在不行再换校车。

其实,既然我们都会评价他人,他人也会评价我们,那如何正确看待,并处理他人对我们的评价,就变成了一项必备的基础能力。当一个人缺乏这种能力的时候,会对整个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停留在学生阶段,也会贯穿整个人生。所以你现在培养孩子这种能力,不光是为了解决他眼前的问题,同时也是在为孩子的未来做规划。而且通过这种引导,还会让孩子学会同理他人,不随意恶意的评价他人。总之,你要学会引导孩子客观的解析他人评价,并制定对应的计划提升自我,这样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孩子高效学习的亲子沟通秘籍(二十三)如何引导孩子看待他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