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送灯

  在我们老家有着这样的说法“三十的火,十五的灯”“正月十五大似年”,

  在正月十五去给自家的祖坟送灯、送亮,以示后继有人。即便一些无主的孤坟,也会有行善之人,送一柱弱弱的烛光,让孤魂也享受到关爱的温暖。可见我们对正月十五送灯的重视。也成了我们当地的习俗。

  我们家乡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之南。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宋代大文家苏轼谪贬黄州时,常逃禅大苏山净居寺,啜茗赋诗,其山光水色,鸟语茶香,不仅让这位迁客忘却贬迁之苦,而且还特在此筑“读书堂”作居,令来探望慰藉的亲友苏辙、黄庭坚等辈感叹不已;司马光砸缸处遗迹尚在,那苍桑的庭院,那虬劲的宋柏,仿佛凝固的历史;小巷之中的邓颖超的祖居,默默地接受人们的敬意;而屹立的英雄纪念碑,则彪炳着数十位将军、数万名英雄浴血奋战的业绩!

  关于“送灯” 、“送亮”盛行于何朝何代何年何月已无法考究,但她的起源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的传说。据说明朝皇帝朱元璋在兵荒马乱的年伐自己的母亲离散了,当朱元璋做了皇帝后,得知母亲去世好多年了。一天,他来到母亲的葬地,可是遍野都是荒冢,哪一座才是母亲的呢?于是他在每一座坟前点一盏灯,然后说:“孩儿不孝,孩儿今天给母亲叩头谢罪来了!是我母亲您的灯就亮着,不是就都熄掉!”当时君臣民有着的分办界线,谁敢不服从皇帝,就连死掉的服魂都惧怕皇帝三分。因此,当朱元璋进前三拜拜时,除了一座坟墓的灯亮着以外,其余的全都熄灭了。而这亮着的,正是朱元璋母亲的坟茔。后来这种“亮灯”的风俗也逐渐盛行起来,人们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先辈的怀念。

  我们那里不管是工作在外或家在外地的,春节可以不回来,但元宵节是一定要回来送灯的。否则,不但乡亲们会说三道四,自己心中也会有长久的遗憾。正因为如此,元宵节前一两天,在外地工作的人都千方百计地赶回光山。

  每年正月十五吃过团圆饭,要烧纸拜祖先后才开始吃。饭后,就由家里的小孩或年轻人,削竹签,粘灯罩。当然蜡烛是提前买好的。如果祖坟比较远的话,就得提前早早准备了。当竹签,灯罩准备好后,就由大人领着小孩们成群结队到祖坟上去送灯了。先将坟前杂草拔掉或砍净 ,插上一排竹签,三至四支竹签一组,围成灯罩大小,在中间插上一支蜡烛,罩上灯罩。待天快黑时,点着蜡烛。这个过程在我们老家叫“发亮”。接着烧纸,放鞭炮和礼花。然后,大人小孩们磕头,说些**祖先我们来看你了或祈求保佑的话。仪式算是完成。

  在正月十五的下午,在坟地或路上,你会看见到处是人,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等到天黑后,漫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灯,一片片,一串串,象天上的星空。你会听见到处都是炮声,到处都是盛开的彩花,你真正才会感到什么是节日,什么是发至内心的喜悦,什么是心甘情愿的奔波。只有这一天,小孩一个人走在坟地也不会害怕,也只有这一天,老人小孩、姑娘、媳妇齐上阵,同姓家族共欢乐。

  小时候,送灯回到家后,同村的小孩子们成群结队,拿着各家买的的灯笼出来玩,挨家串户。我记忆中灯笼有各式各样的,最早的是麻杆做的小船一样的灯笼,外面用白纸印上红色或者绿色的图案或者用竹子编的的圆的灯笼,外面糊上红纸,我们方言叫“麻雀蛋”等,意思是它有点小,但轻便,主要给两三岁的小孩子玩。里面插上蜡烛,十五夜晚就点亮提着去村里玩,很多孩子一块同时,边玩边放炮,那是欢乐恐怕现在的孩子是没有过的。一般正月十五夜里,村民们自发组织要玩花灯,玩旱船,舞狮子,舞龙,也是挨家串户,热闹非凡。可惜,现在都成了记忆。

你可能感兴趣的:(元宵送灯)